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成超
[摘 要]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内部控制在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涉及高校日常教学资金的管理,其还包括对教育科研的投资管理、风险与监督管理等方面,因此,财务管理的效率将直接影响高校教学的正常运转和基础科研活动的发展趋势。然而,现阶段高校在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管理人员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对策使高校的财务管理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与进步。结合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效率的具体策略。
[关 键 词] 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高校;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182-02
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基础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開展主要基于高校内部有序的财务情况与管理水平,高校内部资源的有效调度与财务的合理管理是确保高校教育教学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并加强对固定财产与流动资金的内部管理,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使高校能够不断加强与相关企业和科研部门的合作,促进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然而由于高校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与财务风险等问题,如何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效率、促进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与进步成为高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阶段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高校现代化改革的背景下,内部财务管理的高效性能够促进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财务预算管理与财务内部管理的不规范仍然存在于许多高校的日常业务开展过程中,高校的管理人员仍然难以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督体系。而由于大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尚不成熟,高校仍然倾向于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型,使得实际财务内部控制效率极其低下。同时,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守旧,高校资金应用与管理质量难以提高,管理人员普遍无法达到现代化的高校财务管理标准,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
二、基于内部控制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管理体系
资金的良好运行是保证高校日常教学运转畅通的关键,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基于内部管理的财务管理体系。管理人员在高校资产的内部管理中应重视高校固有资产的维护,加强高校财务部门与管理人员的沟通,精算财务成本,制定完善的资金流通计划。另外,在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管理人员还需要注意对高校资金安全性的评估和紧急情况的处理,使高校能够不断提高自身内部财务的容错率,增强高校与政府、企业的资金运转稳定程度。
同时,良好的财务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而且可以降低高校的日常教育活动成本。高校应当建立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教学成本管理和决策管理系统,促进财务体系的全面性与完整性。在高校项目的管理中,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分析教学成本与教学回报的关系,消除人员冗余和无效劳动,促进成本投入的合理性与前瞻性。另外,高校应当构建财务成本管理体系,在高校项目开展之前进行完备的教育成本预算分析,建立实时目标管理和流程控制的日常教育工作机制,明确职责的归属协调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
(二)创建高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随着近年来国际会计业务管理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提出并应用于相关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高校管理人员可以借鉴该制度对企业的优秀实践经验,灵活地将共享服务理念应用于高校财务的内部控制过程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提出符合新时代中国高校的创新教学理念,是中外名校高校创新意识与竞争观念的产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将高校不同分校的实体业务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共享服务进行统一调配与财务管理,实现高校内部财务管理的一致性与规范性,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结构与工作标准的统一,从而大大节约了高校的日常财务管理成本。同时,作为高校集中式管理的重要实践之一,共享服务中心能够与高校网络财务管理平台相结合,提高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与财务分析数据库的整合,高校能够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财务管理信息清单,优化高校教学资金的投入流程与预算管理,实现在财务数据的积累和集成的分析下的高校内部财务实时收支预算反馈,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与实际工作效率。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为高效解决财务在高校生产中面临的问题,相关高校应当在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管理机制与共享服务中心的同时,提高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高校的财务资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灵活应用较高的财务会计技术和管理工具,熟练掌握高校相关财务工作的流程与人员架构。高校应当将信息技术纳入财务管理实践的体系之中,培养现代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同时,高校应当不断重视高校财务体制发展中的人才培养战略,使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发现高校内部资金运转所存在的问题,使高校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例如:高校可以定期开展管理经验交流活动,通过培训和业务交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并与相关高校进行密切合作,提高高校管理人才培养与高校培训的结合程度,确保人才储备的可持续发展。
(四)制定财务风险管理规划
在日常财务管理中,高校需要重视高校日常教学资金投入的管理与规划,降低高校资金运转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高校应当结合相关机构开展对教育资金的评估,制定合理的高校发展计划与财务审计方案。根据高校的自身情况采取相关的技术手段将财务风险控制在能够被高校所接受的范围内。同时,高校需要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重视核心科研技术的长期规划与持续投资,降低高校的闲置资金率,提高高校资金运转的充分性与科研竞争力。高校需要不断优化高校理财的风险估算,建立内部决策与管理制度,遵守必要性与合理性的原则,保证决策的参与部门岗位的相互制约条件,规范资金划拨流转的审批级次,促进高校财务的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
(五)优化高校财务监管
在现代财务管理体系中,高校需要建立完备的财务监管系统,设立专业的财务监督监管部门,分散财务管理人员的权力,实现高校财务控制权力的有效制衡。高校需要通过内部的激励策略提高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有效性,利用高校校风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渗透,提高财务人员与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高校应当加强对国家教育补贴政策的关注程度,及时调整自身学校的相关活动与科研经费的财政比例,实现高校财务经费的最大化利用。例如:学校管理层可以开设教师轮流监督岗位,使一线教师与财务部门形成合作,定期派遣一线教师监督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在监督周期完成后总结工作中的问题与建议,促进财务管理者与一线教师的交流。财务监督岗给予教师了解学校日常财务工作流程的机会,能够真正使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
(六)创新驱动管理
在新时代中国创新理念下,各级高校应当将创新意识与竞争观念融入日常财务管理制度中,提高学校的科研竞争力。学校应当不断探索符合时代特点的财务管理制度,形成适合高校日常教育体系发展的现代管理方法,改善学校教学资金的流转方式,减少资金缺口,提高财务的透明度和社会声望。学校应当响应技术创新的号召,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教学质量,以优异的学科建设成果吸引更多的考生,最终形成自己的学校王牌学科,并通过王牌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实现共同进步,促进学校教学的可持续进步。同时,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是高校内部财务制度发展的重中之重,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发现学校内部资金运转所存在的问题,使学校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通过以上策略,高校能够在不断发展中优化内部财务管理效果,使学校获得更加稳定的资金流转与抗压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教师创新教学项目扶持计划,通过资金与福利的补贴帮助为对教学内容与科研计划有自身想法的教师提供资金帮助,使教师能够践行自身想法,在学校的支持下勇敢地进行创新,大大促进高校全员创新的现代化的校风建设。
综上所述,高校需要不断优化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效果,推动现代化经营理念与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加强资金监控与管理的优化,建立完备的高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理念与先进的高校文化,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规避高校的财务风险,使高校获得更加稳定的资金支持与抗压能力,确保财务管理能够在高校的日常运转中发挥最大作用,实现高校综合实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君君.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策略的探讨[J].纳税,2020,14(5):118.
[2]張箐.新政策会计制度下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4):243.
[3]王红梅,魏建华.新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3):262-263.
[4]陈琼.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20):211.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