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庆
摘 要: 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学生认知体系向学生信仰体系的转化,创新教学方法方法,完善考核体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本文从教材体系的科学转化、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考核体系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养的提升四个维度,阐述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教学模式 教学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养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思路、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他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八个统一”原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供基本遵循。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是2005年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纲要”课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之一,“纲要”课肩负着从历史教育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教学目的在于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史、国情,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和主线,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真正发挥“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坚持“八个统一”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着力解决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学生认知体系科学转化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考试方法,完善考核体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
一、教材体系的科学转化维度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有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学生认知体系的科学转化,是增强“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基础。“纲要”课教师要紧扣国家统编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学生认知体系的科学转化。
1.紧扣国家统编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纲要”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这是设计教学内容的前提和出发点。“纲要”课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固有思维模式,把握新教材的逻辑体系,领会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忠于教材,紧紧围绕教材要求设计教学内容。
2.增强“纲要”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固然教材内容是纲,但为了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使“纲要”课的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纲要”课教师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0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大学生关注或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教材的总体要求出发,灵活使用統编教材,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大学生的现实问题。教师在讲解一些理论问题时,应该尽量选取生动鲜活的教学素材,提高大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坚持理论与大学生成长实际相结合。
3.坚持历史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纲要”课的教学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在建构“纲要”课内容体系的过程中,每一章内容都必须努力把这两方面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教师要从近现代中国内涵丰富的历史发展进程出发,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育之中,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线索、发展脉络的探寻,通过对影响近现代中国发展进程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描述,以及历史问题的解析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体现其思想理论性。用历史知识教育为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提供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教育过程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实现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维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紧紧围绕“八个统一”原则,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现状,切实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是增强“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纲要”课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着重抓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及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寓教于乐,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1.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统一,针对纲要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困惑问题,开展讨论式、体验式、小组团队探究学习教学法。讨论式教学即教师选择容易产生模糊认识的内容设计问题,开展自由讨论,通过针锋相对的辩论,使学生明辨是非。体验式教学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创造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情境或机会,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更好地理解学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学生课前十分钟讲历史人物、学生讲思政课等主题活动。小组团队探究学习教学法,即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学内容,做探究性论文或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开展实践,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了解国情、社情、民意,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在班级进行汇报交流,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认同。既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既提高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充满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精心制作并有效使用多媒体课件,把图像、文字、动画、声音、视频综合起来,不但丰富知识信息量,有利于教师讲深讲透,而且增强知识的科学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地放映一些优秀影片或文献资料片,使教学过程变得有声有色,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了《建国大业》《将改革进行到底》《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专题片,深受学生的欢迎。此外,利用移动信息化教学工具,把课堂教学从传统教学升级到互联网+教学,利用云班课创设了信息化教学环境,类型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云班课推送,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通过资源发布、学习活动、小组任务、专题测试、课堂签到等多种方式,将移动设备引入教学全过程。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各项活动赋予经验值,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云班课实现教学过程数据化,及时反馈有助于教学诊断,使教学有可控性或前瞻性,优化教学过程。
3.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覆盖全体学生,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中国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根据实践教学计划,集中统一安排学生参观,实现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考核体系的完善维度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一整套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全面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法体系。在学生的考核体系中,加大对学生平时的考核力度,注重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纲要”课评价运用“板块结构法”,重在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查,改变了光看一张卷子定成绩的做法,把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列入成绩考核,突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具体考核内容包括:出勤、课堂讨论、课前10分钟点评重要历史人物、学生讲思政课、读书报告、社会实践、期末论文等。这种考核方式将对学生的考核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但保证了对学生评价的科学性、整体性和合理性,而且增强了教学效果,保证了教学质量。
四、思政课教师素质的提升維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持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作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六要”明确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成长明确目标和方向。因此,纲要课教师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理论素养、业务素质。一方面,教师要通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熟悉中国近现代史,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化学生的理论认知,使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另一方面,要强化问题意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剖析现实热点问题,针对回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关切,从学生视角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在现实中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
[2]肖贵清.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3).
[3].冯培.审时度势借“式”化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四个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NZYJG201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