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丽敏
[摘 要] 学生评优奖励机制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成长、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评优奖励既是重要的管理制度,又是重要的教育形式。以北京卫生职业学院为例,总结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评优奖励制度的意义、具体运作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指出评优奖励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完善这一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评优奖励;职业院校;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174-02
一、评优奖励对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积极意义
(一)对学生的意义
对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实行评优奖励制度,表彰思想品德良好、学习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能够鼓励学生增强品学兼优方面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提升其荣誉感和自信心。另外,对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政府和学校给予各种类型的资助与奖励,也能支持学生专心顺利地完成学业,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二)对学校的意义
就职业院校来说,评优奖励制度有益于学校管理和学风建设,形成学生刻苦学习、遵规守纪的良好学风。评优奖励制度具有示范效应,以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带动一大片,在广大学生及班级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可以说,评优奖励制度是职业院校管理制度的重点工作之一,可以引领各方面工作向高水平发展。
(三)社会意义
从社会需求方面看,目前更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校不仅教授职业技能和文化知识,还要教育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要求,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目标。评优奖励制度正是“三全育人”的具体体现,能够让品学兼优的学生脱颖而出。
二、北京卫生职业学院评优奖励工作的具体做法和良好效果
评优过程是评优奖励工作的关键环节。认真做好评优过程的每一项工作,有利于保证评优奖励工作的公平、公开和公正,充分发挥评优奖励的正面作用。北京卫生职业学院评优过程包括评优动员部署、推荐评选、审核公示、进行表彰和广泛宣传五个环节。
(一)学生处动员部署
在学院相关领导的指导下,由学生处负责动员部署年度评优工作,根据《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学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奖励评比办法》,分配各系评优名额。
目前评优奖励的类型和项目众多,包括中职先进个人六个奖项,高职先进个人七个奖项,以及先进班集体和优秀学生干部两个奖项。评优奖励设置主体分为国家级、北京市级和学校三个方面。奖励形式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奖励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优异表现。
(二)各系评选推荐
全院统一思想,各系辅导员、班主任层层落实,按照评选类别、标准及相关要求,在学生中开展民主评议,填写相关表格。班主任、辅导员将班级评优情况上报至本系,各系以班级日常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实际情况推荐先进集体,对先进个人的结果进行审核,对拟推荐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系内公示。
(三)学生处审核公示
學生处对各系推荐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材料进行审核,将审核后符合评优资格的名单进行院级公示,公示期满后无异议,上报学院行政办公会。
(四)评优表彰
经校办公会审议评优表彰结果后,学生处发布表彰奖励书面决定,将评优名单反馈给各系,并组织院级表彰,各系适时召开系部表彰大会。与此同时,学生处向财务处递交获奖学生的信息,财务部门按照获奖项目发放对应的奖金至学生的银行卡中。
(五)评优宣传
在评优表彰后,学院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学院公众号、校内宣传栏对获得荣誉的学生进行宣传。
(六)评优奖励取得的良好效果
通过评优奖励,学院学风明显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更加努力勤奋。在后续与获奖学生的座谈中,获奖学生纷纷表示获奖是对自己努力的嘉奖,理解了什么是天道酬勤,每当自己经过一年学习感到有些疲惫时,一年一度的评优奖励来得正当时,总能有效地正向刺激自己学习的状态,让自己焕发新的学习动力,激励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正是因为有了评优奖励这项制度。
良好的学风为学生的成长、成材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实习就业、顺利接轨社会做好了前期铺垫。2019年12月,学生处对北京医院、普仁医院、友谊医院、安贞医院四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采访,了解我院毕业生的表现,用人单位对学生表示高度肯定,一是岗位技能扎实,二是学习能力较强,三是沟通能力较强,得到患者的认可,符合医药行业的要求。
三、对我校学生的调研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评优奖励工作在学生中开展的实际情况,发现这一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更好地发挥评优奖励制度的积极作用,促进我校评优奖励工作更好地开展,我校于 2020年3月对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3528份。
(一)积极反馈方面
在回答“你认为评优奖励机制对学生个人有哪些激励作用”时,有82.62%的学生认为评优奖励机制提升荣誉感与自信心,77.77%的学生认为评优奖励机制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认真地学习。由此看出我院学生对评优奖励制度的态度是肯定的,并且在促进学生学业和精神鼓励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调研“你认为奖学金和助学金是否能帮助你解决一定的家庭经济困难”时,37.44%的学生认为奖学金和助学金可以帮助解决一定的家庭经济困难,36.71%的学生对于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持一般态度,15.52%的学生认为完全可以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由此看出,奖学金和助学金总体可以帮助解决一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此大部分认可,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必要且具有积极意义。
在调研“你认为获得评优奖励是否会对毕业就业有帮助”时,68.91%的学生认为评优奖励肯定会对毕业就业有帮助。这说明学生对评优奖励持积极态度,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积极学习,为未来就业打基础和做准备。
(二)存在的不足与思考及建议
学生评优奖励工作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到以下问题。
1.在调研“你是否了解学院的评优奖励有哪些种类”时,65.74%的学生对评优奖励种类一般了解,只有26.1%的学生对评优奖励种类完全了解,说明我校在对评优奖励的宣传上还做得不到位,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才能增强学生的知情权,才能更有力地激励学生参与评优,让评优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2.在调研“你认为评优奖励过程是否有内定等不公开的问题”时,47.83%的学生不清楚评优奖励过程是否有内定等不公开的问题,16.85%的学生认为评优奖励过程存在内定问题。反馈出评优工作过程还不够透明化、公开化,提示今后评优过程应有更详细的步骤和规范的操作程序。
3.在调研“你觉得评优奖励过程存在哪些问题”时,学生主要反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整个评奖周期较长,经常历时几个月,不能起到趁热打铁的效果。(2)对于有的同学平时对班级、学院贡献很大,但碍于学习成绩平平,无法获得相对应的奖励。(3)作为职业技术型学院,建议可以把实验操作等专业知识纳入考核标准中,突出职业技能。
四、对评优奖励的建议
(一)明确评选标准和要求
评优工作和激励制度要坚持“四公开”原则,即评选指标公开、评审程序公开、评选条件和标准公开、评选名单公开。要自觉维护评选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扬民主,层层选拔,真正达到评优选先的目的。坚决杜绝不公开行为和照顾性奖励现象,弘扬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评优结果,实现评优奖励的积极作用。
(二)注重过程评价
对于学习成绩基础较差,但是通过自身努力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建议设立分层次的奖项对进步的学生给予奖励。不同分数段的学生,设立不同种类的奖励,让这部分学生也能有机会参加评优,达到激励与鼓励这部分学生的目的。
(三)丰富和分层次设立评优奖项
每一名学生都是可教之才。现行评优奖励项目有一定的局限性,集中于学习成绩优异、品行良好的学生。而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缺乏获奖机会,失去进步的动力。建议从学生素质教育和学习成绩等多维度进行评优。丰富评优内容,增加对学生品德、行为、特长等奖项评选,使得评优奖励覆盖全体学生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单纯地面对学习好的学生,从而真正体现学校倡导素质教育和落实素质教育。学生也因此能够感受到学校因材施教,因材奖励,进而更好地激发全体学生的各方面潜力,让学校呈现出更大的活力与生机。
(四)提高评优效率,加大宣传
提高时效,缩短评优奖励的工作周期,加大评优奖励工作的宣传力度,尤其重视后续的宣传,充分利用学校公众号、校报、板报、橱窗等进行全方位报道。注重奖励对学生的延伸影响和对外宣传,在颁发证书、奖状的同时能够颁发具有学校属性信息的专属纪念品,以便学生留以纪念和对外宣传。
(五)加强校企合作
引入社会资源赞助,扩大奖励范围和提高额度,促进学生积极拼搏的动力。同时可以利用校企合作,一方面解决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扩大用人单位的社会影响力,一举两得。
(六)重视对评优奖励效果的评估和研究
评优奖励不能止于對优秀学生的表彰,不是只限于评优工作的过程,更要关注评优奖励的后续效应,重视评估这一制度对学生个人、校风建设、学校管理、学生价值观教育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作用与意义。从而为我们指明学校教育的改进方向,促进评优奖励工作对整个职业教育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五、结束语
习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非常重要。评优奖励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组成,在学生个人、学校学风和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等方面的意义尤为突出。所以我们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改进,使职业院校的评优奖励工作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粤.我国高校大学生奖励制度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
[2]王闯.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评奖评优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151):51-53.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