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仁春
[摘 要] 基于新时代的新文科建设要求,移动互联时代的公关行业变局,信息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公共关系学课程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实施方式,并总结经验与不足。
[关 键 词] 新文科;公共关系学;项目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2-0068-02
一、公共关系学课程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可行性
(一)新文科理念推动传统文科教育变革
2018年下半年以来,教育部发出大力建设新文科的倡议,并将新文科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等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新文科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以现有文科专业为基础,赋予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内容。即在现有专业内涵基础上,以保证其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素养为前提,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模式改革。(2)在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跨学科专业的新突破,即突破现有文科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文理、文科等各专业之间的交叉,对文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目标定位、组织形式、课程体系等重新认识或实现结构重塑。”[1]
这一建设要求并非传统文科教育模式下相互孤立的陈述性知识和脱离情境的程序性知识的浅层学习所能满足,以学生为主体,打破学科界限,以实践成果为输出的项目式学习模式能更好地回应这一新的时代诉求。
(二)行业发展催生复合型公关人才需求
权威数据机构胜三发布的《2019中国公关行业营销趋势研究》中总结,数字化、社交化对公关领域产生的冲击,其影响不仅仅在媒体使用及传播手段等层面,更深入地影响品牌方的内部组织及职能架构,以及公关代理商的工作范畴。新媒体时代的公关人除了传统公关事务外,还可能要参与社交传播、活动、线下营销、广告营销或数字营销以及媒介的策划及购买等工作中。因此,拘泥于“公共關系学”单一学科体系的学习模式是与行业需求相悖的,项目式学习模式更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能满足新媒体时代的公关行业需求。
(三)项目式学习模式顺应“数字土著”的学习习惯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快速发展的数字信息时代,他们的生活空间和思维空间被极大地拓展,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更高,因此他们学习的方式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型,而是主动地探索、分享、互动和创新。项目式学习模式符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他们利用知识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实施
(一)制订学习目标
首先,本课程旨在从综合素养上增强学生的公关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从知识结构上拓宽学生的认知体系和思考视角。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的应用型学科,公共关系学自身的学科理论不够深厚,而与之相关的基础学科,如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以及交叉学科,如市场营销学、新闻学、传播学和广告学等的学科理论为其提供了支撑和完善。因此这门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在掌握公共关系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同时,有效扩大相关学科的知识面。最后,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可从职业能力上提高学生公关调查、活动策划、公关写作、网络公关和危机公关等公关实务能力,同时提高其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
(二)确立项目主题
根据课程学习目标确定以下两类项目供学生选择。
项目一: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的项目
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办,是一个面向中国大学生的全国性大赛。大赛创办于200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十多年来,大赛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高,无数优秀的公关创业人才从中脱颖而出。如第七届大赛的主题为“人文情怀、价值理想、社会责任”,基于新技术驱动下的行业变革,思考公关人在掌握和运用新媒介的同时,如何使用手中之器,传递人文之心,回归生活本质,共享价值意义,承担社会责任,重新思考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与平衡关系,以打造全新的社会化“共同体”。
项目二:理想的(××)项目
括号中可填入国家、学校、企业、公益组织等任何社会组织。《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2019)》显示,基于连续5年、覆盖数百所高校、累计15万余名来自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的测评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连续5年在80分以上,总体保持平稳,处于较高水平。从社会责任感的五个维度看,大学生网络责任感得分为83.93分,学习责任感得分为82.73分,生命责任感得分为82.60分,学校责任感得分为79.53分,政治责任感得分为78.91分,显示出大学生对“自己负责”明显,“小我”融入“大我”尚有差距。因此,这一项目旨在给予大学生参与社会建设的机会,培养其对党、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强烈责任感。
(三)分析项目问题
理论上,公共关系“不是以组织为中心的简单二元关系,不是一个组织及其公众的关系,而是一个组织及其公众和所处环境的关系,这是一种复杂的多元关系。它是以‘社区感、社群主义、关系网、传播流、生态位为核心概念体系来展开的。”[2]因此,对项目问题的分析不仅要引入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知识要点,也要引导学生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营销学、传播学等学科视角进行多元审视。
实践上,按照公关工作的流程,建立模块化的项目体系,将项目分解为调查、策划、实施和评估的多个模块化微项目;学生可通过分步实施各个微项目,得到各项具体的实务技能的锻炼。
(四)建立评价体系
1.评价主体:学校+社会
为避免传统考核方式中教师独揽评分大权的片面性问题,引入教师、学生和社会组织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并为其设置不同的权重占比(教师评分占比40%,学生评分占比20%,社会组织评分占比40%),使课程成绩更合理、客观和科学。
2.评价内容:过程+成果
基于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表现性和发展性的评价,因此课程评价内容包括项目过程和项目成果。过程性评价内容(占比50%)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情况、项目参与度、团队协作贡献度等;成果性评价内容(占比50%)包括项目心得及展示汇报、社会组织评定表、公开发表或获奖的项目成果等。
3.评价手段:线上+线下
多维度的过程性评价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然而传统课堂中过程性数据的记录极其有限。互联网时代,可借助各类智慧学习平台和信息化教育手段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和互动内容融入评价点,实时记录学生的完整学习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赋予相应的分值,各类分值按一定的权重计入学生的课程成绩,使课程考核结果更加真实和全面。
(五)制订解决方案
基于公关工作的四个关键步骤:调查研究、策划创意、方案实施和评估反馈项目解决方案应包括5W、2H和1E,即:Why(為什么)—策划的缘由;Who(谁)—策划者、策划方案针对的公众;What(什么)—策划的目的、内容;Where(何处)—方案实施地点;When(何时)—方案实施时机;How(如何)—方案实施形式;How much(多少)—活动经费预算;Effect(效果)—活动实施效果猜测。
(六)实施解决方案
将解决方案参赛或提交给对应的社会组织,给他们提供公关战略和策略的参考,并听取其意见和建议。
(七)展示项目成果
通过线下提案会以及在媒体平台传播的方式将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并形成本课程的案例库。
三、公共关系学课程项目式学习模式的效果与不足
项目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对公共关系学的理论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且团队合作能够制订完整且具备一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部分学生的课程作业在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专业竞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公关实务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同时在项目式学习模式的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重实务能力,轻理论知识。为了项目问题的解决,学生对实务能力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但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积极,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建构基于公共关系学的跨学科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一)重团队协作,轻个体特征
项目式学习模式重视团队的协同合作,但由于项目分组以学生意愿为主,而不是基于学生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的合理搭配,因此有的团队组员间共性更多,互补不足;有的团队组员间差距过大,少数组员参与较少;有的团队缺乏有力的领导者,整体不够上进。加之教师无法对项目完成的全过程进行细致管理,考核评价时对团队的整体成果关注多,对团队成员的参与度和个性关注不够。
(二)重定性分析,轻量化指标
对项目成果多以完整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等带有一定主观性的指标来衡量,而实施过程中以及实施结果的定量化指标不够细化。
参考文献:
[1]周毅,李卓卓.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6):53-54.
[2]陈先红.公共关系学的想象:视域、理论与方法[J].现代传播,2016(5):29.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