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森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和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涉诉次数越来越多,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大。遭遇诉讼的企业面临高额的维权成本甚至导致企业市场份额减少、信用评级降低、融资出现困难等问题。因此,探究如何抑制企业诉讼风险显得十分有必要。而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在信息获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能够有效抑制企业诉讼风险。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法制环境的逐步改善,诉讼风险渐成为了影响中国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毛新述和孟杰,2013)。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仅2017年A股上市公司就有515家公司被起诉,合计发生1341起诉讼案件,其中92起诉讼案件涉案金额过亿。企业被诉后不仅需要支付高昂的维权费用,还可能因此影响研发等非刚性项目的投资(潘越等,2015),降低企业利润和价值。除此之外,企业还面临着诉讼产生的诸多间接成本,而这对公司债务和股权价值的影响往往大于直接成本。具体地,间接成本包括投资者对企业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声誉下降、客户和供应商数量减少以及管理者时间和资源的浪费等(Karpoff et al.,2008;Arena,2015)。因此,探究如何抑制企业诉讼风险显得十分有必要。
前期诸多的研究基于机构投资者的有效监督理论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提高了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减少了内部控制缺陷等。显然,机构投资者持股也可能会抑制企业的诉讼风险,然而却鲜有文献对此进行考察。所以本文就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对企业诉讼风险的关系进行研究 ,以期对补充机构投资者与企业诉讼风险的理论研究。
二、文献综述
诉讼作为一种权益保护机制,对管理层产生威吓效应,管理层考虑到应对股东诉讼的金钱成本和声誉成本,因而会自愿提前披露坏消息(Lev,1992;Skinner,1994);诉讼会增加企业债务契约的执行的成本,因而债权人需要更高的溢价来平衡风险,即银行借款利息会增加,而且借款合约的条款限制也会增加,因此企业在诉讼中损失的市场价值与其未来的借款成本正相关(Deng et al.,2014)。Arena(2018)研究发现,较高诉讼风险会降低企业的信用评级,因而需要更高的贷款利率,增加融资成本。既然诉讼风险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成本和信息披露,那么诉讼风险也可能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Krishnan et al.(2012)以并购为切入点,发现企业诉讼会显著降低并购成功率,同时也会显著提升并购价格。潘越等(2015)等发现,当企业诉讼风险增加时,企业会减少投资,留存更多的的资金应对诉讼的不确定性。Ajinkya(2005)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提高公司发布预测未来财务风险报告的概率。
三、理论分析
既有的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企业诉讼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如Donelson et al.,2012;王文姣等,2017)一方面,由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内部信息不了解,管理层可能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谋取私有收益,而这可能侵害了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而招致被诉;另一方面,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掌握的信息不充分,增加了管理决策失败的风险,从而导致被诉风险增加(王文姣等,2017)。因此,抑制企业诉讼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即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进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机构投资者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显然能有效抑制企业诉讼风险。
根据机构投资者的有效监督理论,机构投资者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减少公司内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诉讼风险。机构投资者能有效监督管理层的决策行为,减少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抑制其机会主义行為(Mccahery et al.,2016)。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通常较高,在公司中拥有较多的话语权,因而机构投资者势必能对管理层的管理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具体而言,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提名董事会成员、参与股东议案、聘请高质量审计师等直接或非直接的方式监督管理层的经营决策(Helwege et al.,2012)。因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管理具有一定的威胁作用,有利于减少逆向选择和机会主义行为,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能减少管理层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不对称,协同管理层的公司治理。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往往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因而在应对债务违约、工程款拖欠等资金问题时可能伸出援助之手,达成事前和解,从而规避诉讼。
四、研究结论
机构投资者的外部监督作用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进而抑制了诉讼风险。因此,有效的政策监管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诉讼风险。监管者应该从信息披露、内部控制以及投资行为等多个方面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抑制企业的诉讼风险。(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