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洪玲 张淑阁
教师专业发展必需依赖良好的职业成长环境和群体间的互动氛围,需要一种研修相长的生态环境和良性运行机制,通过群体的对话和合作,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持续不断地对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进行反思、整合,以达到发展自我、提升专业发展和提高素养的目标。园所内部建立名师工作室,为教师间互促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名师”们在工作室中成为互助成长的团队,在组织教研的同时,使自己的专业得到提高,职业价值感充分显露。以名师工作室为核心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引领幼儿园的教科研活动,带动一线教师快速成长。其中“管理十步走”成为了更好推进工作室工作的基础。
第一步:建机制抓管理
机制是管理应用的基础和来源,是早期文化形成和落地的工具。在本园工作室运行中,我们遵循企业机制建立的原则,相应建立了三类机制:第一类行政-计划式的运行机制,即以计划、行政的手段把各个部分统一起来,如每学期的工作室计划、教科研计划等;第二种是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指导、服务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名师例会制度、名师换届制度、名师档案管理制度等;第三种是监督-指导式的运行机制,即以监督、指导式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名师领衔人职责、名师职责、骨干教师职责、名师考核制度等。初期的制度不要建立得过细过严,一个是管理层可能自己还没有想清楚,二是教师接受和反饋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当双方都对制度有了比较高的接受度以后再细化推行。
第二步:悦环境造氛围
氛围的营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愉悦教师的身心,促进归属感的建立。依托本园的“爱文化”,工作室成员享受着被滋养的温暖环境。在园区中,为教师们提供温馨如家的办公、教研和就餐环境;关注教师心灵成长,开设沙盘室让教师关注自我;创设融教研、读书、健身、娱乐、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教工之家,让教师工作之余放松心情,体会到这份职业的喜悦和快乐,真正享受“乐生活、悦工作”的职业幸福感。门口醒目的位置开辟“最美教师”,用欣赏的眼睛捕捉每一位教师身上的美好;在大厅、楼道设计“你是我眼中的那束光”、“我们”、“梦开始的地方”、“正适花开”等版块,让每一位教师感受被看见的喜悦。建立园史展厅记录园所成长的足迹,记录老教师奋斗的足迹,激发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感,也让每一位教师随时找寻最美好的回忆。在这样温馨的环境中生活,在这样滋养的环境中工作,激发了每位教师的教育初心,让每一个人成为自带光芒的小太阳。
第三步:聚人心有归属
以幼儿园文化为依托,以团队活动为媒介,创设和谐的氛围,增强工作室成员的凝聚力。首先共参与齐献策,从问题入手,一起分析工作室现有问题的存在形式、产生原因,并寻找适宜的解决策略,制定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激发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其次,专人管理团队建设,组织各种团队活动,以温馨、和谐、凝心聚力为基调,策划计划会、总结会、向榜样致敬等团建活动,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逐步引领工作室向一个家一样成为一个人人向往有归属感的团队。
第四步:健身心暖心灵
在本园“三融三育”的园训理念下,工作室在关爱教师心理成长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心理调节活动,外请各级专家进园培训,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名师第一梯队成员率先迈出成长步伐,自费学习儿童绘画治疗、团体沙盘、家庭治疗、美式催眠等心理课程,同时幼儿园外派多名名师成员学习萨提亚家庭治疗、催眠、儿童游戏治疗等课程,丰满内心的力量,润泽周围的同伴,帮助教师管控情绪和压力,在工作室内掀起学习心理专业知识的热潮。同时还借助园内的16名心理咨询师成立了心灵驿站,开展线上线下并举的主题心理活动。工作室成员之间结成三人互助小组,互相倾诉,相伴成长。大家在这样的温暖与关怀中相遇,彼此给予力量,一个团结奋进、有温度的鲜活团队正在形成。
第五步:定规划明方向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结合园所学期目标,制定教师自主发展“菜单式管理”,明确学习菜单,定位个人成长方向。在学习菜单选择中,既尊重教师的个体需求,又不背离幼儿园的大方向,还满足教师的自主心理,同时针对兴趣选择还让教师有了自己擅长的专题研究。
第六步:勤学习促成长
教师成长不仅需要个体的自我更新、自主发展,而且有赖于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工作室要为成员提供各种学习的平台:向书本学习,理论指导实践;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向同事学习,少走弯路;向专家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幼儿学习,教学相长。同时工作室成员应多进行同行间专业经验的分享与互动。交流与分享能使教师感知到自己的专业声音,并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专业问题。它能激励教师提升专业意识、团队精神、自信心,并从其他教师的生活史、专业经验叙述中学习到有价值的替代经验,开展反思与批判。
第七步:强实践抓落实
教师专业成长的最终目的要落实在实践上,落实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上,所以落地有声成为最重要一环。听推门课、带教新教师、随时观摩工作室成员的工作实践;组织说课赛课、区域活动观摩、探究式主题观摩、才艺大赛、环境创设评比、班旗大赛、园歌大赛等活动,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开展科研活动,对专业进行深入探讨,强化工作室成员研究能力;开展家长课堂,担当组织者角色,提高家长工作能力;每月撰写案例、随笔,及时给予反馈意见,提升工作室成员观察反思、理论提升能力,这一系列举措逐步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形成风格。
第八步:真反思找问题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充分说明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教学反思不仅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更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工作室指导成员从职业反思、专业反思切入,以撰写教学笔记、反思日志、问题讨论、经验分享、调查研究、文献对比为方式,将案例、故事瞬间以视频的形式进行现场研讨,开展基于问题的研讨互动,让大家在活动中有思考、有提升、有突破,引发工作室成员的主动成长。
第九步:搭平台树自信
教师是幼儿园的主体,是幼儿园发展的动力,只有充分发挥幼儿园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师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提供多元化发展与展示平台,才能保证幼儿园的可持续性发展。自主结合艺友制,与身边的人互助,开展朋友式的学习;赋权激励负责制,担当教研组长、课程引领人、教研主持人等,赋予管理的权利,在担当中成长;成就肯定展示制,在园内开展名师讲堂,在国培项目、园长工作室、辐射示范引领中,作为展示教师或讲座的讲师,肯定教师的成就;社会认可推送制,在微信平台面向家长、社会人士进行个人推送,肯定教师成就的同时,面向社会进行宣传,增强个人影响力;高校合作导师制,借助周边的幼专、职教等资源,合作成为学生的双师制导师,任教学生的必修科目;挑战发展平台制,连续考核优秀的人才向上级部门推荐报备,成为选拔管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对象,满足教师挑战自我、追求发展的空间需求。
第十步:重研究有专长
传统教育中,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这样的一种角色定位,限制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此,要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必须改变传统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现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一个具有对教育活动有反思、分析、发现和实践的教育研究者。科研就是反思的升华,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不仅使保育和教学工作更科学、合理化,也使教师在反思中得到了不断成长。帮助工作室成员建立研究的意识,通过反思,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工作,自觉地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促进幼儿的不同发展。通过研究,深入了解儿童的学习,自觉地做好各项工作,达到自我管理的良好效果,成就自身的专长。
园所内部名师工作室的建立,能够有效利用本园资源,聚合教师成长动力源,推动教师群体的发展。管理是其中关键一环,通过共同愿景、共同领导、支持性条件和协作学习与去个体化实践构建学习共同体,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作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名师工作室高效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