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传承的中学实践

2020-03-23 06:01张占岭
中国德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蒙学弟子规传统

在教学中,古代的私塾等类型的蒙学机构秉持教学的教育性这一原则,倡导文化知识教学和道德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让道德教育与知识教学相融合,确保儿童不仅能够增长知识,同时能够提升道德水平。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蒙学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传统启蒙读物中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的缩影,有着独特的人文价值和艺术魅力[1]。正是由于中国传统蒙学的独有魅力,很多国家对其推崇有加。尤其在东南亚,包括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中国蒙学对其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近年来,各种蒙学教材,像《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作为国学读本走进了学校课堂。比如:北京对《弟子规》进行了新解,并将其作为地方性的国学教材于2007年开始试点;湖北省的中小学将《弟子规》纳入教材范畴;山东省教育厅将《弟子规》进行删减之后引入学校课堂;在广东省龙川县,学校针对《弟子规》开展了学习与教育活动,师生与家长共同营造蒙学氛围,以此来敦促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生活方面的良好习惯以及心性方面的敦厚善良素养[2]。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成长和转折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极易受到外界影响,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此时,深入认识蒙学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在当今中学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价值,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一、蒙学的含义及其现代价值

不同时代,对蒙学的概念有不同的见解。传统蒙学蕴含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当今仍然具有借鉴价值。

(一)蒙学的含义

《易经》记载:“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孔颖达对“蒙”有着如下的解读:“蒙者,微昧暗弱之名。”[3]蒙,既指儿童表现出的稚嫩幼小的模样,同时又含有人在智力方面没有开智、昏暗不明的状态之意。现代汉语对“学”有两种解释,其一表示“对知识加以传授的场所”,其二则指的是“加以分门别类后的知识”。[4]综上可以看出,不同时代,学者们对“蒙”“学”有着不一样的见解,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就算现代,对“蒙学”的界定也不统一。一部分學者将“蒙学”界定为幼儿时期的教育,即所谓的基础教育。还有一部分学者依据《辞海》将蒙学解释为古时候的儿童接受教育和学习的场所,也就是古时儿童受启蒙教育时期的学校[5]。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将蒙学划分出广义与狭义。广义的蒙学指古时候的教育方法与体制、以及教材的总体称呼;狭义的蒙学则是对蒙学教材与经典读物的专指[6]。

(二)古代蒙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在中国古代,蒙学备受关注和重视。经过长时期的发展,传统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比如,重视良好基础的铺垫,着重关注儿童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养成。朱熹所著的《童蒙须知》中便详细对儿童许多宜做的事情进行了规定,在幼儿习惯培养上发挥着正向的价值,并主张要结合儿童自身的心理特点,进行因势利导的诱导与教育,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7]。

具体来讲,蒙学中蕴含的在现代依然具有借鉴价值的教育和思想主要有:一是顺应自然与愉快教育。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上,蒙学对于儿童性情的顺应以及儿童心志的激励极为关注,倡导儿童成长要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健康身心状态。二是量力而行与循序渐进。中国古代的蒙学倡导教育理应保持一种渐进式的过程,比如王守仁强调的道德教育原则“施之有序,行之自远”。同时,蒙学还强调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一个人年龄阶段的不同而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内容与方法。三是多练熟读,巩固要及时。古代私塾的教师主张,要借助儿童的高强记忆力让学生对基础内容熟读多练,并强调对学习内容进行及时巩固。对此,朱熹曾言:“读多自然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8]四是宽严有度,爱教结合。在古代,蒙学认为儿童具有嬉戏游耍且拘谨的天性。所以,在进行教育时,主张既不能过于严苛,也不能过度放纵,必须宽严有度,教育与爱护相结合。需要注意的是,蒙学所主张的“宽”,既倡导要保障儿童拥有一种嬉戏游乐的玩耍机会,又主张要给予学生鼓舞和表彰,争取及时激励。五是智德并进,养智举德。在教学中,古代的私塾等类型的蒙学机构秉持教学的教育性这一原则,倡导文化知识教学和道德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让道德教育与知识教学相融合,确保儿童不仅能够增长知识,同时能够提升道德水平。另外,在富含道德教育内涵的教材中着手知识教育的开展,属于中国传统古代经典蒙学的另一个突出特征。当前的德育工作可以从中汲取营养。

二、蒙学传承的中学实践

下面以《弟子规》为例,结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对蒙学传承在中学的具体实践操作加以简单阐述。

(一)注重蒙学传统文化知识的课堂教学

中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自尊心极强,同时也有着严重的逆反和叛逆心理。倘若一味采用严厉且死板的说教方式,很可能适得其反。反之,倘若能够结合《弟子规》蕴含的教育资源,因材施教,通常会取得良好效果[9]。因此,在进行蒙学的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的方式和语言的应用。

首先,利用好新学期每天课前5~10分钟,对《弟子规》进行诵读。进入中学阶段,学生们会面临来自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诸多压力。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所面临的困境或困惑,尽早地度过“假期综合症”,在新学期伊始,教师要借助鲜活的身边事例,运用浅显通俗的语言,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分享一些《弟子规》故事,将《弟子规》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10]。

其次,结合本校实际,开设专门的《弟子规》相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与教育。像《弟子规》这样的蒙学读物,在行文与用词上与现代有差异。所以,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弟子规》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习情境进行一定的创设。比如,在讲授“入则孝”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父母生病时,作为子女的我们该怎么办?在这个情境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古代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进行知识解读,更要阐释其蕴含的道德价值,然后基于这一价值进行引导。教师可以这样教育学生:父母生病时,作为子女的我们可以用一种自己觉得孝顺的方式去照顾、体贴、感恩父母,但不可尝药。因为,尝药是很危险的。随后,教师还可以找学生上讲台展示“生病的父母与子女”的情景表演,以此强化对“亲有疾,药先尝”的认识与感悟。

最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基于《弟子规》蕴含的传统文化礼仪知识,结合学生和生活的实际,对学生进行礼仪行为的指导与强化训练,让学生活学活用,使所学的礼仪知识当堂“活起来、动起来”,最终将知识内化,并提升礼仪素养。

(二)多举办蒙学实践活动,做到知行合一

众所周知,实践是认识的基礎,同时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所以,为了对蒙学进行更好的传承,有必要多组织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对于中学生来讲,获取关于《弟子规》这一蒙学经典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对所学的蒙学知识付诸实践,达到认识的升华,从而实现知行统一。所以,中学需要对《弟子规》进行由课堂向课外、校外的延伸。

首先,把握《弟子规》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多进行一些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时,需要结合中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让这些活动充满趣味性,体现生活化,充满体验感,以此拓展蒙学文化的学习阵地,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育效果。比如,在一些重要节日,像感恩节、中秋节、母亲节以及教师节等等,学校和教师可以倡导或提议学生开展一些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亲身策划和组织中受益,实现情感升华。学生也可以自己组织一些志愿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为善,懂得知恩感恩。

其次,学校和教师多举办相关的教育讲座。通常,在课堂中讲授《弟子规》,受益的仅仅是这一班级的学生。出于让更多学生获益的目的,学校和教师应该经常组织一些小型的学校或团体讲座,用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价值观引导,让蒙学及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融入每个人的内心。

最后,将《弟子规》纳入日常管理中。在日常学校生活与管理中,教师和学校可以把《弟子规》践行情况作为评价学生的量化指标,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反馈。然后,将评价与反馈结果在班级公布,树立班级或学校的榜样模范。这种通过同伴和榜样示范的教育,能够营造良好的蒙学教育氛围,使学生不自觉地在周边群体和榜样的影响下实现自身修养的提升。

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强的内涵并不局限在智力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道德文化方面。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践行者、传播者。在传播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上,传统蒙学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传统蒙学中有精华,但也存在局限。因而,在传承蒙学时,要懂得“取精华、去糟粕”,“忌表面、重内涵”,学会创新变通与灵活运用。总之,只有秉持批判继承这一原则,才能对传统蒙学全面认识,蒙学中所蕴含的文化和教育价值才会在中学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段媛媛.蒙学读物幼儿教育价值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D].重庆:西南大学,2011.

[2]孔祥艳.小学语文教育中古代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5.

[3]梁春香.论古代蒙学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8(8):92-95.

[4]汪霞萍.传统文化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D].苏州:苏州大学,2011.

[5]张艾琳.《笠翁对韵》在当代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价值审视及教学构想[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7.

[6]石晓妍,汪宗言.利用《弟子规》进行有效的品行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12):68-69.

[7]呼庆伟.古代蒙学及其特色与借鉴价值[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148-150.

[8]张宝位.《弟子规》及其教育因素与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课堂融合[D].聊城:聊城大学,2017.

[9]方若石.《弟子规》的内蕴、特征及当代价值[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3):14-18.

[10]穆仁宇.《弟子规》教学实践探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张占岭,福建省石狮市第八中学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秦 岩

读者热线:010-62003489

投稿邮箱:zgdy_huati@163.com

猜你喜欢
蒙学弟子规传统
日新才能启蒙
论传统蒙学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启示
蒙学:古人的儿童教育智慧
弟子规
弟子规
少年力斗传统
弟子规
教授经典的蒙学,还是蒙学的经典?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