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芹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重庆 408000
近几年来,我国的髋关节疾病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发病人群一般为老年人群,发生髋关节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困扰,临床中,一般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是临床中常见的手术方法,该手术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 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极大地改善, 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中,麻醉方法的选择,能够明显地影响手术效果,临床中实施该手术方法时,一般会采用全身麻醉以及椎管内麻醉[1-2],该次研究,为了比较上述两种麻醉方法的优劣,进行了对照试验,随机从该院在2016 年5 月—2018 年5 月这一期间内,抽取出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0 例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进行分组,一共分成两组,现报道如下。
随机从该院收治的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挑选出80 例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均由30 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只通过全身麻醉进行麻醉,观察组通过椎管内麻醉进行麻醉。 观察组,年龄70~84 岁,平均年龄(80.13±4.9)岁;对照组,71~85 岁,平均年龄(81.97±5.4)岁,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之后,并在同意书上签字,经伦理委员会同意。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选择的患者均需要通过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且与手术适应证相符;没有任何的凝血功能障碍;没有任何严重的心、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者脏器损坏情况;没有发生任何肿瘤疾病;没有任何麻醉禁忌证情况。
对照组患者需要全身麻醉进行麻醉。 患者在手术前8 h 后,开始进行禁食禁饮,术前30 min,通过肌内注射5~10 mg 的地西泮(国药准字H31021181),麻醉过程中为患者进行面罩吸氧,给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电监护,将静脉通道进行创建,选择乳酸林格液或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 麻醉过程中用到的麻醉药物有咪达唑仑、依托咪酯(国药准字H32022379),等到气管插管成功之后,利用泵注入微量的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40079)和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200),术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麻醉效果以及肌肉松弛情况,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
观察组患者通过椎管内麻醉方法进行麻醉,术前准备与对照组患者相同,患者采取右侧卧位,在L2~3的位置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导管,导管的置入深度控制在4~5 cm 之间, 注入麻醉药物左旋布比卡因 (国药准字H31022840),对麻醉平面进行控制,在手术过程中,根据麻醉平面以及手术的具体情况,来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
首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比较, 包括心动过速情况、术中发生低血压情况,然后对手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价值
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5.0%(2/40),发生心动过速的患者有1 例, 发生低血压情况的患者有1例,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15.0%(6/40),4 例患者发生心动过速情况,2 例患者术中发生低血压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s),min]Table 2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min]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s),min]Table 2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min]
组别 术前准备时间 间手术时间 术后苏醒时间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47.2±5.87 47.0±5.46 0.648>0.05 90.4±2.61 97.4±3.05 5.629<0.05 11.62±1.16 17.51±1.52 5.821<0.05
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各部分机能正在不断下降,其中,骨质也是正在下降机能中的一部分,老年人群就会容易发生骨科疾病, 而临床中一般会使用髋关节置换术对骨科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 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方面,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通过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科疾病的过程中, 对于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情况较高[3-4],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方法是通过全身麻醉方法进行麻醉,通过全身麻醉,手术的医师可以方便操作, 患者从心理上以及生理上对于手术的应激反应较小,术后产生的疼痛情况较为轻微,但是,通过全身麻醉,患者的各部分器官受到的影响较大,术中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手术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通过椎管内麻醉,患者可以迅速产生麻醉效果,且麻醉的操作比较简单, 可以明显地阻断感觉交感神经, 在麻醉过程中,可以通过椎管内对麻醉平面进行观察,根据观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从而降低了麻醉药物对患者身体器官的影响, 减小了术中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5-6],并且全身麻醉是通过静脉进行给药,椎管内麻醉是通过对椎管进行穿刺送药,不能对患者的全身心血管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 对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进行稳定,帮助患者在术后迅速的康复[7-9],该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5.0%(2/40),1 例患者发生心动过速,1 例患者术中发生低血压情况,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15.0%(6/40),4例患者发生心动过速情况,2 例患者术中发生低血压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47.2±5.87)、(90.4±2.61)、(11.62±1.16)min,对照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 手术时间、 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47.0±5.46)、(97.4±3.05)、(17.51±1.52)min, 除了术前准备时间没有差异, 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均明显优良于对照组患者。龚锁彬[10]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46.50±4.00)、(92.20±2.80)、(12.85±1.20)min,对照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47.00±3.20)、(98.70±3.00)、(16.80±2.40)min;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4.76%(3/63),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15.87%(10/63),龚锁彬[10]的研究结果与该次研究的结果大致相符, 说明该次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因此, 可以为临床中髋关节置换术中麻醉的实施提供有效地依据。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实施髋关节置换术中,合理的麻醉方法能够增强手术效果,所以,麻醉方法的合理选择意义极为重要, 临床中一般会采用全身麻醉以及椎管内麻醉方法进行麻醉,通过该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椎管内麻醉方法进行麻醉, 可以有效地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手术安全性,且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术中的苏醒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以及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