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数学动态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20-03-24 22:27周燕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5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班级

周燕君

[摘           要]  职业学校生源错综复杂,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按照传统的系统教材进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数学课程打破传统模式,通过实行动态分层、弹性分班的进步机制,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编写不同的课后作业,各层次的老师负责辅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提升学生学习水平,达到教师预期教学目标,使数学教学更有效。

[关    键   词]  职高数学;动态分层;弹性分班;分层授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5-0204-02

一、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基础现状以及教师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学生个体差异大,班级与班级之间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职业学校中,由于专业较多,每个专业的生源录取分数不一样,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接受能力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每个专业却使用统一的教材。

(二)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基础差异大,数学教学却不能因人而异

职业学校里教师面对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异较大,两极分化严重。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仍然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好学生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成绩较差的学生听得“云里雾里”。

针对这些现象,学校从2018年10月开始在数学教学中实践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编写不同的课后作业,各层次的老师负责辅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动态分层,弹性分班的进步机制

(一)动态分层

数学教学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把学生分成基础相近的群体,在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我们根据学校开学初的摸底考试,结合班主任及原任课老师的意见,把原来的电气设备与安装、商务文秘、图文信息处理三个专业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称为A/B/C班)组成新的教学班级。如此“走班制”不打破原来的行政班级,只是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根据各自的层次到不同的教室去上课。我们的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每月进行一次测验,教师可以综合学生表现对其进行升级或者降级。

(二)弹性分班

分层分得过死,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最后导致好的学生上不去,差的同学越来越差。因此,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激励学生,增加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分层教学的重中之重。

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我们还采用了弹性分班。每月进行一次测验,教师根据三个班级学生成绩以及综合表现分班级等级。通过这种弹性分班制度,使三个班级的同学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教师分层备课

(一)教学目标分层——激活思维,展露个性

课堂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展露他们的个性。我们以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数学课本为主对施教内容进行分层,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

1.C班的同学采用“低起点”教学,适当降低教学目标要求,着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教师宜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令学生重拾信心,在数学中找到乐趣。

2.B班这些中档的学生,除了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重视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掌握,能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通過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来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3.A班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精神,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性学习,真正实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这样让每个学生无论好坏都能激发学习数学的激情,争取每位同学都能在各自的领域向前“跳一跳,品数学之果”。

(二)授课方法分层——尊重差异,表现个性

一般,我们的数学课堂都以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等传统授课方法为主。如果能够把学生的实践经验融入课堂,让他们积极地自主探究数学那将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授课方法进行分层中,对于C组学生,教师的教学目标比较浅显,授课方法适宜采用直观性较强的演示法,可以多借助多媒体或者其他道具,比如教具、实物模型的演示,或者播放教学电影等。运用演示法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本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数学的动力。

2.对于B组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不困难,但是也需要教师适当的点拨,B层次的班级适宜讲授法和演示法相辅相成,教师

是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合适的授课方法中能够得到最有力的提高。

3.A班的学生,教师可有的放矢,鼓励学生课前自行预习,探究拓展性内容,在上课的时候重点讲解学生不理解的内容,抽出教材的重点,一步步剖析难点,以此让学生参与教学,这样的发展性课堂将学生的潜力开发到极致,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通过不同的授课方式,我们的课堂开始变成开放的课堂,我们的教学不再一成不变,我们不再限制有想法的学生从不同的方案去探究,还要启发各层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学会“主动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使数学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理性思考能力的锻炼”的经历。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讨论,从而推动教学的改进。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思路,学了之后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不同的进步,从而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

(三)分层作业辅导——唤起热情,张扬个性

以往传统数学作业题量大,并且很多都是重复的练习,作业形式单一,有些基本上没有实际的应用意义。作业的统一性导致教师只能出中档的题目,导致好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咽不下。因此,我们在分层授课之后,学生的作业也要进行分层。

A、B、C三个教学班级的任课老师分别分析各自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将本层次的教学目标任务转变成学生的作业,使他们主动学习。教师可以改变作业的题型、内容,综合考虑本层次学生的数学基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掌握知识点,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真正地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四)分层评价——着眼差异,培养个性

有研究表明,普通的学生只需要发挥他本身能力的1/5到1/3就可以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而如果一个人得到充分的激励,那么他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4/5甚至更多。很多人会发现,经过努力后成功解题的学生,往往都会对自己有无数次的自我激励,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做到满分的答卷,我们遇到的学生一半甚至更多是不能解出正确的答案的。这些人如果只听到老师的批评和指責,那他们就会永远错在原地,没有进步。所以如何给这些学生正确的激励性评价,也是我们此次分层教学的重要一步。教师应该在这些不能成功正确解答的学生的答案中寻找正确的部分,在肯定他们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合适的改进办法,启发学生自主发现,及时找到正确的解题答案。老师要清楚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他们能够掌握到哪个程度,用激励的办法令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正确的评价,提升数学能力。

四、分层教学的成果及困惑

2018年10月开始分层至今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里我们三个班的数学老师边摸索边前进,我们坚持一星期一次的探讨,使得三个班级的总体进度能够保持大致相同,每次分层后对那些新来的学生都能先从班主任或者“前一任”数学老师那里了解这些同学的基本状况。这一年来,我们为学生进步而开心,也为学生退步而失落,总体进步还是看得见的。

当然还有很多的困惑以及我们一直在思考待解决的问题。

1.全市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都是统考,各层次都用一张试卷,对于有些学生特别是C班学生来说偏难,分数考不上来,考试次数多了,反而增加负面情绪,使得其上课都不能提起精神。

2.比较困扰我们的问题就是,每次分层数学课的时候,学生都是急匆匆地从行政班级赶到教学班级,经常会出现书本少带、作业忘带的情况,那就只能上课期间再回原教室拿东西,有些同学甚至就带个人直接去教室“听课”,这些状况每天都有发生,不仅影响自己,还影响老师的授课。

困难总会有,但是我们依旧不断地在克服,寻找最佳解决办法,因为数学分层给我们带来的“利”远大于“弊”。数学是一棵挂满硕果的大树,有些果子长得高,尝起来甘甜,有些果子长得低,也是非常美味。学生就是摘果子的人,老师则是给学生提供采摘工具和方法的引路人。给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采摘方法和工具,让他们发挥自己最大的爆发力,跳一跳,摘到自己最心仪的数学之果,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晓英.让学生在各自的“区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职高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

[2]耿燕.分层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15).

[3]张锋.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7(9).

[4]石红喜.职业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现状及其对策[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13).

编辑 曾彦慧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班级
班级“无课日”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快来写作业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作业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