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地考古发掘

2020-03-24 11:31杨海青燕飞
大众考古 2020年10期
关键词:墓葬器物墓地

杨海青 燕飞

成语典故“唇亡齿寒”和“假虞灭虢”出自两周之际的虢国,这个位于今天河南三门峡市境内、被周王室倚重的封国盛极一时。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过大量青铜礼器和玉器,印证了当时虢国国君的地位和国家的强盛。20世纪90年代发掘的虢季墓(M2001)和虢仲墓(M2009),分别入选1990和199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公元前655年,虢国被晋国用计灭亡之后,虢人被灭族抑或逃亡?史书上没有记载,这成了一个难解之谜。2018年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义马境内的一次大规模考古发掘,为解开这个谜团提供了一丝线索……

初识上石河

2017年7月,为配合义马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厂区东扩工程,义马市文物钻探队对拟建区域进行勘探。勘探区域位于义马市区南部石河西岸约100米处的原上石河村,北临310国道,南接新安故城遗址,勘探面积内仅发现小型方坑竖穴墓9座。第一次正式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自7月10日开始,8月2日结束,共清理方坑竖穴墓7座、马坑2座,出土陶罐、铜削刀、骨管等随葬器物。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的陶器判断,这批墓葬年代为春秋时期。

遗址再探

同年12月至次年2月,义马市文物钻探队在第一次发掘区域的东部和中部再次进行了勘探,又发现了110余座墓葬,绝大多数为方坑竖穴墓,第二次发掘工作于2018年3月12日开始。

此次发掘我们拟定了周密的考古发掘计划,结合科技考古,实行多学科分工合作:为保障安全,安置多角度监控摄像头与考古队员全天候值守护卫墓地;运用RTK对墓葬进行精准测量,便于整个墓区的类型分析;使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拍照,获得精确的正摄影像资料;对重要墓葬进行3D建模,还原埋葬现场;邀请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体质人类学实验室周亚威副教授团队对人骨进行科学采集和体质人类学研究,研究墓主族群性别年龄比例、病理情况;进行动物考古,分析当时的畜牧狩猎情况和利用方式。

发掘区域处于开祥化工厂旁边,刺鼻的化学酸味弥漫在空气中,工作环境较为恶劣,考古发掘工作争分夺秒地进行着。一件件文物的出土,牵动着考古队员的心,特别是青铜器的出现,让大家更为振奋且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M93的发掘清理。

M93是本次发掘面积最大的墓葬,面积17平方米,于6月12日开始发掘,经过十余天的清理,6月24日棺椁终于显现。由于时间久远,木质的棺椁已朽为灰黑色,考古队员们用手铲与毛刷仔细清理,从灰痕可辨出木板轮廓。外棺位于椁室中部,外棺四角各发现用于遮障棺柩的铜翣一件,薄如纸张,刻有复杂的纹饰,另有铜鱼、陶珠、石贝等棺饰若干。小铜鱼有眼,有嘴,有鱼鳞,惟妙惟肖,成对成组出土。内棺位于外棺中间,墓主安睡其中。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M93单椁重棺与史料记载周代高等级贵族可享用的配置相符,其墓主身份应是大夫级高级贵族。

随着清理的进展,铜鼎、铜簋、铜盘在棺椁之间陆续出土,这些重要发现不仅极大激励了考古队员的工作热情,也吸引了媒体的目光。6月30日,新华社、《光明日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省内外媒体接踵而至,相继报道了该墓的发现。为了确保工地安全,义马市公安局要求白天由派出所民警不间断巡逻,配合考古发掘;晚上派两名特巡警、一辆警车驻扎工地,荷枪实弹护卫安全。寂静的夜晚,警灯闪烁,考古工作队的守夜人员格外安心。

7月8日M93发掘结束,共出土青铜、玉、石、骨、蚌等质地随葬品1300余件(颗),分礼器、车马器、兵器、棺饰四大类。青铜礼器包括铜鼎4件、簋4件、方壶2件,盉与盘各1件,依据铜礼器组合和出土铜翣推断,墓主身份应为大夫级贵族。室外考古完毕之后,考古工作人员立即着手对出土文物进行室内清洗、修复、整理,将各类文字及影像资料进行分类、归档、研究。经修复人员仔细去锈清理,在一件銅鼎内壁发现“虢季氏子虎父作鼎子子孙孙永宝用”15字铭文。这件鼎方唇,口微敛,窄折沿,直附耳,附耳与口沿间有两个连接的小横梁,深鼓腹,圜底,三兽蹄足中空,内侧有一道竖向凹槽,上有凸出的扉棱及兽面装饰。口沿下饰S形平目窃曲纹,其下为三层垂鳞纹,附耳内外侧饰重环纹。

通过与上村岭虢国墓地的比较可知,M93墓葬形制、器物组合、出土器物特征及纹饰均与上村岭虢国墓地基本一致。根据M93铜鼎铭文“虢季氏子”可以断定,上石河春秋墓地应与虢国有关,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组在上石河墓地进行了长达20天的跟踪拍摄。

M93东南部,我们找到了它的祔葬马坑。马坑平面近长方形,长6.86米,东西宽2.8—3米,北部稍宽,上部被当地村民建房破坏,余深0.48—0.72米。马6匹,分三组,两两对称,自北向南排列。狗1只位于坑中南部,头朝南,四爪朝东北。狗后爪有少量木质朽痕,推测马坑内可能埋藏有车,同时狗可能埋藏在车下。

特别的器物

上石河墓地除了M93出土器物为我们研究整个墓地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族属、年代、墓主人等级等信息外,另外有两件器物也吸引了考古队员的极大注意。

墓地M35出土一件铜鍑,圆唇敞口,环形立耳,耳上端有一乳钉饰,深弧腹,圜底,喇叭形圈足,腹上部斜饰一周凸弦纹。据考证,铜鍑是商周时期至春秋早中期草原游牧文化中常见的一种炊煮器和祭祀用具,主要流行于陕西北部、内蒙古和河北北部等广阔地区,即戎狄生活居住区域。这种器物在中原地区同时期墓葬中极为罕见。从M35出土铜鼎、铜戈、铜盾鍚、铜马衔等器物判断,墓主为士一级男性贵族,生前应为军人或武士。虢国在西周至春秋早期军事力量强盛,虢国国君率兵或跟随周天子多次对犬戎作战。所以我们认为这件铜鍑应该是墓主生前获得的战利品。

墓地M34出土的一件铜鼎,内壁铸有“昜?作宝鼎子子孙孙永宝用享”铭文13字。这件鼎口微敛,斜方唇,窄折沿,附耳微外侈,附耳与口沿间有两个连接的小横梁,深鼓腹,圜底,三兽蹄足中空,内侧有一道竖向凹槽。口沿下饰“C”形无目窃曲纹和“C”形平目窃曲纹,其下为两层垂鳞纹。附耳内外侧饰重环纹。“昜?”应为墓主姓名,“昜”为通假字,通“唐”,为国名,在今湖北随州、枣阳一带;“?”为女性名字。此鼎应是唐国女子昜?出嫁到虢国时所带的陪嫁之物,即媵器。上村岭虢国墓地曾发现梁姬墓,梁姬是从梁国远嫁而来,这些发现对研究西周时期国家的外交和婚姻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墓地性质

历经半年多的考古发掘,2018年共发掘墓葬125座,其中春秋时期墓葬103座,另有春秋时期马坑7座,共出土銅、陶、玉、石、骨、蚌各类质地随葬品2700余件(颗),特别是铭文的发现,确定了该墓地的族属。

从排列方式看,2018年发掘的100多座墓葬相互间均无打破现象,是一处排列有序、保存完整、规划严谨的春秋早中期虢人邦族墓地。

从随葬器物看,出土铜、玉礼器数量及质量与上村岭虢国墓地相比有较大差距,多数铜器为明器,且器物组合不全。目前规格最高的M93为四鼎四簋,M82为两鼎两簋,与礼制记载的五鼎四簋、三鼎两簋相比均缺一鼎且不成列鼎。可能与虢国灭国后逃亡有关,在此处没有能力继续铸造新的青铜器,只能用逃亡时所带配鼎或者明器随葬。

从墓葬规模及朝向看,大中型墓葬基本是南北向,与上村岭虢国墓地相同,分布较稀疏;小型墓基本为东西向,分布较集中。东北区东部的小型墓分布较规整,而西部的小型墓穿插分布于南北向墓葬之间,说明这些东西向的小型墓时间略晚于南北向墓葬,此处的埋藏习俗已改变,虢国的文化也在此地逐渐消亡。

义马上石河墓地是三门峡地区继上村岭虢国墓地之后又一处较大规模的虢人墓地,该墓地的发掘填补了崤函古道上春秋时期中小型贵族墓地的发现和研究空白,也为寻找虢国被晋国灭掉后虢国遗民的最后去向提供了线索。关于虢国的灭亡,《左传》僖公五年曰:“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即公元前655年,晋国灭虢国后,虢国末代国君虢公丑向东逃亡,避难京师洛阳,而义马正地处虢国与洛阳京畿范围之间。

附记:在上石河春秋墓地的发掘过程中,河南省文物局副处长何军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和胡永庆、副研究员梁法伟,三门峡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宁会振,义马市文广新局局长李纪从等专家领导曾多次亲临发掘现场指导工作,在此深表谢意。

(作者杨海青为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燕飞为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墓葬器物墓地
身如器物
器物之心
河南渑池发现42座春秋戎人墓葬 形制与陆浑戎王墓基本一致
二里头遗址发现高规格夏代墓葬
包山底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器物之心
河南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
最大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