于慧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群最多的语言,汉语的使用人数因为人口基数较大,因此具有非常典型的影响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之下,汉语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以及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之间的接轨,其地位不断的提升,教育事业也快速的发展。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潜力很大,汉语学习和汉语热潮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而不断的演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其发展方式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
一、引言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在我国早期应对来华外国人使用汉语开设的汉语短期培训课程的基础之上,逐渐的演化为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或者以汉语课堂为主的各类文化国际推广活动。汉语国际语言的文化输出,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快速的撒种播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在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提供了汉语教育,服务全球范围内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和技术信息与服务相互整合的过程。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造就了与国际教育的发展新势头。
二、汉语国际教育在现阶段的发展现状
(一)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多元化
汉语国际教育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现出了海外人士对于汉语语言文化的认可度,而在汉语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汉语国际推广实现了国际传播的必要历程。汉语国际教育必须适时适度的做出调整,有意识的维护和创设更加良好的氛围,在世界各地散布汉语的种子,使得汉语语言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并茁壮成长。这是一种光荣文化的发展,而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既具有商业化和功利化的一面,同時也有其文化传播和基础教育素养提升的一面,其发展目的变得更为多元化。
(二)汉语国际教育有组织和有规范的传播成为常态
汉语国际教育有组织和有规范的传播,早在 1951 年就已经由清华大学第 1 次对东欧招生开启了序幕。中国的对外汉语教育由来已久,历史比较勉强,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汉语国际教育的规范性越来越强。由于汉语国际教育往往面对的是成年人,因此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外语教学内容,其任务将训练外国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并进行跨文化的教育和知识传递及传输。汉语国际教育是一种技能类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教育,潜移默化的借助中国特有的文化内容,使得汉语国际教育在新市场经济背景之下,有组织和有规范的进行传播。
三、经济全球化视角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合作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实效性
在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全球化被看作是一种积极的经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经济、市场、技术和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化的特征,促进生产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促进资本和产业在全球性的流动,有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促进了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在面对全球性的经济秩序和保证竞争的公平性,既有效性环境之下,汉语作为流通性的语言组织和指导了经济交往。而在这种视角之下,以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合作作为汉语国际教育实际教育内容输出的内容,同时指导成年人的语言教学,更加具有时效性与生活中的经济实力相结合,既可以给世界文化交流带来重要的推动力,同时也可以给各国的经贸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
(二)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推动汉语国际推广和文化交流
汉语语言的国际推广和文化交流,应该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向外拓展,对外汉语教育,将目光转向了汉语国际教育,这是因为汉语在国外已经有一定的输出基础。设立孔子学院是汉语国际推广的主动之举,这是因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逐渐的扩展过程中,很多地区都拥有了学习多样化汉语的需求。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来推进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交流的进程。孔子学院早在 2004 年与韩国首尔成立,自此之后一直到 2015 年,全球 134 个国家都设立了孔子学院,目前孔子学院的数量已经超过 500 所,孔子课堂的数量已经超过 1000 个。孔子学院成为推广汉语语言教学和国际交流传播中国文化,并主动积极的将汉学作为全球品牌和平台的做法深入人心,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增强了各国人民政府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并推动了其了解热情和教育文化的交流及合作。
(三)以更为宽容的大国姿态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平和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种教育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外交行为的延伸,汉语国际教育强调了汉语在国际传播中的主动性, 但是这种主动性不能够引发其他国家的反感或者抵触。汉语国际教育不能够给人落下口实,在和平推进和谐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汉语国际教育应该在技术手段上不断加强,且更为推广宽容的大国姿态,在针对其他国家母语的教育对象跨文化价值观念差异的基础之上,更好的处理克服谣传的干扰,成功的传播汉语言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语言文学文化内核的传播,为汉语走向世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汉语国际教育走上了国际舞台,在多元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式的层面,推进了汉语在全球的推广与传播进程。彰显大国风范,体现大国包容与和谐的文化传统,有力的推动汉语成为世界性沟通语言。(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