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芳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如何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主要从听力教学、口语交际、阅读教学、书面表达四方面入手,分析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
在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现今教材所实施的交际教学原则的要求。英语语言知识是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为载体的,因此,懂得更多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英语的途径之一。有人类学家曾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想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能力,西方文化背景的导入很重要。在初中英语课堂,将语言和文化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
一、在听力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
听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在听的过程中获取输入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掌握背景知识能弥补语言上的一些不足。例如,在九年级听力材料中有这样一道题:
What are the Americans supposed to do when they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
A. To bow B. To kiss C. To shake hands
如果学生不了解在美国首次见面应该“shake hands”这一文化背景,他们就很难对这句话作出选择。再以仁爱版九年级教材中“dog”一词为例。“dog”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词,但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其在句子中的意义也截然相反。“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一般是贬义的,人们常用 “丧家犬”“走狗”等来描绘所厌恶的人。但在英美,如在谚语“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是个幸运儿)”中,“狗”往往含有褒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化背景知识的融入在英语听力理解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口语交际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
在日常的英语口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在交流中语言运用得体才能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有时交流会产生一些误会,出现一些不礼貌的行为。课堂渗透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避免出现交流的尴尬局面。例如,英美人习惯用“How are you? /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等关心他人、询问天气的句子引出话题,而中國人喜欢以吃引起话题;面对别人“Your coat is so beautiful”的称赞,中国人往往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而英美人对于这种情况,常用“Thank you!”开心作答。若没有文化背景知识的支撑,你一见面就问英美人“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 ?”“How much do you gain a month?”等,会让他们认为是触犯自己的隐私,从而出现尴尬的场面。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语言反映着文化,文化又渗透于语言之中,只依靠语言知识去理解语篇的表层意思是不够的。例如,“The lady we were talking with is a big potato in our hospital”这句话如果译成“刚刚一直和我们聊天的那个女士是医院的一个大土豆”就要闹笑话了。“土豆”在欧美国家(特别是英国)可远远不止是蔬菜那么简单,“big potato”指的是“身份地位很高的人、重要人物”。因此,正确的翻译是“刚刚一直和我们聊天的那个女士是医院的一个重要人物。”汉语中的“黄色书刊、黄色电影” 学生在看到时首先会想到用“yellow book”“yellow movie”去翻译,但英语的实际意思却相差甚远。表达“下流、庸俗”之意在英语中应该使用 “blue”。而yellow book指的却是“黄皮书”(通常指某些国家政府发表的报告书)。
再如,在阅读理解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与宗教节日方面相关的材料。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宗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具有代表性的Halloween(万圣节)。万圣节是天主教和东正教的节日之一,它是为了庆祝在天的全体圣人(Hallow)。在材料中如果出现Trick or treat,haunted house, ghost, Jack –O -Lantern(南瓜灯),就应该联想到一系列万圣节的背景。由此可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是多点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
四、在书面表达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
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就是从汉语的文化思维模式向英语的文化思维模式过渡,学生习惯用母语的思维方式来代替目的语,以至写出很多“中国式英语”。 英汉在语序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例如,把“我昨天下午在操场打篮球”误译为“I yesterday afternoon on the playground played basketball”,而英语的语序却是“I played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yesterday afternoon ” ,时间和地点应放在句末。由此可见,思维模式错误会影响书面表达的效果。
再如,教学八年级Unit7 Food Festival这个话题写作时,笔者会通过表格引导学生适当比较中西餐的不同,让学生了解西方人与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差异,然后让他们用短文表达出来。如中国人进餐时习惯用筷子、碗和汤勺,主食是米饭类,再配以几道炒菜、蒸肉和汤,大多习惯于饭前喝汤;而西方人爱吃牛排、羊肉、鱼、披萨、面包等,习惯用刀、叉子和盘子进餐,餐后一般添加水果、冰淇淋等。教学中,笔者适当导入如澳洲、北美、欧洲等饮食习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文化。同时,在讲授中西文化背景时,也应尽量让学生多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习俗。例如,在教学九年级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话题后,要求学生选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以My favorite Chinese festival为题写一篇80词左右的文章,表达中要包含节日名称信息、节日中的一些文化风俗习惯、简介、节日准备和节日活动的热闹场景等,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语言和外语教学的关系》一书中说到,“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利用,而每每用错。”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英汉文化的差异,并将之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康紫薇.论中学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重要性[J].才智,2012(15).
[2]王芳.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3]陈惠敏.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文化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