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学视角下的高职、中职一体化发展刍议

2020-03-24 10:57姚层林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3期
关键词:技能型中等职业课程体系

姚层林

[摘           要]  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贯通式的培养体系,实施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打造再教育平台,从而构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协同学理论为依据,探讨中高职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并给予相关建议。

[关    键   词]  协同学;中高职一体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3-0122-02

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两个不同层级,在教学的目标、培养体系、教学方法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都既有相同又有差异。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人才需求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中高职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为此,建立中职与高职教育贯通式的一体化的育人体系,构建中高职科学合理的衔接架构,形成继续教育与再教育的平台,进而建立满足经济社会行业企业需求的职业育人体系,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途径之一,更是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性科学发展的重要推手。

一、中高职教育的一体化贯通式发展

中高职教育的一体化贯通式发展,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中高职衔接”,而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教育阶段结合成为一个单一教育阶段的过程。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式发展,是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融合与分段,两种教育层次相互融合以达到贯通式的教学效果。

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式人才培养,更倾向于在一体化再教育过程中提供育人途径和培养方向,优化和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增强培养技能型到应用型人才的升级。

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贯通式培养日益成为整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式。目前,高就业率使中职呈现较强的吸引力,生源较多。而一体化贯通式培养可以打通中职向高等层次教育的瓶颈。为此,建立新型中高职关系,构建一体化贯通式培养路径成为当前职教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协同学视角下的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式发展的定位

协同学,作为一门专门从事研究各种无关联事物之间的共有特质以及协调发展的理论,其主要探索了不同事物从原有结构变化为新架构的运行理论的规律上不断总结和发展而来,该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基于比对的方法,从看似无规则到有规律的表征或特质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数学模型和协同处理方法,并延伸到不同的社会科学领域。

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式培养,其实质就是中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的问题。通过应用协同学理论来分析中高职各人才培养子系统及子系统之间各要素如何联系而共同发生作用,通过人为控制某些序參量,改变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的状况,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有序发展,从而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

通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可以将中高职教育看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而运用协同学的观点,可以将职业教育各层次、各要素看成是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对于我国现有的中高职教育而言,绝大多数都以技能培养、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提升为育人方向,特别突出以技能培养为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建设专业课程库,通过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和反馈,构建相对完整的职业能力育人体系,确立教学模式,合理编制教学内容,为行业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知识与岗位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都将符合岗位技能需求的,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学生专业理论方面,职业教育更关注学生的应用能力、使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达到“够用”即可。因此,中高职一贯制教育不仅可以满足中职学生理论知识不足的现实,同时也是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要以学历提升等外延性工作为目标,更要以培养学生技能到应用能力为内含,进而实现中高职衔接的科学合理有序。

从协同学的观点出发,中高职教育发展的协同不仅体现在中高职一贯式培养的协同,同时也包括各个培养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不仅体现在纵向的衔接发展,也涵盖了中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横向沟通。

三、协同学视角下的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式发展的建议

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式教育体系,必须在人才培养的整体设计、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分段实施等方面要符合岗位应用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各个职业院校合理、有效地完善各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通过优化配置以发挥中高职各自的育人特点和办学优势,通过在校学习、企业实习等方式完成学生的教育教学目标,实现中高职教育的科学、合理的衔接过渡。

(一)课程体系是一体化贯通式育人的重要环节

一体化贯通式育人,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因此课程体系是课程衔接一体化贯通式育人的重要环节,是决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

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一方面要通过调研等方式,分析社会经济和行业企业的技能需求和岗位需求,按照岗位的分类和职业标准等来制定不同职业能力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高职课程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中高职校际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很好地发现各个不同阶段教育过程中课程体系的重复问题,也能有效地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衔接方面,培养目标是一体化贯通式教育的前提,专业建设是一体化贯通式教育的基础,课程内容是一体化贯通式教育的核心。中高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要基于学生职业生涯的现实情况,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学标准,以岗位应用能力为核心建立的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突出职教特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一体化贯通培养需要科学合理的转段方法

转段性衔接的核心在于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修学年限、教育教学机制等方面的合理有效性衔接。现有学制性衔接模式一般分为一体化的衔接模式以及不同教育阶段的分段式衔接模式。

不同的职业教育阶段,在不同的受教育期间,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必须根据培养目标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以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还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课程的重复。

制度建设,是体制与机制的衔接,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力保障,教育教学部门及学校要将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贯通式培养摆在关键地位,既要统筹安排,也要合理处理政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政行企校紧密协同的育人体制和机制,根据社会所需人才规格探索适合中高职教育衔接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升高职的入学考试要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考试,突出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考核,完善中职生直接升学进行学习的制度,为中职学生提升学历层次、提高技能水平、科学合理地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奠定良好的条件。

(三)学生可持续性成长是发展一体化贯通式职业教育的目标

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过程中,发展性衔接能确保学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与再教育。中职与高职可利用恰当的教学评估手段对希望进行高职教育的人员进行审核或评估,使符合高职教育标准的学生能顺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目前,部分省市尝试采用诸如学分制等灵活的教学制度,使中职生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自身的学习需求。这种模式下,學生不受时间限制通过考试或者评估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个人的实际需求,同时节省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这种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中高职教育的内涵式衔接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职业教育的分段衔接方面还面临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学校的一体化贯通式教育还比较粗放,人才培养的内涵式衔接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体化贯通式培养,更多地体现在学历教育的对接,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等还仅仅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一体化贯通式教育体系尚未完善,建立科学的衔接模式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问题。

不言而喻,中高职贯通式的一体化育人体系,是目前各国竞相开展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所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学校、各级行政部门、行业企业等都可以融入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过程中,为职业教育学生一体化教育体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薛梅.多元主体视角下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

[2]张蕴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理念与实践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7).

[3]盛秋生,郑倩嫣.基于中高职区域一体化的教师教育研究: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3(12).

[4]臧志军,石伟平.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机制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1).

[5]戴建坤.以人为本,提供“适合的教育”[J].江苏教育, 2017(50).

[6]徐晔,盛振文.论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4(9).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技能型中等职业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工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角色定位及其路径
自治区近年将建65所标准化中职学校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