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摘 要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比较大,其发展离不开企业先进的成本管理手段,而税收筹划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采购活动中,尽可能取得最多的进项税额,以减少企业增值税缴纳额,是企业采购环节节税的重要思路。面对不同的报价以及卖方纳税人,如何才能实现最优选择?本文重点从纳税人身份、政策法规、合同签订、收取发票的筹划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有效提高财务人员的税收筹划技巧,合理节约资金,增加企业利润。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采购活动 最优选择 筹划技巧和思路
一、中小企业采购活动中税收筹划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在采购活动中,不像大型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通常缺乏良好的供应链关系,融资渠道有限,资金匮乏,议价能力差。企业生存不太稳定,其采购物资价格就非常敏感。成本控制对企业的利润和资产回报率会产生直接影响,采购环节涉税管理的加强,筹划方案的优化选择是体现成本控制成效的重要环节。
二、中小企业采购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在采购活动中普遍存在对采购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很多业务人员依然保留传统的营销观念,认为只要采购回东西就好了,成本意识淡薄,这些都造成了中小企业采购成本偏高。业财融合的新型管理模式无法有效推行,财务管理没有发挥有效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拖慢了企业发展的速度。
三、中小企业采购活动中的涉税管理和筹划环节
(一)不同纳税人身份,纳税处理方式不一样
根据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三条,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拥有不同的纳税人身份,纳税方式根据身份的不同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都是由一般纳税人自行处理的,购买方可以按照取得的专用发票上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但是如果开票人为小规模纳税人,其就不具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在交易过程中,如果购买方要求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则需要小规模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其采购方能抵扣的进项税率是3%的征收率,在销项税额不变的情况下,势必增加应纳增值税额。因此在采购活动中,必然会涉及这个问题。企业需要考虑采购中是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进项抵扣,还是在小规模纳税人中通过价格调整方式达到利润更大化,这就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决策。作为采购方,究竟多大的折扣幅度才能弥补无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部分带来的损失,需要确定“价格折扣临界点”。
筹划思路:设任意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某货物的不含税销售额为Q(适用税率13%)时,城建税为7%,教育费附加为3%,地方教育费附加为2%,企业所得税率25%。该货物的采购情况分别为索取税率13%或征收率3%的专用发票,含税购进额分别为A或B,两种情况的采购费用、供货质量都相同(即不考虑采购费用对所得税的影响)。那么,企业净利润=不含税销售额Q-(不含税购进货物成本+应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应纳所得税)。即当索取税率13%的专用发票与索取征收率3%的专用发票的企业利润相等可得:B=A*90.05%。而90.05就是含税价格折让临界平衡点,一般纳税人价格为100万和小规模纳税人价格为90.05万时,企业获得的净利润是一样的,由此来判断采购的方案。当A报价120万,若B分两个报价:109万时应选A;107万时应选B。
(二)对国家政策法规的把握是筹划的关键
首先,上述案例中企业既销售货物又提供运费,那么需要准确判断此运费是属于价外费用还是属于不确认收入的其他费用。其次,运费税务处理方式按照国家税收政策规定,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销售情况考虑,要不要将价外费用进行转嫁,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若运输费本就是一种平进平出的方式,这种情况下作为代垫费用是最好的,企业不承担任何税费,不影响企业既得利益。二是若企业在其中有加价的处理,那就最好考虑一票制结算作为自己的收入,企业缴纳相应的增值税,但赚取了更多的利润。以上两种方式的税负差异较大,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决定筹划方案的选择。
任何企业的采购活动过程中,经济合同的签订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合同内的各项条款是后续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买卖双方都具备一定的约束力。因此,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经济合同签订过程中需要严格审核,避开可能的经济陷阱。
第一,对购买方来说,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有一定的差异,且不同行业内的税负标准也略有差别,所以合同签订过程中要注意货物价格是否包含税费。
表1
按100元的含税价格购买 抵扣11.50元进项税 实际成本88.50元
按101元的不含税价格购买 抵扣13.13元进项税 实际成本87.87元
显然,卖价高的材料采购更划算。同样的价格下,含税价对卖家是有利的,对买家是不利的;相反,不含税价对买家有利,对卖家不利。所以采购时一定要注意分清卖方提供的價格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不同价格的签订对企业印花税的缴纳额也是有影响的,企业可以通过缩小税基达到节税目的。
第二,分清税法与合同法责任。合同涉及金额大,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谨慎,当合同中有关税收的约定与税法相冲突时,要以税法为准。例如,一些地产开发商为了促进商铺的销量,在宣传中承诺买商铺,附送契税和手续费,在双方的买卖合同签订过程中,也将契税、印花税及买卖手续费均由开发商承担的条款明确写入,但交易完成后,开发商如果未缴纳各项费用,企业则必须按照税法要求进行各类款项的缴纳,并有可能因此被税务机关处罚。
这是由于税法与合同法之间没有互相关系,各自独立,税务机关的款项收取是按照税法执行的,合同中虽约定了由开发商包税条款,但真正的纳税主体是买房企业。尽管法律上允许开发商代企业缴纳契税等税费,但当开发商没有履行代缴义务时,税务机关追究的是买方企业而不是开发商,并且税务机关有权按照税法规定向购房企业追缴税款及滞纳金。因此,虽然对方在合同中承诺负担税款,但并没有法律方面的约束作用,若对方未按照合同约定而偷税、漏税,不缴税的法律责任,还是由购买房屋的买方来承担。
第三,在合同签订中一定要注明索取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发票税率约定清楚,发票的品名应该按照应征增值税编码开具以及违约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以避免因签订不明确给企业带来的发票风险及税收风险。
我国是以票控税,所以,经济活动中的发票开具是十分重要的。采购活动发生的时候,采购方一定要及时取得正规发票,让发票成为维护企业自身权益的有利依据。例如,企业在采购时为了节省2万元材料费(不开票价格便宜2万),放弃向购买单位索要材料发票,而是使用发票进行财务报销,但是由于购买人员忽略了发票开具可以抵扣的税率,及无法提供合法凭证造成的成本无法入账等问题,最终导致企业需要缴纳未抵扣的税费和企业所得税等,合计金额3.8万元,实际损失1.8万元。
由此可见,价格的节省和不开发票是两个概念。企业不但要取得合理的价格节省,而且要取得合规的发票。合规发票是企业合法消费的凭证,不仅是可税前合法扣除的依据,还是产生任何纠纷时维权争取利益的有力手段。所以,收取发票一定要与涉税问题结合起来考虑,要重点留意发票是否真实、发票上所列金额是否属实、发票上所列货物名称是否属实、发票抬头是否完备正确、发票专用章是否正确、备注栏填写是否完备正确、是否遵循“三流一致”的原则。这些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对于不合规的发票一定要拒收,否则汇算清缴时需要纳税调增,对企业来说是双重损失。
四、结语
在国家整体经济下行的大趋势下,中小企业要快速发展,在管理上就必须将采购等同于销售加以重视,大力挖掘采购活动中的涉税筹划潜力。企业通过对采购环节各节点的管理和筹划,合理降低企业的成本和风险,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作者单位为四川省川化新天府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柴宏波.浅析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及改善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24):51-52.
[2] 朱建英.浅析企业采购活动中的纳税筹劃[J].商,2016(32):229.
[3] 李敬伟.企业采购环节的税务管理和税收筹划的风险控制[J].青春岁月,2013(20):428+427.
[4] 丁琴,吴迎恺.纳税人在采购环节涉税事项的思考[J].中国合作经济,2016(8):57-58.
[5] 郑家斌.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问题[J].今日财富,2018(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