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思维胡同”

2020-03-27 08:18流岩
新天地 2020年2期
关键词:定式乾隆皇帝刘墉

流岩

《大清稗史》中记载这样一则轶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曰“生死阄”:两个纸阄上分别写着“生”和“死”两个字,刘墉抽到“生阄”便可以活命,抽到“死阄”便会被处斩。其实这两张“纸阄”写的都是“死”字,这是乾隆皇帝有意难为刘墉。如果换了别人,无论抽到哪张“纸阄”,都难逃一死;而聪明的刘墉早就猜到了这一点,他灵机一动,上前抽出一张“纸阄”,看也没看,便一口吞下肚去。剩下那张“纸阄”被当堂打开:上面写的是“死”字。这就证明刘墉方才吞到肚里的那张“纸阄”是“生阄”。于是,乾隆皇帝只好当堂释放了刘墉。

刘墉“吞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些时候,捆住我们手脚、阻止我们前进和成功的,并不是我们的勇气不够、力量不够、条件不足,而是那些我们经过多年积累来的“经验”。那些“经验”所引发的习惯性思维像一条粗大的绳索,把全新的思维、发散的思维捆得紧紧的、死死的,使之一成不变地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导致我们“作茧自缚”、“裹足不前”、“坐以待毙”。

放眼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老年人被晚辈们私下里形容为“思维走单线”——待人接物做事,常常凭借既已形成的经验,一句自诩“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使其陷入“经验主义”“本本主义”的泥淖中,断事凭经验,做事想当然,结果常常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自己也陷入尴尬境地,背上“犟”“主观性太强”等指责。究其原因,主要是习惯性思维作怪。有资料说,习惯性思维所导致的“固执”是许多老年人的通病,尤以高龄和文化层次较低的老年人为最。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社会心理因素:老年人在过往的经历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并由此产生了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进而衍化为思维定式,个人心理因素: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使绝大部分老年人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处于受尊敬的地位,这使得一部分老年人在处理问题时,常从维护“尊严”出发而过分强调自己的一贯正确性。老年人对社会、对人生的确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宝贵的经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大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生活,如果仅凭习惯性思维判断事物、分析问题、处理事情,如同在用一把尺子测量整个世界,岂有不败之理?

“阅人无数”的丰富历练,往往成为一些老年人心理上自矜于人的“资本”,孰不知就是这种“资本”把人引入思维的死胡同,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这是一些老年人亟待改變的一种心理疾患。大门不打开,风就进不来,面对全新的生活,老年人应该多学习,养成渴求新知、乐于接受新人新事并学习其新颖和精华之处的习惯;多融入,广泛参与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和社会交往,开阔视野和心胸,变思想闭守型为开放型,走出自设的思维胡同,击碎思维定式,激活全新思维,去拥抱灿烂辉煌、活力四射的火红晚年。

猜你喜欢
定式乾隆皇帝刘墉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下)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上)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中)
解数学题要克服思维定式
随机线性互补问题的无约束优化再定式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乾隆皇帝与平桥豆腐
突破思维定式,强化解题方法
刘墉测字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