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君
【摘要】校园童谣个性化写作课程是对校园童谣文本内容与活动样式的创新,目的是让学生从常规道德教育的集体话语中跳脱出来,以创造性思维和言语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反思,为学校德育在以儿童为本的视域洞打开另一片天空。本文从笔者教学经验出发,探讨校园童谣个体写作的德育创新。
【关键词】校园童谣;童谣写作;学校德育
每一代人都有着一些关于童谣的记忆。那些童谣经由父母长辈口口传诵,或者融合在邻里伙伴之间的游戏中,传递着民间历史文化的气息,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光照。当童谣走入校园并广为流传,学校德育工作者应重视校园童谣现象,着力挖掘校园童谣中的德育价值,以校园童谣为载体拓展学校道德教育。笔者用几年时间构建了以小学生为对象的校园童谣个性化写作课程,让每个孩子从常规道德教育的集体话语中跳脱出来,以一套有效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对生活进行观察和反思,表达道德的评判和情感的抒发,为学校德育在以儿童为本的视域洞打开另一片天空。
例如,“关爱和友谊”是学校德育的常见主题。教学中,笔者介绍了“分解——组合”的思维方法,然后就让学生离开教室进入校园去寻找自己的视角和观察对象。学生不用咬着笔头苦想,只要到花园、操场转一转,再在小组内小伙伴之间讨论一番,就可下笔。这样的教学所费时间不多,效果却很好。下面是四年级的小雪同学写的童谣《操场》:
操场那头的大树/映照翡翠的身影/是在等待一只小鸟的陪伴吧//操场四周的跑道/仰望碧蓝的天空/是在等待健儿们的脚步吧//操场中间的草地/隐藏着细小的花儿/是在等待孩子们的发现吧
在这首童谣中,小雪同学将操场分解为三个场景、三个画面,组合起来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等待”:大树和身影等待小鸟的陪伴,跑道和天空等待健儿的脚步,草地和花儿等待孩子们的发现。整首童谣就主题的表达、意象的选择、用词的精准而言,堪称完美。从德育的角度看,我们可以确信,这样的童谣该是出自一颗善良、温暖、友爱的心。
同样是表达关爱,笔者曾抓住过一个真实的德育契机。有一次,学校低年部大树上出现了很大的蜂巢,学校打电话请消防队来处理。笔者就此事写成一首童谣《大黄蜂》:
夕阳把云霞染红的时候/神气的消防车开进了学校/我和伙伴们在欢呼//一道水龙飞上半空/那个比篮球还要大的蜂巢/终于掉落//放学了/我在树下仰头望/它真的不见了//蜂巢不见了/那些蜂呢/天色一点点变暗/它们晚上住在哪里呢。
这首童谣前两段寫大家兴高采烈地看消防车用水枪击落,后半段写暮色降临时,“我”对蜂巢倾覆之后那些蜂们去向何处的担忧。这首童谣意在教育学生从事情的对立角色去想,通过逆向思维,找到人类更多的反思点。下面看三首学生童谣习作:
首先是五年级的小熙同学的习作《脚底》:
每天从清晨到傍晚/我总能看见无数的脚/踩在草坪上/每天我都觉得全身痛/真想大声地喊出来/可是我喊不出来/因为/我就是一根/无力反抗的小草呀。
小熙同学的这首童谣简短、直白,却很动人。因为他站在小草的立场,替小草表达了喊不出来的痛。
其次是五年级的小晴同学的习作《鹿角》:
太阳刚刚露头/博物馆打开大门/人们冲进馆里//展示的鹿角/美不胜收/像两根树杈/仿佛还有两只小鸟//人们惊叹/这来自大自然的珍品//我凝望那只鹿角/好像可以看到小鹿在奔跑/那只/蜕下鹿角的小鹿呢/它的新角会更美吗/夕阳下/它会带着新角去小溪边游玩吧。
小晴同学的《鹿角》以丰富的想象,从博物馆开门写到展品鹿角美丽的形态,再从人们的惊叹写到“我”的凝望和遐思,最后站在鹿角前想象蜕下鹿角的小鹿生出新角,是彻底的换位思考,是对人类行为的深刻反思,她以逆向的视角表达内心对大自然生灵的赞美和向往。
还有五年级小馨同学的习作《马戏团的猴子》:
在舞台上/有几只蹦蹦跳跳的小猴子/它们/一会儿跳到凳子上/一会儿爬到那个竹竿上/或是坐下来吃香蕉/十分快乐//看到它们/我也想变成猴子/但当我走到幕后/我看到了破旧的铁笼/空空的食碗/和几只浑身伤疤的猴子。
小馨同学的这首童谣作品更为深刻,以逆向的视角,由“我”眼中看似快乐的猴子,转向舞台后浑身伤疤的猴子,表现出少年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反思,流露出对受虐动物的深深同情,隐含着对人类行为的批判。
面对校园童谣中的“另类”——灰色童谣,笔者大力提倡让学生进行自由的个体童谣创作,把童谣的个性化写作当做学校道德教育创新的新突破。笔者曾在校园里听到学生传诵这样的灰色童谣:人在教室心在外,读书不如谈恋爱。老师怒问为什么,为了子孙下一代。……笔者听后内心震颤,于是设计了一堂童谣创作课。笔者将讲述离家成长故事的绘本《罗朗一个人》改编为一首童谣:
我想变成/兔子罗朗//离开妈妈/钻出家门口的篱笆/趟过小溪/越过小树林/穿过山谷/一个人去山顶/看日出//然后/给229个朋友和妈妈/写信/点亮红色的灯笼/办一个盛大的/兔子派对//然后/篝火旁/遇到一位可爱的兔子姑娘/两个人去山顶/看日出。
兔子罗朗的魅力很大,孩子们跟他有很多共鸣,笔者的这首童谣让他们很感兴趣。于是,笔者让学生来一个创意风暴:如果人变成老虎、恐龙、小鸟,会发生什么?这一刻,学生需要奇思妙想,想象自己变成某个动物后发生的故事,或者某个具体的场景。这一课,每个学生都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动物,将想象的故事写成一首童谣。下面是孩子们的一些课堂创作:
五年级小熙同学的《老鹰》:
我想变成/一只自由自在的老鹰/离开/那无趣的鹰巢/在天空中/无忧无虑地翱翔//飞过高山/越过大海/最后/站在山的最高处/瞭望这无边无际的/世界。
在这首童谣中,小熙同学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老鹰,有模仿的痕迹,但是整首童谣的意象非常开阔无拘,强调“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作者想象自己是一只老鹰,多么孤独,却又多么豪迈。跟灰色童谣相比,这样的童谣是多么健康,多么富有理想主义色彩,令人赞叹。
五年级的小昀同学的《如果我变成了棕熊》:
如果我变成了棕熊/我会离开妈妈/披上厚厚的皮毛/跟小伙伴们一起打雪仗//如果我变成了棕熊/我会在妈妈不注意时/偷偷地从家里跑出去/从河里抓几条鱼/给妈妈一个惊喜//如果我变成了棕熊/我依然会走进学校/与同学们一起学习。
在这首童谣中,小昀假设自己变身为棕熊,第一段仍有着《兔子罗朗》的痕迹,想着去外面自由玩耍。第二段开始作者有了独特的想法,写“我”从家里跑出去并非只为自由,也是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这跟前面几位学生写到的鹿、猴子、鹰等动物都不同,这里面传递的更多是对妈妈的关爱和眷恋。最后一段,则完全回归了现实的生活,写“我”仍然会到学校去学习。整首童谣立意独特,这是多么温情的童谣。
当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读到上面这样的校园童谣,就不会再为灰色乃至黑色的童谣而忧心了。学生在童谣的个体写作中有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他们懂得对好的事物进行褒奖,对坏的事物进行讽刺,他们有能力在童谣的书写中向我们期待的道德目标靠近。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童谣写作。因为这样的童谣必然是基于生活而最终又归于教育的,是学校道德教育有意义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