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胡作为我国传统乐器之一,无论是在历史发展中还是在如今的新时代里,都有着广泛的受众,是群众民间艺术的重要乐器之一。二胡在演奏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音调和音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独具风骚,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二胡的演奏充分结合了戏曲元素,这不仅是传统艺术戏剧的表现模式,也和戏剧音乐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在二胡音乐创作中戏曲元素不断深入,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因此,作为实际的从业者,重视好二胡音乐创作中音乐元素的实际运用、探索和研究,具有时代价值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二胡;戏曲;元素音乐;创作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二胡作品中戏曲音乐元素运用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SJA0993)。
引言
二胡发展历史悠长,从唐代开始出现,宋代不断发展,元代时期已相对完善,清朝、民国时期无论是从业者还是从业的规模都获得了急剧提升。二胡发展至今已经相对完善。二胡具有独特的音色,声音表现十分悠扬,也充满了地方的特色。在我国的古代传统乐器中,二胡独领风骚的,尤其是其声音的独特性使得它成为我国古典音乐的重要瑰宝之一,在实际的演奏中独具魅力。二胡既可在高雅的音樂殿堂中出现,也可以在平日的百姓生活中演奏,因此实际的受众群体是十分广泛的。戏曲表演中往往离不开二胡演奏,而二胡独奏创作中又离不开戏曲元素。因此,重视二胡音乐创作和戏曲音乐元素的融合工作,促进二者之间的相互发展,是实际从业者需要在新时期艺术发展模式下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二胡与戏曲的关系及音乐创作
(一)二胡与戏曲的关系
二胡最早不是汉族乐器,结合我国的史料研究来看,最早发源于胡地。所以,二胡在最早的史料中又被称之为是奚琴或胡琴,如今被称为二胡。二胡的起源最早有史料记载的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宋朝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在元朝不断成熟,最终在清朝以及民国时期逐步构建起了符合现代模式下的演奏技巧。二胡自出现以来,一直都是和戏曲有所联系的,特别是在清朝及民国时期相互之间的联系则更加紧密。二胡与戏曲可以看作是形影不离的,是相互推进的,也是共同发展的。特别是很多的二胡从业者和戏曲从业者相互之间的共同研究,使得二者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二胡大部分都被用作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起到领腔、拖腔、润腔的作用,在戏曲伴奏及相关的演唱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伴奏的主领乐器之一。
另外,二胡整体的音色十分独特,比如音色很悠长、连绵不断,这就使很多的戏剧表演离不开二胡演奏,只有将二胡演奏的特征纳入到其中才可以表现出戏曲的情感。
(二)二胡音乐创作的创新
新时期,人们开始探索乐器的全新表演模式和发展路径,特别是对于二胡这类传统民族乐器而言,需要结合着时代的发展来做出相应的改革,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其生命力持续旺盛。因此,新时期的二胡艺术家很多都在思索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二胡的艺术表现力,特别是独奏能力。颇具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比如刘天华、阿炳等人都在自己的毕生研究中创作出了很多二胡的独奏曲。
刘天华编写了二胡练习曲和10首二胡独奏曲,把二胡从民间提升到高等学府的一门独立学科,不仅推动了二胡的理论发展,也推动了二胡的理论和技术结合,开创了全新的表演模式。在他的二胡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元素,采用西方作曲技术,中西结合的创作形式开启了二胡创作的新篇章。作品《病中吟》中运用了京剧元素,《空山鸟语》中运用了京剧西皮慢板、过门片段素材,《光明行》《烛影摇红》中运用了京剧旦角西皮声腔和过门音乐元素和西方作曲模进、转调手法,为二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引领作用,使很多的演奏者发现了二胡的独特魅力,开始加入到了二胡独奏乐曲的研究和演出阵营当中来。刘天华先生在北大设置了与二胡有关的课程并且亲自任教,所以很多的学生都接受了他关于二胡独奏的理念,这也为二胡的独奏艺术模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阿炳作为民间艺术家,整体的演奏模式更具草根性、更加亲民。阿炳也曾是刘天华先生拜访的重要艺人之一,在阿炳的作品《二泉映月》中,有着江南民歌、锡剧老黄调的音乐元素特色,也是我国二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曲目之一。
后期二胡创作将一些西方的音乐元素和民间词藻运用到到实际演奏中,使二胡的发展获得了新的推广,这对时代需求的满足及二胡技术进步而言都是很好的助推力。所以,结合整体的发展来看,将戏剧和二胡演奏结合不仅是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也是符合新时期业务进步重要方向。
二、戏曲元素对于二胡音乐创作的影响
在我国戏剧是十分受到百姓喜爱的艺术表演模式,在历史上也具有十分悠久的传统,因此也诞生了很多的流派,无论是各地区的民俗差异还是相互之间的文化特征不同,都使戏剧的表演存在着很多的特色,这也使戏剧的各个流派对二胡音乐创作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上文笔者已经谈到了戏剧和二胡演奏之间的直接联系,在相关的研究中也需要注意戏剧的不同流派对二胡所带来的不同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百家争鸣政策提出之后更加推动了我国的二胡发展,二胡作为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无论是在演奏技法还是在演出模式上,都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来做出相应的改革,也和戏曲的发展做出更加紧密的融合工作。这一时期,一大批具有特色的二胡曲目音乐纷纷涌现出来。河南豫剧是传统的戏曲,有着独特的乡音曲调,具有美感十足的形象,增强了传统戏曲艺术特色,其中融入了丰富的二胡音乐特色。尤其是在具有豫剧风格的二胡曲当中,二胡模仿豫剧板胡的技巧,充分展现豫剧的独特风格,展现出深沉、欢快及抒情的特色。豫剧风格与二胡演奏的融合使豫剧的声部旋律更加饱满,同时表达了戏曲的丰富特色,体现出二胡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二者的相互融合也使豫剧的风格特征更加独特。
由于我国戏剧等模式众多,因此,二胡的创作源泉也是源源不断,其中有京剧、黄梅戏、越剧、昆曲等都和二胡进行了充分紧密的结合。相比于其他的剧目,京剧构建体系相对较慢,但還是融合了很多其他剧目的优点,在二胡加入到实际的伴奏之前,大部分的伴奏都是结合笛子来伴奏的。但加入二胡后,逐渐显现出重要地位,成就了今日著名的京胡。因二胡的加入使京剧表演模式转变的代表作品《逍遥津》《李陵碑》《贵妃醉酒》《绝谷探道》等,都是二胡融入后的重要展示。在昆曲中也有相同的展示,加入二胡后的整体作曲模式和演奏风格,都出现了很多的不同。因此可看出,不同戏剧流派与二胡的结合,对彼此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三、戏曲元素在二胡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新时期二胡的艺术表演和音乐创作加入了大量的戏剧元素,这也使得二胡音乐的创作者有了更多的灵感,在实际的音乐创作过程之中,也有了更多的演绎模式。戏剧因素在二胡音乐中主要体现出两类表现模式,一是直接加入戏剧中的经典片段,二是运用戏剧中的新型音乐元素来进行音乐层次上的创作。
在加入戏剧中的经典片段方面主要体现出了传统艺术表演模式之间的融合,比如,经典片段《宝玉哭灵》就是闵惠芬先生加入了越剧《红楼梦》的片段,对其做出了改编。同样,国内著名的二胡表演艺术剧目《长城随想》第一乐章,也是根据戏剧老生的唱腔得以改编和运用,运用了散板与垛板,进而使相关的表演模式变得更加成熟。《斑竹泪》《怀乡曲》也是加入了一些地方音乐元素做了加工和改编,进而构建起了完善的表演模式。
二胡的音乐魅力不只是在于其和戏剧元素的简单融合,进而构建起的新艺术模式,更在于其相互之间具体融合时,也使与之相关的文学元素、民族歌谣、地方音乐等进行相互融合。因此,二胡音乐加入的戏剧元素也推动了其他类别的民族文化元素之间充分融合,这对于整体的文化事业发展而言是重要的助推力。
二胡乐曲中《兰花花叙事曲》《江南春色》《一枝花》等,都是加入民俗歌谣的重要案例。在二胡的发展中民歌、唢呐等相关音乐元素也充分吸收了积极正向的实际发展方向借鉴了相关的经验,这对整体文化事业发展是很好的帮助,可以看出二胡音乐在创作中加入戏剧元素是必然要求,也是历史文化延续至今的重要做法。因此,新时期二胡音乐创作想要保持勃勃的生机,必须努力做好二者之间融合工作。
四、结语
整体来看,国内二胡音乐创作中加入戏曲元素,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二胡历史文化延续至今的重要做法。因此,作为实际的从业者应当结合相关业务的理论研究,做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工作。二胡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乐器的灵魂,其时代价值也应当在新时期凸显出来,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涵充分展示出来,为时代的发展和民族文化保护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卢文婷.浅谈二胡音乐多元素的发展[J].戏剧之家,2017(12):36.
[2]王冰.二胡乐曲中的戏曲元素畅谈[J].艺术教育,2008:107.
[3]贾曼.秦地戏曲音乐对陕西二胡艺术之影响[J].中国音乐, 2005(3):169-171.
作者简介:陈月红(1979-),女,汉族,江苏靖江人,现任徐州工程学院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二胡教学、民族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