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辉 陈玉峰 苟轶 向红
摘要: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国际化背景下,本项目拟对建国以来四川大学学科建设的重大发展成就进行研究和分析,阐述了四川大学的历史沿革和学科建设发展的时代背景,并依据四川大学的发展历史脉络,按照四川大学发展的标志性时间轴,把研究阶段分为合校前和合校后,即按照建国伊始至强强合并之前,1994第一次强强合并,2000年第二次强强合并之前,第二次强强合并至今等三个时间段进行划分,本文主要解读和研究四川大学在建国70年发展变革中之合校前,学科建设所取得的重大发展成就。
关键词:学科建设 院系调整 发展成就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一所高校的整体水平,直接体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发挥得如何,而这三大功能发挥的基础则是学科建设。因此,一所高校能否办成国内外一流大学,从根本上取决于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四川大学建校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经历了两次强强合并,特别是建国以来,其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很多浓墨重彩的历史经验,无论是高等教育的管理,还是学科建设,都具有代表性和自我特色。
一、历史沿革和时代背景
四川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校,在国际上,也是一所中国知名大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美国百科全书》分别列出的15所、18所中国著名大学中,均把四川大学列入其中。其建立和发展对四川及西南地區的政治、思想、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四川大学是由三所大学经历了两次强强合并而成。第一次强强合并是在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开创了新中国高校强强合并的先河。1998年,四川联合大学更名为四川大学。第二次强强合并是在2000年,经历了第一次强强合并的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四川大学,成为全国高校大规模并校改革的压轴戏。
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1931 年与国立成都师范大学以及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成为当时国内最有名的13所国立大学之一。1950年国立四川大学定名为“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是由1952年成立的四川化工学院和1954年成立的成都工学院,在1954年合并成“成都工学院”,后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工学院更名为“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1933年更名为“私立华西协合大学”。1951年,人民政府接办“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后,改名为“华西大学”。又于1953年,由中央卫生部更名为“四川医学院”,后在1985年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由此可见,四川大学的发展历史极具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的时代特征,而四川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也具有一定历史渊源和时间脉络。
二、建国伊始至强强合并之前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平衡全国高校学科和专业地域分布的状况,国家按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对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在全国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原有的专业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被拆为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或者专业类院校。此次全国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对四川大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影响深远,不仅决定了四川大学学科和专业的分布格局,也奠定了当前四川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体系。
(一)原四川大学的学科发展成就
1.全国性院系调整。原四川大学在进行院系调整之前,设有6个学院25个系(具体见表1),另有5个专修科,2个研究所。
表1 原四川大学院系
6个学院 25个系
文学院 中国语文学系、外国语文学系、历史学系
理学院 算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地学系
法学院 经济学系、政治学系、法律学系
农学院 农艺学系、森林系、园艺系、植物病虫害系、蚕桑学系、农经系、农化系、畜牧系
师范学院 教育系
工学院 土木水利系、机械系、电机系、化工系、航空系
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原四川大学在全国率先进行院系调整。从1950年10月起,学校就在校内对专业进行了微调。1951年9月,云南大学航空系调入原四川大学,次年9月,原四川大学航空系调至北京,与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共同组建新中国第一所专门的航空学院,名为北京航空学院。航空系的调整是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的先声,为后来大规模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提供了经验。到1952年10月,原四川大学院系调整达到了高潮。当年共调出11个系科,80余位教师、1200多位学生,接纳其他院校12个系科的60余位教师、640位学生来校。具体调入和调出的科系(专业)见表2和表3。
1953年5月,在全国第二轮院系调整中,原四川大学的工学院和农学院独立建校,其保留的学科力量得到加强。全国性的大规模院系调整后,原四川大学从一所包括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调整为一所文理科综合大学。当时从华西大学、重庆大学等其他高校调入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加强了学校文、理等学科的师资力量,对后来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发挥了较大作用。由此,原四川大学成为高教部直属的全国14所文理科综合大学之一。
2.依托基础学科,调整专业结构,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在50年代全国性的大规模院系调整后,原四川大学向文理基础学科方向发展。直至1978年以前,原四川大学是一所单一的文理科综合大学。文科设中文、历史、外文、哲学、经济5个系,理科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无线电5个系,共有20个专业(不包括1958-1960年办的原子能系),主要培养基础理论学科人才。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急需,原四川大学以原有较强的文、理基础学科为依托,保持和发展原有基础理论学科优势,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增设了20多个应用技术专业,建立了12个新系和工程技术学院,发展了一批国家急需的应用学科、技术学科、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
其中,文科主要发展应用文科专业,新增7个系,16个专业,突破了原来的人文学科范围,初步形成既有文、史、哲等传统基础学科和外国语言学科,又有应用性较强的财经、政法、管理、广告传媒及档案、圖书情报类学科。基本形成结构合理,比例协调,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学科群。而理科是在发挥数、理、化、生等基础理论学科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工程技术学科和新兴边缘学科。理科新增5个系,14个专业。其学科内涵已超出原来传统的基础自然科学领域,包含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科学等新兴边缘学科和工程技术学科。从1991年8月至1994年11月,数学、生物学、中文、历史四个专业,先后经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国家级基地”)。
1978年,研究生教育重新恢复和发展,当年,16个专业,21个方向招收79名研究生。1981年,招收涵盖了25个专业,30个研究方向,全校研究生总人数达到了228人。1981年10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同时拥有博士、硕士授予权的单位。1983年学校博士授权点增加到10个,硕士授权点增加到33个;1985年博士点又增加到13个,硕士点增加到44个。
到1993年底,1994年第一次强强合并之前,学校共有6个学院,22个系, 50个本科专业,16个博士授权点、55个硕士授权点以及数学博士后流动站,涵盖了文、理、法、经、哲、史、工7个学科门类,分属11个一级学科。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汉语史”“数学”和“生物学”两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辐射物理与技术”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及“草原生物防治工程”专业实验室,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自此,原四川大学由原来的文理科大学发展成为拥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新型综合大学。
(二)成都科技大学的学科发展成就
1.四川化学工业学院的成立及学科设置。1952年10月13日,根据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令,在泸县川南工业专科学校及川南人民行署原址上设置化学工业性质的高等学校,定名为四川化学工业学院,简称四川化工学院。四川化工学院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8个院校的化工类专业组建而成。具体调入的科系(专业)见表4。
新组建的四川化工学院不分系,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在现有师资及设备集中的基础上设置若干专业;为从教学组织上保证今后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专门人才,纠正旧有的以培养‘通才为目标的系科设置,吸取苏联先进经验,以专业为高等学校中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一个专业培养一种专门人才;为培养国家建设中当前紧迫需要的干部,设立专修科。学院计划设置的4个四年制本科专业有:皮革制品工艺学、植物纤维造纸工学、酸碱盐肥料工学、食品工学;4个二年制专修科专业有:皮革制品工学、酸碱工学、植物纤维造纸工学、化工机械。
2.成都工学院的成立及学科设置。1951年,在全国第一轮院系调整时,四川大学工学院独立建院。1954年8月,云南大学、重庆土木建筑学院等校的部分系科调整到四川大学工学院;同年11月,根据高教部(54)厅秘崔字219号文,政务院决定:四川大学工学院单独建校为成都工学院。1954年11月29日,国务院命令四川化工学院与成都工学院合并,学校仍名为“成都工学院”。合并后的成都工学院共有5个系,13个本科专业。成都工学院具体科系(专业)建设和发展情况见表5。1956年,成都工学院植物纤维造纸专业调出至天津大学,糖品物工学专业调出至华南工学院和四川财经学院(见表6)。1960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增设了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无线电一、无线电二、无线电三(即电子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技术、自动学及远动学)、汽车拖拉机、合成橡胶等9个专业。1960年7月,又新设19个专业。
11月 四川大学工学院单独建校为成都工学院 从四川大学调入教职工365人,其中教师115人(含教授24人,副教授16人),学生1273人
1954年11月29日 国务院命令四川化工学院与成都工学院合并,学校仍名为成都工学院
合并后的系和专业 5个系:土木、水利、机械、电机、化工;13个本科专业
3.成都科技大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1978年10月,成都工学院划归为中国科学院领导,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更名为“成都科技大学”。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和不同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实际,成都科技大学积极进行了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设立了10个文理科系, 21个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在内的本科专业和11个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增强了学校的发展后劲,并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1981年9月,经教育部评审批准,有4个学科被纳入教育部的重点学科规划总表(即高分子材料、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传质与分离工程、制革及鞣料等学科)。198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评审后,成都科技大学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单位。国务院首批批准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是高分子材料和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列为首批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的有9个学科、专业,即高分子材料、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固体力学、机械制造、水工结构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制革及鞣料、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986年,皮革化学与工程学科(原名制革与鞣料) 批准为我国该学科唯一的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 年,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同年,经国家教委评审后,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还有高分子材料、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等3个学科。继后,还有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被轻工部评审为轻工部的重点学科。1992 年,有生物力学、岩土工程、化学纤维等学科被四川省评为首批省级重点学科。
到1993年底,1994年第一次强强合并之前,全校已有5个学院、22个系、49个科研所室、120个教研室和116个实验室。本科专业(方向)6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博士学科专业1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博士后流动站具体情况见表7。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原子和分子物理”“水力学”“皮革化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高速水力學”,专业实验室“皮革工程”及部级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在工程技术学科领域都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2.土木、水利(岩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1992年10月20日 博管发[1992]3 号
(三)华西医科大学的学科发展成就
1.全国性的院系调整。1951年,人民政府接办了“私立华西协和大学”,后改名为“华西大学”。在全国性的院系调整前,华西大学设有4个学院,即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和牙学院,15个系和3个专科专业。
在院系调整中,华西大学的文理学科调整充实到其他学校,共有70余位教师调任其他单位。调出科系(专业)的具体情况见(表8)。1952年,重庆大学医学院的绝大部分师生调入华西大学,同时,其他大学的医学、药学、卫生学专业调整到华西大学,调入教师为原华西大学医药卫生方面专业教师总数的一半,调入科系(专业)的具体情况见(表9)。由此,经过院系调整后,华西大学由一所拥有文、理、医、牙等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变成一所设有医学、口腔医学、卫生学、药学等专业的新型医科院校,医学学科和专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地加强。
2.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发展新兴学科。1953年6月11日,中央卫生部将华西大学更名为“四川医学院”。1978年四川医学院被列为国家首批重点大学之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研究生教育迅速恢复发展。有9个学科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有33个学科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学校积极发展建设短缺专业,稳步发展学科数量,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将4个系和基础课程部发展成为5个学院,创设研究生院,使四川医学院成为具有特色的重点医科大学。并且积极开拓新的学科领域,为发展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临床流行病学等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有计划地邀请了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外籍专家、教授来校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1985年5月14日,经卫生部批准,四川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三批对学位授权点的审批,截至1986年,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点(按三级学科计)共2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按二级学科计)共40个。其中,法医学系发展很快,继1986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后,1990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5年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1999年批准为国家“211工程”唯一的法医学重点建设学科。
1999年11月16日,获国家计委批准正式立项,华西医科大学跨进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建设行列。从此,华西医科大学“211工程”建设计划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重点学科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是卫生部部属院校中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三所医科大学之一。
截至2000年9月和四川大学强强合并之前,华西医科大学有8个学院,4个学系(部),3个教育培训中心,4所附属医院,1家年产值逾亿元的制药厂。同时,还设有12个研究所,27个研究室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华西分院;并拥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3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几乎覆盖了所有学科)和4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4个一级学科授权点(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三、结语
合校前的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这三所高校,在经过了50年代全国性的院系调整后,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都适应了当时时代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虽然在60年代至70年代之间,由于中国历史的原因,这三所高校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上有所影响。但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三所高校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改革教育模式,积极发展建设短缺专业,稳步发展学科数量,积极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发展一批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在国家级重点学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有些学科领域都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大大增强了学校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卢铁城.《三强合并 铸就辉煌——四川大学的并校改革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
[2]四川大学党委办公室,四川大学校长办公室编.世纪名校四川大学1896-2002.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8).
[3]四川大学党委办公室,四川大学校长办公室编.四川大学跨越1997-2002.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5).
[4]党跃武,王金玉.院系调整与四川大学——川大记忆:校史文献选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12).
[5]鄢国森主编.四川大学史稿第二卷(四川大学1950-1993).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
[6]黄仁杰主编.四川大学史稿第三卷(成都科技大学 1952-1993).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
[7]马俊之,吕重九等主编.四川大学史稿第五卷(华西医科大学1950-2000).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
基金项目:本项目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精神传承弘扬计划”资助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skdangan2019-17。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