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
[摘 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在线教学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选择在线进行学习,教育者也利用网络平台实施在线教学。在线教学方式灵活、时间自由,并实现了一对多教学,学习者只要具备移动设备,即可进行学习。但通过分析各教学平台发现,在线教学也存在学习资源缺乏针对性、教师信息化素养有待提升、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为提升在线教育质量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 在线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2-0190-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推进,教育信息化2.0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要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在线教育迅速发展,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2.0的重要手段。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
教师直播、空中课堂、网络课程、数字教材等在线教育打破了知识传播的时空限制,为人们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途径。平台的多元化和资源的丰富性也使具备不同知识基础的学习者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但与此同时,在线教学也面临评价体系不科学、课程缺乏针对性、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等挑战。“一刀切”式在线教学、教育机构借势炒作等乱象,使如何提升在线教育质量、确保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此次研究在分析国内各教学平台在线教学情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为提升在线教育质量提出建议,以期为在线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综述
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谢幼如(2020)指出,在线教学存在对“互联网+教育”认识错位、在线教学创新的理论指导匮乏、条件保障仍需持续优化、政策机制有待不断完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保證在线教学的质量,一些学者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与探索。首先,针对平台主体而言。周宝荣(2020)在梳理了20多家平台免费供给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发现在线课程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失衡情况,主要是指课程资源的适宜性不强,因此建议平台基于用户差异化需求开发在线课程。王运武,王宇茹(2020)等则提出了建设线上金课、增强课程的交互性等策略。其次,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学习评价量表来增强教学效果,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周军强,2020)。罗容海(2020)也提出,在线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应新的角色定位,扮演好“导师”“导购”和“学伴”三个角色。此外,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采用“指向学习效果的两极四元定性评价法”——一种适用于线上和线下的评教新方法,来评价超大规模在线教学效果,进而完善高校教学质量标准(张学新,2020)。同时,学校要整体设计,通过组建五个团队来解决线上教学的问题——学校管理指导团队、学科课程开发团队、教育技术支持团队、心理辅导团队和危机应急团队(朱福荣、蔡其勇等,2020)。而更多的研究则是从多个主体联合的角度来为提高在线教学质量献言献策。例如Michael McAleer(2020)建议课程要保持连续性,确保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衔接。李爽(2020)建议教育机构应联合学生、家长等社会力量,为学生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支持,提升在线教育服务的整体质量。宋灵青(2020)提出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教师—家长—学生”共同体框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班级虚拟共同体的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希冀为提升学生居家学习质量提供可行途径。徐匆匆、王婷婷等(2020)等提出了“在线学习质量保障工具包”,从创新文化、学生参与和学生成绩等方面保障在线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在进行文献梳理及观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提升在线教学质量的途径。
三、研究发现
此次研究采用了调查研究法与个案分析法。系统地搜集此次在线教育方面,各个政府、学校、教育机构的现实状况材料。通过观察使用课程平台的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互动情况、学生反馈等,其中,重点对个别课程进行分析,发现在线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习资源缺乏针对性,难以有效利用
学习资源是指在对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特征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下,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能够满足学习者学习活动开展的信息以及服务。学习资源是开展在线教学的基础,只有具备充足且恰当的学习资源,才能为在线教学提供保障。通过观察,目前部分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储备不足,无法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保障,也未形成完善的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但通过观察政府、其他学校和教学机构开放的学习资源时发现,各种各样的平台提供了海量的课程资源,让人无从选择。原因在于很多平台为了开放而开放,忽视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学习主体的特征性,很多课程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尤其在开放大量资源使学习者自行选择的时候,这一弊端更加凸显出来,出现了虽然有大量学习资源,但仍选择不到合适课程的困境。
(二)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性,难以发挥在线教育优势
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在线互动。但很多教师的在线教学仅仅是照搬课堂课程,将课程“搬家”到网上,没有充分利用在校授课的优势,加强互动,以至于很多家长进入“网课就是复制课堂课程”的误区。在线教育将单向传播与双向互动相结合,特别强调创新式互动,如弹幕、排行榜、讨论区等,而不是简单地向学习者“灌输”知识。利用互动,可以给予学习者更好的沉浸式体验,改善用户体验,在线教育要从服务用户角度出发,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亟须提升
由线下授课转为线上授课,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定的转型,很多教师还未能很好地适应,在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对一些资历较老的教师来说,自身的教学习惯已相对固定,难以在短期内进行调整,导致在在线教学中教学设计、在线互动、课程评价等环节都面临一些问题。可见在线教育给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带来了挑战。教师要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树立正确的认知,同时坚持学习,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
四、研究建议
在线教育包括在线教育学习者、在线教育教学者、在线教育环境、在线教育资源、在线教育平台。学习者是中心,教学者是关键,课程资源是核心,而平台和环境是基础,五位一体,共同构成在线教育系统。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推动优质资源共享,进行学习资源个性化推送
推动在线教育的过程中,各个平台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但追求数量的同时要兼顾资源的质量。优质的学习资源才能真正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为了避免学习者在资源中“迷航”,平台要根据学习者的年龄、學历、技术条件等特征进行个性化资源推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记录和资源选择情况进行个性化资源推送,为学习者设计科学的学习路径。目前,多数平台在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系统方面采用的是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协同过滤算法和基于信任的推荐算法,有时一种算法无法满足学习者需求,可以采用混合推荐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平台设计科学的推荐系统。
(二)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在线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信息化对师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生的信息素养成为影响在线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要创新培养方案,建立评估模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目前师生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适应在线教育学习环境,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保证在线教育质量
目前,在线教育还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缺乏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学习评价是指对学习效果是否达到了课程预期目标的评价。良好的评价体系可以辅导教学管理者、教学实施者完善教学,提升教育质量。因此应从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学习者等多角度出发,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及时进行课程质量反馈。
(四)完善市场机制,加强监管
实行在线教育的过程中,教育部门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推动在线教学,同时也要加强对在线教育的监管,尤其是很多营利性质的教育平台。当前,教育机构鱼目混珠,利用在线教育进行宣传,教师、管理者的综合能力无法保障,缺乏成熟的教学方法,监管部门要建立科学的评估、考核机制,对教育机构进行管理。
在线教学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质量问题,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反思,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索提升在线教育质量的多种途径,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
参考文献:
徐蓓.这场超大在线教育实践,通向未来[N].解放日报,2020-03-27.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