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宾
摘 要:对特殊群体的关怀是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有责任也有义务提供知识信息资源服务和关怀特殊群体。本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为特殊群体服务的必要性及意义,讨论了公共图书馆为特殊群体创新服务的对策。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特殊群体;创新服务
1 公共图书馆为特殊群体服务的必要性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之后,官方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这一提法不仅把“倡导全民阅读”提上了一个新高度,更为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文化底蕴。而当前社会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有义务无偿对广大读者进行文化教育宣传、思想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国民素质和文化教育的提高,提升城市品味。
每个人接受图书馆知识学习的机会应该是平等的,图书馆要尽可能地满足每个读者的需求,尊重所有的读者,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从而保证每个人在图书馆中的阅读服务。但是,在图书馆实际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对特殊群体的阅读服务不到位,存在不热心甚至歧视特殊人群的现象,没有形成规范的服务机制。“特殊群体”是图书馆一般读者之外的读者群,按照国际图联(IFLA)的界定,公共图书馆的特殊群体应该包括聋哑人、肢体残疾者、老年人、行动能力不足者、行动受限制者、诵读困难者等。从特殊群体的范围界定上不难看出特殊群体是以弱势群体为主的读者群体。图书馆特殊群体服务是指公共图书馆为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外国移民、不识字的文盲等有别人正常读者的特殊群体而提供的具有针对性的特殊阅读服务。
2 公共图书馆为特殊群体服务的意义
2.1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弱势群体在任何社会都存在。在我国,弱势群体的出现及形成也不是一个新的社会现象。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显,由弱势群体而引发的社会风险因素日益增加,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以及一系列群体性的事件不断出现。专家预言,中国未来即将进入社会冲突的多发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工农大众与掌握了政治权利和经济资源的社会强势集团间的利益冲突和利益竞争将是主要内容。因此,能否有效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事关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图书馆作为公众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是使整个社会充满创造活力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需要。图书馆可以发挥自己的咨询职能,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为求学、求职者提供升学、就业信息,为被伤害的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帮助,帮助失业者建立起生活的勇气。这些既可以减轻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也为弱势群体办了实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2 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体现
我国经历了30年左右的高速发展期,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进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已成为当前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所有公民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的权利,平等相待弱势群体,消除身份歧视,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对特殊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关注度不断加强。目前,不论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政策还是社会救助制度等方面,都形成了对弱势群体比较完善的保障体系,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有了可靠保障,那么其精神生活需求,就需要图书馆来满足。公共图书馆为特殊群体读者提供服务,展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不仅是对特殊人群的关照,更是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2.3 有利于增强弱势群体自身发展
“知识就是力量”,谁拥有知识,谁将拥有财富。弱势群体之所以处于弱势,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没有知识就如同战场上没有武器一样,图书馆做为知识的殿堂,通过丰富的知识资源,特有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给予弱势群体知识援助,对其进行“知识技能武装”,为弱势群体提供最长远、最有效的关怀和救助。从而使弱势群体摆脱自身的弱势状况,获得自身发展的能量,获得自我完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生存能力。
3 公共图书馆为特殊群体服务模式创新的对策
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服务模式创新的有效对策主要从老年人、未成年人及残障人士这三个方面来提出创新服务模式的策略。
3.1 针对老年人建居委会社区图书服务点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为提高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公共图书馆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如特意向老年读者提供舒适的座椅、老花镜、视听设备等设施。同时还向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生活常识、老年书法、艺术等课程的讲座。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单从图书馆自身场所提供服务已远远跟不上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图书馆可以采取走出去的策略,可以聘请专家学者走访社区,为老年人在社区举办一系列老年保健、疾病预防等专题讲座。
另外,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图书馆可以提供专门代借、代还上门送书等人性化的服务,还可以建设基层社区图书馆来服务老年读者。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通过调研,掌握社区老人的数量,可以通过与居委会合作,上门走访,以及走访敬老院等了解老年人的分布,后续安排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定期到这些机构为老年读者服务,从而保障老年读者晚年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3.2 针对少儿利用少年宫等社会机构 推广阅读活动
少儿是图书馆的一类特殊群体,在图书馆读者中占的比重也很大,并且未成年人对未知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而图书馆储藏丰富,能够满足未成年人的好奇心。图书馆应该提供一个优质的阅读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开设少儿阅读馆藏专用通道,设立专门的少儿阅览室,并配备具有儿童娱乐休闲的场所,还可以开设亲子阅读区使父母与儿童一起阅讀。图书馆还要提供安全的文化服务,打造绿色上网空间,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知识讲堂,给未成年人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
同时,各地青少年宫日常都开展了丰富的亲子活动项目,如广州青少年宫就设有童书坊、亲子俱乐部、爸妈义工队等活动。对此,公共图书馆的少儿图书馆管理员应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教学辅导类资源,直接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与家长沟通,正确指导家长如何挑选读物;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青少年宫开展的亲子活动和少儿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少儿馆可以与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机构多元合作,达到双赢或多赢的效果,在这方面少儿图书馆应主动出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利用好上述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针对青少年教育的各项活动,将少儿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引向深入。
3.3 针对残障人士多方联合共同努力
残障人士对文化的需求和追求文化的权利是不容被忽视的。据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有8200多万残疾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4%。在如此庞大的残疾人口中,15岁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有3591万人,文盲率为43.29%,具有大学程度(大专以上)的残疾人为94万人,仅占全部残疾人口的1.13%(2007年5月28日,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发布第二次全国残疾人调查公报),可见,残障人士的文化素质需要亟待提高,文化需求需要亟待满足,文化权利需要亟待保障。下面主要从盲人、聋哑人、肢体残疾人士等三类人群,如何提升服务模式进行探讨。
3.3.1 盲人
对于盲人读者,图书馆应提供人性化的阅读环境,提供盲人通道、盲文图书专架,使用盲文键盘电脑及语音导航软件为这类特殊读者服务,同时可以开展“对面朗读”助残公益活动,由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组成的团队定期走进盲人学校,为盲校的学生们提供面对面的朗读活动。朗读的图书、资料可根据学生的年级、爱好精心挑选,内容包罗万象,如新闻、历史、百科等学生们感兴趣的类型。通过我们的声音传播给盲校的学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知识,让他们心里从此消除自卑,让自己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阳光。
3.3.2 聋哑人
相对于盲人,聋哑人在行动方面可能更方便一些,但表达方面有一些障碍。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培训图书馆工作人员手语交流的技能或配备手语老师为这类人群服务。国外图书馆专门设立聋哑读者服务的地方,提供阅读机、声音放大器供这些读者使用。
另外图书馆也可以设立一些特殊岗位,提供一些让聋哑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岗位,让这类人群发挥自身余力,提升自我价值。
3.3.3 肢体残疾人士
向肢体残疾人士建立“爱心阅览室”,为了方便这类人群阅读,应将阅览室设在图书馆一楼,为了方便残疾人借阅图书,同时向其提供应急轮椅,建立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设备,提供专业坡道、洗手间、电梯等设施环境。也可以通过招聘志愿者为残疾人服务,使残疾人士在图书馆平等地共享图书馆的阅读服务,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国图书馆为残疾人服务措施不得力,服务不到位,残疾人利用馆藏资源情况不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制度不完善和宣传不够,因此 ,图书馆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措施制定为残疾人服务的政策、制度,图书馆要本着“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基本原则,竭诚为广大残疾读者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残疾读者对图书资源的需求,进一步为残疾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4 小结
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社会知识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既是其社会责任,也是其重要的服务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解决好特殊群体的精神文化需要,对社会的稳定、文化的繁荣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服务过程中,图书馆要大力弘扬和继续坚持公益性质,使弱势群体得以接受教育;要强化社会继续教育职能,努力地为弱势群体提供继续教育的条件;要倡导人文关怀,主动、热情地关怀弱势群体,提升弱势群体的信息素养,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让弱势群体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以改善生活质量,让公共图书馆永远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让公共图书馆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
参考文献
[1]姜欣.公共图书馆特殊群体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5(3):50-52.
[2]林辉.试析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信息援助[J].现代情报,2008(11):35-38.
[3]李跃辉.基于弱势群体的图书馆服务与保障[J].现代情报,2014(4):94-96.
[4]孟博超.河南省残疾人图书馆服务的基本情況与国外残疾人服务的成功经验[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4):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