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欣
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人们对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喜爱是本能的。是现代艺术设计设计内在表现形式。我小时候玩过一种万花筒,那千变万化的彩色结晶纯系抽象美。彩陶及钟鼎上杰出的纹样,更是人类童年创造抽象美才能的有力例证。若是收集一下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妇女们发髻的样式,那将是一次出色的抽象美的大联展。抽象是个艺术设计哲学名词。哲学中抽象的定义是这样的: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现代艺术设计设计中有很多的外来因素,能展现出设计作品的多面性,但抽象的本质才是设计的灵魂
我们说美,美是一种概念,没有抽象便没有美的概念。吴冠中先生所讲的“抽象美”确实不能成为概念,因为美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概念如何在抽象?所以吴讲的“抽象美”应当理解为一种审美方法,一种艺术设计感受的泛称,其主要含义想揭示“抽象的”形式美。吴冠中先生讲的许多“抽象美”的事物,大部分是属于形式美的内容,但他指出的在生活中,在艺术设计行为中运用抽象的方法来寻找各种各样的美,表现各种各样的美,这是正确的,也是存在的。追溯艺术设计的起源,我想能够弄清“抽象”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艺术设计是人类在史前文化阶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服务于自己的特殊形式。人类在当时并不能从哲学基点来运用抽象方法,但人类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渐渐学会运用抽象的思维方法,这是无疑的。
用逻辑推论,人们最初是将已感知的美(这里不探讨美的来源)通过运用抽象的和形象的思维过程,将已经抽象的美寄托在丰富的物质世界中(人本身同属物质世界。)人们一旦懂的美感可以通过利用现存物质和对物质的加工来显露,那么,追求这种抽象的美的愿望就会不断加深。有了追求抽象的美的愿望和途径,人们才会去创造美的形式——艺术设计。反过来说,人们学会了感受、捕捉、寄托、显露,创造自己感知的美,就是学会了对于自己的美感进行“高级的”抽象。逻辑告诉我们;人们只有掌握一定美的抽象能力(不管是自发的或是被动的),才有可能对物质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形式美”的艺术品才有可能产生音乐、舞蹈等艺术设计行为不断接触后,才可能具备艺术设计的形式感。形式感经过许多积累和加强(这中间又有抽象的认知过程),人才可能产生真正理解、把握形势美的艺术设计观。
根据上面的推理,可以总结说:由感觉到抽象,由抽象到寄托,由寄托到创造,这是艺术设计形式产生的过程。我们从这个过程中看到,抽象是这个过程中的关键。
人最原始的感觉必然是被动的,而抽象却可以是主动的。只有主动的抽象能力成熟以后,人才能进行主动的判断和认识,在进行创造。这也是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抽象是艺术设计的父亲,离开了抽象,艺术设计不可能出现在世界上。高更说:艺术设计就是抽象。这句话是有其深刻的哲理性的。抽象在艺术设计创造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抽象的形式美是艺术设计中审美的,有规律的,可以创造性的。
审美关系(美感)的一个特征,就是人们对外界的可感觉的东西的直接接触,即人对现实现象要进行完整的感受。科学告诉我们,世界上无有从零开始的完整的感觉,只有逐步感受;逐步抽象的思维过程完成后,才能达到完整的感受。从这一点来看,没有抽象的认识过程,人的感受永远不会是完整的。
艺术设计的本质是用具体的形象反映生活,而抽象的形式美就是遵循它特定的发展规律,是透过作品的现象看到其本质。
我觉得这样阐述艺术设计的本质是用具体的或抽象的手段反应对生活的认识。如果仅认为艺术设计的本质是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生活,那么就可以解释美术形象性。美术是可感的。其二,艺术设计反映生活是有选择的,选择就是对生活的认识与抽象。如果艺术设计的本质只是单单反映生活,那么自然主义就是艺术设计的核心,照相机摄下的一切都是艺术设计。似与不似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绘画中的气韵生动是什么?同是表现山水或花鸟,有气韵生动与气韵不生动之别,因其间有具象和抽象的和谐或矛盾问题,美与丑的元素在作祟,这些元素是有可能抽象出来研究比较的。音乐属听觉,悦耳是关键,人们并不懂得空山鸟语的内容,却能分析出其所以好听的节奏规律。美术属视觉,赏心悦目和不能卒视是关键,其形式规律的分析正同于音乐。将附着在物象本身的美抽出来,就是将构成其美的因素和条件抽出来,这些因素和条件脱离了物象,是抽象的了,虽然它们是来自物象的。
怎样看待现代抽象艺术设计,大家的看法还很不一致,如:东北冰雪文化的冰雕、雪雕是用冰雪通过艺术语言来表达。但冰雪的特性,艺术作品的抽象语言就被无声的夸大化了。
自从印象派活动在美术领域发生以来,它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艺术设计观这个艺术告知人们,应当向着世界的任何角落进行美的挖掘。艺术设计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法来表达它们对这个世界的认可识(当然认识不一定都正确)。艺术设计家甚至可以创造自己认为合适的艺术设计手段来阐明这种认识。阐述这种认识的艺术设计手法当然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这个艺术设计观是建立在当时欧洲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哲
学的进步上。当时欧洲几何学、物理学、光学、化学、心理学有了相当的发展。科学(包括哲学)的普及提高了艺术设计家认识世界的能力;进一步抽象的认识自然和物质存在形态已成为可能。同时,人们对自己的存在,对美的存在,理性的、自我的意识大大加强了。现代科学使艺术设计家不但能够分析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及其微妙、极其丰富的内涵,并且能够表现这些及其微妙,极其丰富的内涵。
随着人们对于自然的相对的解放,人们的个性促使审美功能要求艺术设计不但具有生动的美感,同时需要深刻的哲理和风格的解放,印象派作品以其具备上述要求的画风终于为欧洲所接受和喜爱。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现在世界众多的艺术流派(包括音乐、诗歌、电影、文学、舞蹈中的诸流派)是现代科学、现代工业、现代生活的产物。
抽象绘画中几块颜色,一些线条组织得在和谐,在多样而又统一,也只不过给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的美感,我却认为不然。莫奈、高更、塞尚、马蒂斯、康定斯基、毕加索,他们的创作为人们开辟了一个壮观的美的天地。当然,有不少抽象作品是为了追随抽象绘画的形式而搞出来的,甚至有不少人歪曲了抽象的本质是源于人的理性的思维,这是反抽象的行为,从而也是反理性、反人性的。但这些事例不能说明抽象绘画是“微不足道”的。人们需要美,更需要美的启示,他们不仅是在创作而更多的是进行美的探索。他们做了这一点,他们的作品无愧于时代。我并不能给抽象艺术设计下结论。放眼世界,艺术设计正踏步走进整个社会生活,绘画、雕塑、建筑、室内艺术设计、城市规划和建设等人类创造活动已将成为一个艺术设计整体构思的创作而出现,这个巨大的艺术设计创造成功,始于抽象绘画所带给人们的有益的启示。
最后,说明的是:本文的目的是想从艺术设计的思维方法的本源来分析抽象形式美的作用。
抽象这个名词在艺术设计领域中运用是很经常的。针对艺术设计形式来讲,一般那些不用生活中具体的形象(具象)作为艺术设计语言出现的形式,就被看作是“抽象的”藝术设计。
抽象的艺术设计和抽象派绘画有一定的区别。抽象派绘画的目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追求“抽象的”美的形式,而有的画家运用抽象的语言并非是为了“抽象的形式”本身的美。如凡高,他运用色彩的抽象的艺术设计语言是为了表达他那个情感的需要和爆发。运用一定的抽象艺术设计语言进行创作的艺术设计家不一定就属抽象派。艺术设计创作其实必然运用一定的抽象的方法,出现艺术设计品中的一切,反映了艺术设计家的感情也反应了艺术设计家对自然,对生活进行艺术设计抽象的本领。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 黑龙江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冰雪文化产业人才需求匹配研究( GBD1317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