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管理的高校专利转化策略研究*

2020-03-25 00:55刘丽娜
甘肃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科研人员专利成果

刘丽娜,韩 晶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 兰州 730050)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部署“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以来,高校坚持推进简政放权、加强监督等改革举措,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2017 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2018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 等系列文件、2020 年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凸显了“放管服”全面改革任务在促进专利转化过程中的现实迫切性和重要性。尽管高校作为我国专利生产的重要主体,但产业化程度不高,不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如何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优化科研管理,提高专利转化能力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专利转化过程具有高难度与复杂性,对相关“放管服”政策也具有较高要求,对内要打破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对外要优化服务管理,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所以,以全局性、战略性视角分析专利转化现状,才能掌握“放管服”政策落实的重点及难点,确定如何“放”、如何“管”、如何“服”的关键问题,才能打破瓶颈,避免偏差,使政策深入贯彻到实际中去。

1 基于过程管理的高校专利转化特点分析

过程化管理是一套达成业务环节整合、实现持续改进的全面管理模式,是实现跨应用、跨部门、跨合作伙伴及客户的有效运作方式。专利的转化与其他业务过程相比,具有链条长、涉及的部门更繁杂、相关方多等特点。利用过程化管理分析的基本思想,从“横向”视角把科研开发、专利成果管理、专利转移、售后服务、持续改进等过程,按照一定方式组成过程网络系统。以这些业务过程为中心,制定资源配置优化方案与组织机构设计方案,实现高校专利转化率大幅度提高的战略目标。

一般来说,高校专利转化的实现,需要“科研开发—专利管理—专利转化—售后服务—持续改进”5 个过程如图1 所示。高校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对职务发明创造进行专利申请,一般会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经高校科技处审核后递交国家知识产权局。因为教师往往依托科研项目进行技术开发,所以科研过程涉及了费用管理、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场地、实验材料的购买等问题,具体由科技处、财务处、实验室管理处、国资处等业务部门管理。授权后的专利成果用于教师个人的考核绩效或职称评定,而科技处成果管理部门则进行成果归类管理,并向有技术需求的企业签订转让或许可合同,从而实现专利技术的转移。由于专利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匹配度低、性能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特殊情况,因而要求后续还需要更多知识服务的特征。高校科研管理层面在此阶段应以客户利益为中心,进一步协调技术的改进、调整、完善及配套服务,从而满足客户需求,达到动态平衡。通过售后服务加深企业对高校的信任度,促进双方战略性长期合作,不仅提升企业的忠诚度,也促进了高校品牌的提升。随着合作的深入,按照企业的期望与要求,再进行技术改进与创新,进入二次开发循环。

图1 高校专利转化过程图

基于以上过程管理的视角分析,可以看出高校专利转化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过程管理的一体化。专利转化工作不仅仅是科研项目结题时才开展的工作,专利转化实际上已经贯穿到科研管理的全过程。高校必须建立、健全专利转化全流程管理机制,形成一体化的科学管理体系,对管理过程进行切实有效的衔接,避免碎片化,协同推进。

2)参与主体的多样化。科研人员是专利成果的开发者,高校科研人员专利申请行为决定了转化的基础。专利管理部门作为组织者,突出转化运用导向,制定相关考核与鼓励政策,促使专利成果转化落地。科研管理人员提供相关服务,是专利转化的促进者。所以,专利转化过程的主体除科研人员外,科技处、成果转化机构、大学科技园、财务处、审计处、国资处、实验室管理处等校内行政机构多方参与,共同完成专利转化过程。这样特点必然会带来关注点不一致、责权不明晰的风险。

3)服务市场的专业化。强化专利转化管理,最终就是要增强高校专利的市场适应性。专利市场化的关键就是通过服务建立高校专利与市场的衔接,获取企业反馈信息,调整与完善专利产品的研发,持续满足客户需求。更专业、更细致的企业服务是实现专利转化及二次开发循环不可或缺的环节。

如果说,科研管理是决定高校专利转化的决定性力量,那么,相关的“放管服”政策则是促进专利转化更高速、更有效的催化剂。专利转化的“放管服”改革目标指向,即是建立“统筹管理、分类实施、一阶一策”的管理模式,这与专利转化的过程化管理理念高度统一。“统筹管理”就是战略性、全局性角度进行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就是在依据管理内容实现业务简化、监督加强的精准化简政放权;“一阶一策”就是在专利转化进程中,尊重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实现个性化管理的策略。

2 高校专利转化管理改革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纷纷制定及修订了相关政策及办法,以促进“放管服”的纵深改革。诸多高校的关注点集中在“分类实施”中业务上的简政放权,让科研人员“少跑路”,特别是服务平台建设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以浙江大学为代表,建立网上办事大厅,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已初见成效。在“一阶一策”方面,高校出台的政策集中在优化经费管理、放宽政府采购为主的“科研开发”阶段。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政府采购方面赋予了科研人员的充分自主权。部分高校已经在“专利转化”阶段出台了管理及利益分配办法,并积极探索分类评价管理。“售后服务”及“持续改进”是高校深入专利转化管理的突破点。

鉴于过程管理的特点,结合高校“放管服”改革现状,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顶层设计与科研人员侧重点错位现象。在专利转化的5 个过程中,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的关注点不同。例如在专利研发阶段,科研人员更关注技术是否可以实现,而管理部门更关注的是资金的使用、实验室的安全、采购的程序等有关科研环境因素;在专利成果产生后,科研人员更多考虑是否达到科研考核或职称评定的条件,并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意愿去考虑跟企业对接,实现技术产业化。而对于管理层来说,则更多考虑专利成果如何推广、价值如何、前景如何等战略性问题。所以,通常出现的情况是学校的成果转化部门主观意愿上积极推动成果转化,而科研人员却处于被动状态。那么,处于这种错位状态下,不管顶层设计如何“放”,都不会有效推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2)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分工细致,“放管服”改革政策供给过多。涉及专利成果转化的职能部门从审批制度的松绑到政策倾向性,进行全面改革:项目资金使用上的改革放权、采购管理的简化、科研设备的共享、实验室场地管理改革、科研绩效指标的修订、职称评定的改革等等,方方面面都影响着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因众多部门都设定自己业务的相关政策,导致科研人员对政策的研究及消化不及时。政策出台多,废止频繁,不仅造成概念混乱现象,而且各职能部门之间还有可能存在着政策性冲突,衔接出现断层。例如:很多高校实行了项目负责人制度,特别在科研经费使用方面,出台了配套经费管理实施细则,财务大力度简政放权,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又受到招标、采购或者审计部门要求的限制。管理部门不能协调一致,再好的政策基层也接不住。

3)高校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市场的服务意识不强。因高校是以知识运作为主的机构,所以大多高校的科研聚焦在知识的创新能力和知识生产能力上。缺乏专门与地方企业对接与服务的机构设置,更缺乏专业的队伍建设。科研人员更是把上好课、写好论文、评上职称作为主要目标,对社会服务意识淡薄,这也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另一方面,很多企业面临着重大而现实的科研难题迫切需要与高校联手合作,但往往因缺少健全、直接的供需沟通渠道而对接无门。甚至有些企业即使签订了校企框架合作协议,却因为缺少具体的技术交流渠道及畅通的交流机制,而中断了后续合作。

“放管服”背景下,很多高校出台了鼓励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政策,但参与区域经济发展、解决校企沟通机制的大问题,仅仅靠科研人员个人行为去维持,恐怕即使给予更高的利益分配也很难进行。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服务地方的重要性。例如,山西农业大学成立三农服务中心,统管全校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工作,并且根据山西农业特点,组织了65 个专家的推广团队,形成了以学校、地方政府、农技部门、农业企业和经营五位一体工作体制,将生产要素和科技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南通大学设立服务地方处,与省共建办公室、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合署办公,主要以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为主,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为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江南大学也设立地方服务与合作办公室,作为开通与地方合作交流渠道,提供了与地方企业交流合作项目和开展合作研究的平台。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更多高校的技术合作设在校内的科技处,仍以内部管理为主,对外交流窗口职能则显得相对较弱。

3 高校专利转化管理改革策略的着力点

以过程管理的视角,将“放管服”改革延伸至各个环节,实现专利转化的一体化、解决多元化,增强服务市场的专业化是高校专利转化“放管服”改革的重点。

3.1 科研开发过程的“放”—政策思维转变,给科研环境松绑

1)绩效考核政策的思维转变。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模式以年底绩效为主,针对项目的预期成果进行结果式考核,属于目标式管理模式,一般以论文、著作、项目进款、评奖、专利等指标进行评价。自清理四唯口号提出后,高校进行了成果评价改革,可大多数改革的重点在于成果认定互通,即:教学突出允许科研弱,项目突出允许论文弱。但在科研开发过程中,对于有转化前景的专利培养并未重视。特别对于地方工科院校,对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评价指标还是一片空白,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年年考核是不科学的。科研成果以专利形式产生,相对于发表论文等其他形式有历时长、不确定性强等因素,因此科研人员来不及更深入地科研开发,便急于将阶段性成果以论文、实用新型专利等形式展现。对于高校来说,培育高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对区域产业及区域经济创新转型发展会起到拉动作用,也是科研的初衷。“放管服”政策,不仅仅要业务上的简政放权,还要正确区分学术标准与非学术标准,避免学术标准的控制权,充分给予科研人员安心研究的时间,完善绩效考核的缺陷,让科研人员更大范围地实现科研梦想,这才是真正创造良好科研环境的核心。

2)专利成果转化政策的一体化转变。对于专利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到财、物、人、法等多方面的专业化细节,要求管理具有高精确度,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碎片化管理。如何避免职能管理部门的分隔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可以建立成果培育、管理与转化“一体”的专门机构,由专业人员组成,把专利从培育、申请、管理至转化等过程全部纳入数据库,环环相扣,形成“一条龙”管理模式,相关指导性政策也因而实现一体化转变。这样,让科研人员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中,产出更高价值的成果。

3)科研人员政策参与度的改变。“放管服”的核心在于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目前科研政策往往由领导层来决定、教师来接受的模式。但由于两者关注点不同,自然会产生偏差,使政策落地困难,这也势必造成高校政策频繁出台、频繁改进,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将科研人员的认知高度上升到学校的战略目标,并保持一致。让更多科研人员参与政策的制定,或者部分考核绩效下发至学院,都是提高科研人员政策参与度的好方法,有助于提高学校内部的民主正当性。

3.2 专利成果的“管”—专利分级管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专利是重要科研成果之一,但专利的授权质量良莠不齐,技术成熟度也有所不同。有些专利技术依托于企业的横向项目,产业化明显,也有些专利技术来源于实验室的调试结果,产业实施还需考量。很多高校设立了成果转化中心,但与成果管理的科技处业务不挂钩,对成果不能详细掌握,主要处理开发票、公示等简单的业务。可以把转化机构的职能扩大至专利的初期撰写,甚至专利的培育,以便实现专利分类管理。对匹配度高、专利能力强、依托企业项目的专利及时跟进推广;对于成熟度低,有待改进的专利技术则侧重于培育。不仅要“管”,还要分层次、分等级、分周期的精确化管理。专利成果的“管”,更多的责任在于管理部门的精准施策与积极推广。

3.3 专利转化的“控”—控制技术转移风险,增强知识产权意识

专利技术属于知识产权范畴,而且专利的成熟度、可靠性不是专利转化实现的前提。很多尚处于试验阶段的技术成果,其产业化还需要不断的完善、提高、成型。所以在转化过程中,会出现不可预知的风险。技术转让、技术入股、销售分成等无论是哪种转移转化形式,均需签订相关技术合同。“放管服”背景下,很多高校的管理模式是科研人员与企业签订了相关合同,到科技处盖章、内部公示后便实现了专利的转化。在充分尊重科研人员最大范围自主权的基础上,高校必须要加强法治建设,建立专业的法制管理团队,科研管理部门要严格做到风险的“控”,对合同进行专业的审查与风险识别,尽可能进行风险规避,并对以后可能发生的纠纷、侵权等风险进行备战。

3.4 售后服务的“服”—满足企业需求,扩宽沟通渠道

高校专利转化的“放管服”对象不仅仅限于对科研人员的内部管理优化,更需要对企业顾客的技术跟踪、咨询与服务。因为专利技术是否能够转化为专利产品的过程不仅仅是技术本身,其内涵更倾向于允许其成熟的过程——不断的技术改进及提供相关的技术配套服务。科研人员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角平衡中,项目结题完毕,产出了科研成果,达到结项、绩效要求,或者达到职称评定要求后,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对企业受让技术进行长期跟踪,即使是在持续保持与企业横向项目的合作的出发点上,也属于被动型服务。对企业顾客的“服”就是实现专利产品与服务的捆绑,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沟通,定期对专利受让企业进行调查走访,了解专利产业化的实施进度与难度,促进专利的技术性能改进与提升。

4 结语

总体上,高校“放管服”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关于简化行政审批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解决。基于高校专利转化过程不仅涉及到内部管理,更具有对外服务的特性,通过过程化管理分析,找出“放管服”改革策略的关键点,不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建立战略性指导目标,以点带面,有助于提高高校专利转化能力,促进高校与企业的持续性双赢发展。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专利成果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专利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验收成果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工大成果
发明与专利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