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潘神的迷宫》叙事特色

2020-03-23 05:56刘敏
青年文学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象征隐喻意象

刘敏

摘  要:《潘神的迷宫》是由吉尔莫·德尔·托罗编剧的一部西班牙语奇幻作品。作品以1944年二战期间的西班牙为背景,虽然并未正面表现反战,但通过幻想与现实二维叙事模式展开故事情节,以各种意象作纽带,运用象征手法,以隐喻为主要手段作象征化表达,塑造了两个平行世界侧面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本文将从作品的叙事结构和象征的叙事手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作品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潘神的迷宫》;二维叙事;象征;意象;隐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5--01

一、叙事结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结构就是由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体系,舍此就不是结构而是聚合体。”[1]结构是叙事作品中的重要部分,一篇叙事作品的结构往往是这篇作品的骨架,能超越具体的文字。编剧在创作剧本的时候,在对剧本内容进行组织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编剧的主观意图和对世界、人生以及艺术的理解。

该作品采取了二维叙事模式,以女主人公奥菲莉亚为纽带串联了童话与现实,以迷宫为坐标模糊了童话与现实的界限。在作品里儿童和成人是两个并行的叙事维度,奥菲莉亚幻想的童话世界是第一个叙事维度,也是故事的主线,法西斯军官维达的世界也是奥菲莉亚残酷的现实生活是第二个叙事维度,是故事的副线。双线叙事并行,丰富了故事情节,使得作品空间极具张力。另外与一般的童话作品不同,在《潘神的迷宫》里奥菲莉亚想要回去的地下王国是远离人类社会的,而在传统的童话题材作品中,男女主人公都是历尽千辛万苦重返人类社会,比如《纳尼亚传奇》。

二、叙事手法——象征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流派,其方法、意义等对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典型特征就是运用象征来替代直接表述。象征的作用在于具体和抽象的结合,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象征,比如,鸽子象征着和平。但是一般来说,在文学作品中,象征没有共同的社会认同标准,它是作家为表达作品的内涵而采用的一种创作手法,通常是用某种具体事物表示某种特殊意义,并且这种意义只有在作品的具体语境中才能被理解。象征是以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展现某种观念或情感,而这种难以言喻的观念或情感的表述是通过读者对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再创造完成的,因此不同的读者对同一篇作品中的同一象征意味的意象的解读也许会完全不同。此外,象征的表达也离不开隐喻,在文学作品中,象征和隐喻往往同时并存,关系密切,象征表达的最主要手段就是隐喻。

西方关于隐喻的钻研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最初隐喻一直被当做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来研究,如今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作为象征表达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它以各种意象为媒介,与叙事结构互相配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揭示人物性格或者作品主题,将藏匿于故事情节背后的关于作者对世界、人生、艺术等复杂的情感细腻地表现出来。

吉尔莫·德尔·托罗在创作中利用娴熟的二维叙事技巧和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以隐喻为主要手段,通过一个又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物营造出了多种耐人寻味的意境。以作品中的典型意象怀表为例,这个特殊的怀表在作品中一共出现了五次:第一次出现在奥菲莉亚和母亲卡门到达营地时,维达低头看了怀表;第二次出现在当天夜里,费拉罗医生跟维达汇报卡门的身体情况时,维达正在修那块怀表;第三次出现在营地谷仓被盗时,维达率领部队上山围剿游击队,在作战过程中将怀表掏出来看了一眼;第四次出现在游击队大反攻之时,在和部下讨论完溃败的军情后,维达又看了一眼怀表;第五次出现在维达临死时,他又将怀表掏出来看了一眼。这五次足够可以清楚地了解怀表对于维达有着特殊的意义,作品通过一场晚宴的情节提到了怀表的来历,原来怀表是维达的父亲韦度的随身物品,韦度也是一名法西斯军官,在战场临死之前砸裂了怀表,好让维达知道自己死于何时以及怎样牺牲。对于父亲的遗物维达十分珍惜,不仅随身携带,而且还会时常修理,在这部作品中怀表象征着传承,父与子之间的法西斯主义精神的传承,也象征着法西斯军人的荣耀和家族的荣耀,所以维达经常会在觉得自己有危险的时候看看怀表,目的是为了暗示自己战死才是最光荣的,怀表给了他勇气。同时,在这部作品中,怀表意象也起到了暗示人物性格的作用,例如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维达皱着眉头看了看怀表,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迟到了十五分钟”,在他眼里妻子只是给他生继承人的工具,另外也能看出维达做事十分周密,喜欢按着计划行事,因此这块怀表也是维达典型的法西斯军人刻板性格的象征。怀表意象的象征意味在这部作品中很有特色,并不是绝大数人所认同的作为时间的象征,比如《美国往事》中,怀表在这部作品中就是时间的象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在这部作品中怀表一共出现了四次,跨度为四十七年,见证了世间的恩怨情仇。因此,同一个意象在不同作品中的象征意義只有基于作品的具体语境才能理解,不同读者对作品主题的把握不同对意象的象征内涵的理解也会不同。

注释:

[1]皮亚杰. 结构主义[M].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1984:1-11.

参考文献:

[1]刘瑩.从《潘神的迷宫》看魔幻城堡的造型隐喻[J].电影文学,2017(17):57-59.

[2]朱全国.论隐喻与象征的关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67-169.

[3]李攀攀.浅析英美文学中的象征主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13(10):109-110.

猜你喜欢
象征隐喻意象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电视广告中象征的运用
古代游牧民族绘画对中国画的贡献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