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实”与“活”的统一 促进生成性资源的美

2020-03-24 11:51王均凯
基础教育(教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动态代表资源

王均凯

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生的不可预知的学习结果或学习事件。我们所有教师都知道,课堂教学不是生产线,不可能完全预知“产品”的结果,它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从教十几年来我深深的感觉到小小的课堂凝聚着太多的智慧,每一个教学行为、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承载着太多复杂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利用我们的教学智慧灵活的处理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课堂生成资源,切实做到教学中“实”与“活”的和谐统一。

所谓的课堂教学中“实”是指教师摆脱教学的“花俏”的情境,以共存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加以老师简洁、切中要点的引导,伴随师生在充满实实在在的“数学味”的研讨氛围内的交流探讨活动。而“活”指教师围绕数学知识的核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去品味数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发散性、展示课堂灵动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渐渐发现,现在存在有部分教师的数学课堂“数学味”严重缺失的现状,随着我校高效课堂建模的不断推进我认为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必须追寻“实”与“活”的高度融合。

一、“实”与“活”的统一,诱发动态生成性资源

例如:教学“生活中的比”时,我设计一道练习题:请说出“树高与影长的比是5.7:3”这个比的含义。

于是,有个学生充满自信地说:“那就是树高是5.7米,那么影长就是3米。”这个学生刚说完,另一个学生立刻站起来说:“我认为XX说的不对,应该这样说,如是树高是5.7米,那么影长就是3米。”

听到这,我暗自高兴:机会来了!于是,我用导向性强的提问:“听听,第二位同学很好地用了哪个词?”“为什么要用这个词?”“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认为谁说的好些,为什么?”然后引发了全班学生的争论……。

生1说:“刚才第二位同学用了如果,表示这是一种假设。”

生2说:“5.7:3这个比中没有加单位,可能表示如果长是5.7份,那么宽就是3份。”

生3說:“对呀,题中又没有说一份一定是1米,每份也可能是2米,3米……,所以,当然得用如果了”

最后大家各抒已见之后,达成一致意见:在这个比中,树高,影长并不一定真是5.7米,3米;也可能树高11.4米,影长就是6米……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精彩的发言,我适时引导、点播,充分的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在用“实”、用“活”教材的同时,既关注了课堂教学的数学味,又能有效诱发动态生成性资源,真正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二、“实”与“活”的融合,引发动态生成性资源

例如在教学利用“估计”解决问题时我让学生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代表生1:  45+46≈90(人)    43+47=90(人)    42+48=90 (人)

90×3=270(人)

代表生2:5+6≈10(人)    3+7=10(人)   2+8=10(人)  40×6=240(人)

10×3=30(人)240+30=270(人)

代表生3:45×6=270(人)

代表生4:45≈ 50     43≈40     42≈ 40    48 ≈50     46≈50

47≈50       50×4=200(人)  200+40×2=280(人)

代表生5:40×6=240(人)

代表生6:50×6=300(人)

……

师:品味一下我们刚才的探索过程,对于这些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吗?

片刻之后学生纷纷发表评价观点:

代表生1和代表生2的想法可以看作“凑十法” ,代表生3的方法是“找中位数法”代表生4的估算方法是“四舍五入法” 代表生5的方法是“去尾法”代表生6的方法是“进1法”   ……

上述几种估计的结果与准确值都相接近的,但学生“生成,”的过程却精彩纷呈。通过比较方法的交流与展示,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的多样性。一道平常的估算题,以估算为载体,突出学生主动探究,思想生成的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中“实”与“活”的统一,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让学生体验到了主动参与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达到了使课堂“活”起来,达到让学生“活”起来的目的,同时还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能。

猜你喜欢
动态代表资源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月圆代表什么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看望委员、代表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