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弘扬
锁子甲在中国的源流
锁子甲,又称“锁甲”“连环甲”“锁铠”等,关于其起源,观点主要有三:其一,可能在公元前7—前3世纪间由黑海北岸的斯基泰人发明,《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在基辅附近发现公元前5世纪的锁子甲碎片”;其二,可能由铁器时代的凯尔特人发明,1992年英国奥尔本城1世纪不列颠凯尔特人王族墓葬中出土一副锁子甲;其三,可能由古波斯人发明,萨珊时期的骑士印章上可以看到疑似穿着锁子甲的波斯骑士。罗马帝国时期已较多使用锁子甲,到中世纪则成为欧洲主导的铠甲类型。
在中国,锁子甲大约在三国时期沿丝绸之路传入,曹植在《先帝赐臣铠表》中记述:“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环锁铠”很可能就是锁子甲。稍晚一些的《晋书》也记载公元384年,前秦进攻西域时,曾在龟兹城外遭遇穿着“铠如连锁,射不可入”的“狯胡”。
《旧唐书》记载唐将郭开运于开元六年(718年)在九曲击败吐蕃,“获锁子甲及马犁牛等数万计”,同年中亚康国也向唐朝遣使进献锁子甲,这似乎引起唐朝对这种铠甲一定的兴趣。随后,唐朝将锁子甲列为官方制式铠甲,《唐六典》记载:“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乌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皁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锁子甲位列人用铠甲的最后一位。唐代,锁子甲显然没有在军队中得到大规模列装,更多是高级将领、勋贵、文人显示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唐诗中自然也少不了锁子甲的身影,如杜甫在《重过何氏五首》中有“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崔颢《古游侠呈军中主将》也有“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锁子甲尽管没有在中原军队普及,却在同一时期吐蕃军队中受到普遍欢迎。吐蕃所用锁子甲可能由波斯或西域传入,除有郭开运从吐蕃军中缴获大量锁子甲的记载外,唐代《通典》记载:“(吐蕃)人马俱披锁子甲,其制甚精,周体皆遍,唯开两眼,非劲弓利刃之所能伤也。”吐蕃军队不仅士兵穿锁子甲,连战马的具装都采用锁子甲,可见普及程度之广。吐蕃锁子甲的制甲工艺甚至受到当时阿拉伯人的称赞,乃至到了明代,《武备志》记述锁子甲形制时称其为“古西羌制”。
宋代,锁子甲在宋朝官军的地位依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武经总要》前集记载“(甲胄)贵则有锁子甲”,显然锁子甲依旧是少数高级将领才拥有的甲衣。元代,锁子甲的列装开始逐渐增多,元朝的宫廷仪卫已将锁子甲列为制式装备。《元史·舆服》记载:“天武官二人,执金钺,金凤翅兜牟,金锁甲”,这里的金锁甲就是一种镀金或纯金打造的锁子甲。
明代承袭元制,在服饰上多受后者影响,宫廷仪卫同元朝一样,也有穿锁子甲的侍卫。《大明会典》一百四十二卷记载:“凡大朝贺,御殿掌领侍卫官俱凤翅盔锁子甲,悬金牌佩绣春刀。”在明代画作《徐显卿宦迹图》第八开《皇极侍班》中可见疑似穿锁子甲的侍卫。除殿前侍卫,守边军士也多有穿锁子甲者,如《武编前集》记载:“各边军士役战身荷锁甲、战裙、遮臂等具共重四十五斤。”得益于掌握四孔拉丝的技术,明代可以较大规模生产锁子甲。尽管在明代铠甲中,锁子甲并非最主流的装备,但也处于其在中国古代武备发展史中的顶峰。
清代,锁子甲基本延续了前朝的制作方法和工艺,在明清易代时就已被后金军队使用。《清太祖实录》记载:“敌有名罗科者,乘烈焰中潜逼,突发一矢,中上项声然有声,穿锁子甲护颈。”《皇朝礼器图示》中还记载了清代锁子甲的形制:“锁子甲,炼铁为知,上衫下挎,皆为铁,连环相属。衫不开襟,白布缘领,贯首被只。”随着火器的发展和普及,锁子甲在清代中后期逐渐淡出军队。
形制特点
目前中国保存的锁子甲实物几乎都是明清两代实物,从中可以一窥中国锁子甲的形制特点。明清锁子甲有仅防护上半身的短袖样式,如敦煌市博物馆藏品;也有下半身附带腿裙的样式,如山西博物院藏品。明代水陆画那样腿部穿戴锁子甲的样式暂未见实物,中世纪欧洲比较常见的连帽、佩戴手套的锁子甲也没有在中国出现。值得注意的是,有腿裙的明清锁子甲其下半身构造明显不同于上半身:上身的锁子甲是完整一体的,而下身则左右分开,在两腿中间留出了比较大的开衩,这是为了方便穿戴锁子甲的军士骑马。
明代锁子甲又称“钢丝连环甲”,据《武备志》记载:“其制度即今大铁丝圈,如钱眼大,环炼如贯串,形如衫样,上留领口。如穿,自上套下,枪箭极难透伤。”民国著名古兵器学家周纬先生在其专著《中国兵器史稿》中称赞明代锁子甲“其制造颇精,胜于宋人之器,而无逊于元代蒙古军之物,尤以清宫所藏为佳”。从书中图版及周纬先生的描述看,清宫所藏两件明代锁子甲铁环细小精密,有上下两层,制造颇为坚固。书中收录的另一件由当时成都华西协和大学收藏的明代锁子甲,其铁环就较为粗大,可以从外直接看到铁环下面。相比较而言,锁子甲的铁环越小,甲面就越紧密,这也是为何清宫藏两件锁子甲比华西协和大学藏锁子甲紧密的原因。越紧密的锁子甲自然能带来更好的防护性,在利器的击打下,各个铁环分散了击打的动能,自然铁环越小越紧密所能承受的伤害就越大,但这种防护性也是以牺牲轻便为代价的,更多的铁环加大了锁子甲整体的重量。
清代又称锁子甲为“轻网甲”,以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为多,有带袖、无袖、圆领、围领、无领多种;按铁环类型不同,还有扁形、圆形、“弦纹环”、“扁套環”等。沈阳故宫藏锁子甲中有一件甲衣编织方法为五个铁环一组,共耗费2万小铁环之多。
工艺与穿戴
锁子甲的具体做法今已不可考,西方学者曾推测西方锁子甲的制作方法:将铁丝缠绕在圆棍上,用铁锤和凿子切开铁丝卷,做成一个个铁环;将铁环放入锥形管并插入一根铁棒,用铁锤敲打直至铁环从锥形管下部顶出,一旦受压,铁环的末端便重叠了;将重叠的铁环末端压扁并在其上打洞;最后将铁环交相串连起来,用铆钉钉在洞上固定。
锁子甲的穿戴也有讲究,穿戴前需要穿上作为衬垫的布料服饰,可作为缓冲,也可防止锁子甲磨损皮肤;同时,锁子甲的铁环与布面产生的摩擦力还能够帮助其固定不滑落,佩戴者遭受攻击时断裂的铁环也不会直接扎入皮肉。从山西博物院藏锁子甲实物看,下身腿裙锁子甲的穿戴同上身一致,均为系带相连,穿时在身后或者绕到身前系紧。
总体而言,作为舶来品的锁子甲传入中国后,繁盛于明代,清后期逐渐退出制式装备之列,相比较于其在中世纪欧洲的广泛普及和重要地位,锁子甲在中国武备历史上地位一般。尽管锁子甲早已退出军队装备之列,但它并没有完全离开人们的生活,珠宝行业就曾模仿锁子甲的编织工艺进行珠宝创新;民间,锁子甲也是铠甲复原爱好者制作或仿制的重要对象,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古老铠甲,锁子甲依旧在当下展现着它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博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