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月才
“文化大革命”期间,为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將党政机关干部、知识分子集中下放参加农业劳动及进行学习和思想改造,全国各地创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当时,相当多的国家部委机关、大学、科研机构选择在江西创办“五七”干校,如外交部上高干校、地质部峡江干校、一机部奉新干校、二轻部分宜干校、中侨委进贤干校、北大和清华的鲤鱼洲干校等。在江西省进贤县创办的中共中央办公厅(简称“中办”)“五七”学校,是其中名噪一时、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所。
中办“五七”学校的创办还得从毛泽东“五七指示”说起。所谓“五七指示”,是指毛泽东在1966年5月7日阅读了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的复信。毛泽东在信中作出指示,大意:各行各业均应一业为主,兼学别样,从事农副业生产,批判资产阶级。5月15日,中共中央向全党转发了这封信。
1968年5月6日,在毛泽东“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之际,黑龙江省革委会在庆安县柳河办了一所农场,组织大批省直属机关干部下放劳动,定名为“五七”干校。柳河“五七”干校是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不久,黑龙江省革委会把柳河“五七”干校创办情况报送到中央。当时,正在为如何安排闲置干部苦思良策的毛泽东看到这个报告后,甚是高兴,于9月30日作出批示,肯定了柳河“五七”干校的创办和做法。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其编者按强调“黑龙江‘五七干校关于干部下放劳动的经验很好”,并公布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于是,全国各地、各部门纷纷仿效,普遍在农村地区创办“五七”干校,大批机关干部、高等学校教师、医疗卫生人员和文艺、体育工作者等被下放到那里。
“文化大革命”发动后,中共中央办公厅绝大多数干部被揪斗、被定罪,工作秩序陷入混乱。起初,中办将这些干部安置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进行集中教育和审查。为贯彻毛泽东批示精神,中办决定仿效柳河“五七”干校,创办自己的学校,并把设想写进了送给毛泽东阅看的《中央办公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情况的报告》之中。得到毛泽东认可后,创办“五七”学校的准备遂即提上工作日程。
要创办学校,首先摆在中办面前的是学校选址问题。对于学校地址,中办有自己的考虑,认为学校所在地既要交通相对便利,方便工作联系,又要具有较好的生产条件,适合从事生产劳动。当时的中办主任是江西人,新中国成立之后曾下放江西工作过一段时间,负责过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办与管理,对如何创办劳动学校十分熟悉。江西在交通方面有直达北京的列车,地理气候又很适合农业生产,而且兴办了许多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中办“五七”学校的创办提供很好的环境条件和借鉴。在江西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番协商、慎重考虑和实地考察,中办最终选择在进贤县青岚湖畔创办“五七”学校。
进贤县交通、自然等方面条件比较优越。它毗邻南昌,浙赣铁路复线横穿全境,来往便利。地处抚河信江下游、鄱阳湖南岸,山环水抱,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号称“三山三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有32万亩水面的全国最大县域内湖——军山湖和11万亩水面的青岚湖。其中,青岚湖位于进贤县县城北部,与城区紧密相连。更难得的是,青岚湖没有南方湖泊中常见的血吸虫。这些条件对学员从事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1968年10月间,中办向中央呈交《关于干部下放劳动和轮流支工的请示报告》,提出在江西进贤县创办“五七”学校。《报告》很快得到中央批准。之后,中办立即着手筹建“五七”学校。
中办是直接服务于中央的机关,“五七”学校创办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干部轮流下放锻炼的效果,对全国其他干校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因此,毛泽东很重视该校的创办,并亲自审阅了学校的建校规划,期间多次下达指示指导学校建设。
在毛泽东的关心下,中央高规格地为学校配置了一套领导班子,并将其作为全国示范性的典型干校来抓。12月,中办“五七”学校筹建会议召开,组建了以曹全夫为校长,李树槐、宇光为副校长的领导班子,并确立学校的办校方针: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以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为指针,以柳河“五七”干校为榜样,发扬抗大精神,坚持政治建校,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三年打基础,五年改变面貌。
按照“当年围垦、当年收益、当年自给”的要求,“五七”学校筹建小组在争取中央财力物力支持的同时,也得到地方政府的帮助,进行了前期学校的筹建工作。近两千学员的吃、住、学是个大问题。“五七”学校筹建小组与进贤县方面商议,决定将进贤县中学(学生正放寒假)和已经停办的江西财政干部学校作为中办“五七”学校大队人马的暂时住所,校部就设在进贤县中学的校园里。学员到位后,他们就开始搭建临时简陋棚屋作为新营地。待“五七”学校稳定后,学员们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将“五七”学校建成清一色的红石基座、青砖、水泥瓦顶房屋。
1969年元旦夜晚,毛泽东听了中办领导的汇报后说:不要当官了,要革命。告诉同志们,劳动也是一课,要补上劳动锻炼这一课。我们的许多干部不懂工,不懂农,不会打仗,要给他们机会锻炼。
1月2日,中办召开动员大会,宣布中办“五七”学校成立。当时的动员报告说,大家是去“五七”学校学习的,是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不是去当官做老爷的,不是去当干部的,所以该校叫作学校,而不是干校。其实,中办“五七”学校之所以叫学校,与学校学员成分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当时下放到这所学校的学员不单是干部,还有一些在中南海工作的司机、清洁工、花工、木工、电工以及不少干部家属等。此后不久,中办干部职工1700余人,其中包括省部级高级干部近40位、参加过长征的老革命近100人,分两批到达进贤县。
与全国其他“五七”干校一样,中办“五七”学校仿照军事化管理,对学员按部队连、排、班编制等。全校学员开始分为12个连,后又增加至13个连。为加强保密和管理,连队编排基本保留原单位人员,秘书局、警卫局、中直管理局、国家档案局、机要局、机要交通局等部门各自成连。
一个细节特别要提一下,即所有被安排去中办“五七”学校的人,都要把户口迁到江西省进贤县。而其他许多中央和国家机关去外地干校的干部与人员的户口都留在了北京,并没有迁往干校的所在地。因而,这些学员到达进贤县第一眼看到的横幅是“欢迎到进贤安家落户”,当时许多人对此感到诧异。但是,他们没有做任何休整,而是放下行李就奔赴围湖造田的劳动现场。此时,在筑堤工地上的是一支从进贤县各个公社调集来的8000多名民工,加上1700多人“五七”大军,将近万人的队伍,担土筑堤的场面十分壮观。2月中旬,筑堤工程基本完成。在老堤和新筑大堤之间围出了大约4000亩的区域,构成“五七”学校的水稻田区。
到了水稻育秧时节,中办“五七”学校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工和调整。第一连被拆散。调整之后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十三连为水稻生产连队,其中第二连还承担了种猪养殖和给各连提供仔猪的任务,第三连还承担了几十亩地的棉花种植任务。第八、第十一连的任务是生产辅助和后勤保障,其中第八连负责红石开采、青砖烧制、木工和车队,第十一连负责采沙、制瓦、仓库粮食保管和加工。当青岚湖围湖造田工程一结束,第九、第十、第十二连离开进贤县民和镇,转移到了西北10公里外的张王庙,接收了原来建在那里的红土壤研究实验站。他们在原有耕地的基础上,垦出了2000亩左右的坡地,种植了蜜橘、梨等果树及杉树等乔木,以及花生和油菜,保障食用油的自给。1969年开春以后,随着青岚湖、“红壤山”两处校园的建设成型,中办“五七”学校的筹建工作基本完成。
学校办学规模高峰时包括学员家属在内,一度达到两三千人。入校后,学员们按照中办“要白手起家,建设一所新学校,不能接手现成的农场,不占当地农民耕地,不吃现成饭”的严格要求,自力更生,采取围湖造田或开垦荒丘的方式,用自己的双手在青岚湖畔的田野上辛勤耕耘,在短时间内建成了自己的新家园,实现了粮油肉菜四自给,取得了丰硕的劳动成果。
1973年,进贤遭遇数十年来未有的洪水灾害,快要成熟的早稻全部被洪水淹没。毛泽东得知此事后,十分关心进贤县和学校的灾情,询问学校的粮食够不够吃。后来,他得知学校在大灾之年仍然做到了“四自给”,还向国家卖了余粮,感到非常高兴,并鼓励道:“五七学校,自己没有粮食吃,没有油吃,没有肉吃,没有菜吃,那还有什么优越性呢?”
在党中央的重视和全国主要媒体的大力宣传下,中办“五七”学校因令人瞩目的劳动生产成就和浓厚的政治氛围,在全国“五七”干校中影响很大,备受推崇,成为全国“五七”干校的典型,不少干校还慕名前来考察学习。
九一三事件后,中办“五七”学校发展迎来一个转折点。中央加快了下放干部分配进程,越来越多的学员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学校随之日益萎缩。党的十大报告发出“办好五七干校,支持社会主義的新生事件”的号召后,为了将学校办学维持下去,中办决定“五七”学校于1974年开始转到轮训在职干部上来。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党和国家秩序的逐步恢复,中央提出“要办好各级党校”的要求,“五七”干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79年1月,办学持续十年之久的中办“五七”学校宣布解散。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全国所有的“五七”干校正式停办。
题图 “五七”大堤
责任编辑 / 梁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