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俐
[摘 要] 店铺创业是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中西面点工艺专业听障生的培养目标之一,分析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培养目标的意义及本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提出构建适于本专业听障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以学生服务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或创业孵化园及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业论坛等进一步深化本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措施。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西面点工艺;听障生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038-02
近年来,焙烤食品消费群体不断扩大,焙烤产品消费及产业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焙烤食品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工人短缺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尤其是大中城市烘焙岗位缺口较大。本院中西面点工艺专业的招生对象是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听障生,培养面向中西面点产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由于听力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听障生做事专注、观察力强、模仿能力强、好奇心重,非常适合学习面点加工类专业。
一、创新创业融入专业培养目标的现实意义
本专业听障生毕业后一般在中式面点或西式面点包括蛋糕师、面包师、西饼师等岗位工作,由于存在沟通障碍,职业升迁途径有限,而长期在同一岗位易产生职业倦怠,一旦离开本行业,因缺乏专业优势再就业压力比较大,而自主创业则是不错的选择。因此,对本专业的听障生,我们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創新创业意识,提高其创业技能。焙烤行业创业投资一般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适合自主创业,实体店铺创业或网上店铺创业都是不错的选择。并且作为特殊群体,其创业能得到社会各界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帮助。
在国家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及要求高校建立一套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构建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促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创业融入专业教育也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创业要实”的理念,而构建“创业与专业融合”的培养模式,则能推动残疾人教育事业和残疾人创新创业的快速发展。
二、中西面点工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本专业开设之初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已经融入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相关的课程有店铺创业实践、餐饮成本核算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在主要的专业技术课程中也融入了创业实践。在这些课程教学中学生自己购买原料,计算产品成本,并将制作好的产品通过互联网或在学校现场售卖。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进行部分的创业实践活动,但没有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接受的创业实践教育也不全面,因而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由于听障生知识体系和认知能力有限,自主学习能力远不及健全生,他们很难在学校之外获得创业知识。为此有必要构建适于本专业听障生的更为全面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三、构建适于中西面点工艺专业听障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一)开发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
构建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包括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理论课程的开设要结合本院的办学宗旨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院培养以盲人、聋人为主的残疾人高级技能人才和服务于残疾人事业的专门人才,而中西面点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中西面点生产一线的发展需求,具备中西面点制作能力及现代中西面点店铺创业、经营理念的高素质和实用型听障残疾人才。为此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创业教育类基础课程,如创业基础,也可开设国际通用的SYB创业培训通识课程,本课程简明、通俗、易懂、实用,适于本专业学生,可系统地帮助学生学习创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创业精神与素质。学院范围内可开设有助于学生创业的公选课,如网上开店、新媒体技术、视频编辑等公选课,也可鼓励学生参加此类课程的网络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化技术和素养,掌握新媒体应用技能和视频编辑能力,为开设网店做好准备。另外,开设食品营销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食品营销知识和营销策略。
(二)创新创业实践浸润专业教学实践
创业理论课程应结合面点行业现状和本专业听障生的特殊需要来开设。面点专业属于食品行业,涉及诸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学生需要良好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健康观念和法律意识等。在专业基础课食品安全与法规、食品职业素养等教学中要把本行业基本的安全规范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餐饮企业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店铺开办的流程及条件、注册甜品店及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及经营许可证的流程以及违反食品安全法的相关法律责任等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学会如何创办公司,并了解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而饮食营养课程教学中要将营养知识融入具体的产品研发中,培养学生开发健康营养面点的理念。每门基础课程可围绕创业开发出1~2个教学项目。
进一步深化专业技术课程的创业实践教学改革。在专业核心实践课程包括中式面点工艺、西饼工艺、蛋糕工艺及面包工艺中更深入地融入创业实践,每个产品从产品设计到最终的售卖都让学生体验创业的全过程。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宣传销售,制订计划。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要求制订宣传计划,提前在微信店铺进行产品预售,接受顾客订单,并根据订单数量及小组最大产能制订项目生产计划。每个项目都是一次微店创业的实践,将真实项目引进课堂教学,能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也能锻炼学生文字表达与沟通能力。组织学生班级结合固定的二十四节气及节假日开发产品,如中秋节制作蛋黄酥和月饼等向校内老师及学生销售,同时也通过微信、QQ等对外进行订单式销售。在这些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会成本核算、产品销售,知晓顾客对产品的喜好,培养创业兴趣。
(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包括以学生服务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或创业孵化园以及开设线上线下的创业论坛。目前本专业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教学平台主要是校内实训基地的西点店铺,但校内店铺面积小、规模有限,不能完全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创业实践需要。为此要加强和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发3~5个紧密型校企合作基地,引进1~2个校外企业到校内,开设规模较大的“校中店”,让学生在校中店实习,不仅能提高专业技术操作水平,还能接触到社会实际创业情况。“校中店”也能满足学院及周边院校的会议接待需要。专业认知、跟岗实习及顶岗实习等让学生到校企合作基地实习,接触到真实的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性。大多数焙烤企业是连锁经营,学生在企业学会产品制作、销售及店铺管理等必要的专业技能后,毕业后可以通过加盟进行连锁生产经营。
加大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创业平台有效运行的关键。从企业引进有实际创业经验的教师或聘请他们做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来扩充创业师资队伍,同时通过“传帮带”提高专业教师创业课程的教学能力,也可利用这些师资开始线上线下各种形式的创业论坛。邀请面点行业大师、网红店店主或本专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在论坛上分享创业经验交流会或开设创新创业论坛,并不定期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参加面点行业的上游企业如原材料的生产厂商主办的各类培训,学习一些成功打理店铺的经验、新产品介绍及产品销售模式开发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并激发产生创业热情和动力。
培养中西面点制作能力及现代中西面点店铺创业、经营理念的高素质和实用型听障残疾人才是适合社会需求同时结合专业实际的培养目标,为此需要重新构建适于听障生创业需求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在专业基础课和实践课程中将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不断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面,提高创业技能。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利用优质的社会资源来弥补学院创业资源不足的劣势,进而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推动特殊教育类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适应性强且自强自立的听障人才。
参考文献:
[1]武贵秀,王秦俊,温永莲.农科院校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对策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7):143-144.
[2]李士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72-74.
[3]崔丽娟,李安,张云博.辽宁省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育资源现状探究[J].2017(15):28-30.
[4]彭建章,张冰华,周颖.构建行业特色型大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研究[J].创新创业,2017(17):45-49.
[5]何延宏,王志伟,高春.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立与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0):160-162.
[6]解殿伟,赖立香,郭潇雨.基于“+互联网”听障学生混合式项目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8(1):26-29.
編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