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梦来
[摘 要] 高职院校实训实践课程的课程改革,促使实训课程教学效果提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基于JIT管理思想的角度,从实训过程中管理效率、实训课教学灵活化、实践培养滞后性三个层次,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对促进高职院校实训实践课程改革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JIT管理思想;实训实践课程;资源优化配置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220-02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实训课堂作为理论课堂的延伸,完善实训课堂的操作要求,是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技能的根本保证。物流管理是一门对综合实践能力及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在设备的快速更新及实训教学灵活化提升的要求下,与之相对应的实踐操作管理与课堂管理效率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基于对JIT管理思想的研究与分析,设计规划了采用精益管理理念的高职院校实训实践课程的改革,为优化实训室资源配置和提升实训效率提供保障。
一、高职物流专业实训实践课程改革的分层认知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实训室是集仿真软件、仓储软件、运输模拟流程软件及物流仓储与配送设备为一体的物流综合实训室。实训室功能较为齐全,基本可以支撑学院培养物流专业学生所需的仓储与配送的实践能力及操作能力。然而,随着新物流技术的不断更新与社会对新时代物流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在现有的实训设备下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一)实训过程管理效率层次
教学过程管理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培养新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应具备课程活动把控能力并建立完善的全过程反馈机制。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实训过程管理环节依然十分薄弱。其中的焦点问题在于教学反馈慢,教学质量监控不智能。常见的教学反馈方式为实训结束后的实训报告或实训总结,由于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数量较多,致使教师无法单纯地从实训报告中全方位估计每一位学生的掌握程度。而粗放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方式也过于粗暴与简单,单一的师生互评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然节约了许多时间,却造成了管理效率低下。通过对专业内210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显示54.76%的学生认为实训考核方式应是目前物流实训实践课程最应加强或改进的项目之一。
(二)实训课教学灵活化层次
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教学模式一般以传统的教师先讲授,学生后操作为主,这种陈旧单一的授课方式造成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缺失。高职院校的实训实践课程一般集中安排在学期的中下段,理论知识的集中学习安排在学期的中上段,这种分割式学习导致学生无法及时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由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迁移出来的问题。同时,“推式”教学无法针对学生真实需求开展教学设计,使得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降低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总的来说,实训教学不灵活,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脱节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实训培养时间滞后性层次
现代物流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虽然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物流实训室都拥有常规仓储配送系统、立体仓储系统以及实训类软件(仿真软件与模拟流程软件),但设备更新缓慢且陈旧。通过问卷调查显示,有44.29%的学生认为目前物流实训实践内容可以满足他们未来在工作、深造的一般性需求。然而,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陈旧的实训设备是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培养现代“新物流”人才的要求,致使高职院校在时间上滞后于社会的用人需求时间。为了弥补由于设备带来的滞后性,教师更应采取措施加深学生在实训中的体验。
二、JIT管理思想下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实践课程设计新导向
JIT(Just In Time)管理是使资源配置合理最大化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将引起产品价值减少的那部分无效劳动与浪费彻底消除的管理思想。我们不妨将物流实训实践课程视为一种人才需求拉动式生产模式,其中的教学管理、授课方式与授课手段作为看板,将实训课堂中每一个环节都按照看板管理严格、准确地执行。通过这一套JIT管理思想下的拉动式人才需求生产模式,着重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素养。
(一)交互式监督机制
交互监督机制是指管理者与职工双方互相监督的机制。在实训课程中引入交互监督机制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对被授课学生的主动控制。优化考核方式,采用师生交互监督模式,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是交互式监督机制的主要改革内容。在交互监督的生生互评环节,以小组为单位,遵循全员参与的原则,由原来的小组成员自主选择代表发言评价转化为全员互评,消除了部分学生坐享其成、滥竽充数的侥幸心理。而在师生互评环节,教师要彻底改变自己作为课堂主体的角色,把与学生的上下关系转化为亲密的伙伴关系,而促进师生亲密互动的方式可引入MOOC机制来让学生量化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
这种基于JIT管理思想进行的交互式监督考核方式具有传统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既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协作发展,又打破了传统师生评价的壁垒,消除了无效的评价环节,使得实训课堂更加多元丰富,更加具有实用性。
(二)拉动式教学设计
以“JIT”思想为指导进行教学资源配置能够做到真正从社会需求出发,通过社会需求看板拉动式组织教学资源的合理安排,从而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的整合。根据学生反馈,有接近半数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实训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法达到他们的实际需求。因而,重构物流实训实践课程体系,引入拉动式教学,消除陈旧的教学内容,将实践内容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并引入交互式监督机制,才可真正将学生所求内容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于JIT思想下的拉动式教学研究发现,导致教师无法从社会需求出发进行教学设计的原因在于各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学能力、社会实践经验等的差异。为消除这种差异,从高校角度可提供更多一线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机会;从专业层面,让全体专任教师都参与到实训课程的建设中,教师依据不同的课程授课要求分别提供个人在企业的实践经验,然后重构物流实训实践教学设计。在该方法下可以实现教师与教学资源配置最大化,提高教学效果。
(三)翻转课堂的应用
在“互联网+”行動计划的推行下,实训实践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将是未来所有高职院校积极寻求的教学新机制。朱燕平在《探索翻转教学在ERP沙盘实训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创新的翻转课堂有利于实训教学,翻转式教学标志着“演员型教师”开始向“导演型教师”转型。“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缩短实训室在实践上滞后于社会的用人需求时间的差距。而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翻转课堂,因此将JIT思想引入翻转课堂实现教学资源配置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将优质的实训视频提前分享给学生,使得课堂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单向灌输课堂,而是将课堂转化为一个交流课堂,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经验与心得,让学生在交流中展示自己的个性,体会工作技能的实用性。
三、结束语
本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高职院校实训实践课程的改革,将JIT管理思想用于实训实践课程的教学后,既有利于实训室的资源配置,也利于提高实训课程效率。此外,引入JIT精益管理法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解决好学生在实训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最大限度发挥实训室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建龙.监察委员会的设置与检察制度改革[J].求索,2018(4):119-127.
[2]梁士栋,马明辉.基于交互式监督机制的课程教学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86):72-75.
[3]朱燕平.探索翻转教学在ERP沙盘实训中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14(33):268.
[4]邹新凯,徐文娟.以JIT思想为指导的工程教育教学实践研究[J].价值工程,2013,32(13):248-250.
[5]朱美华.基于JIT思想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教育观察,2019,8(24):105-107.
[6]曾明,徐晨.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探寻创新人才培养新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1(Z3):47-48.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