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兰
举手提问
怎样科学兼顾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双重角色,有效地将德育活動和少先队活动有机整合,又各有特色?
辅导员:小 雅
答疑解惑
小雅,你好!的确如你所说,我们班主任一般都兼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既有教学任务,又有育人职责,还要参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的确很忙。但,只有忙而有序、繁而不乱才能让我们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工作高效。所以,我们首先要静下心来,直面问题,厘清关联,思考方法。其实,不管是班主任还是辅导员,“立德树人”都是根本任务,育人目标是同心同向的。班主任兼任辅导员,还可以更好地把握中队队员的成长特点、发展需求,科学地统筹班、队建设,促进队教协同,有效地将德育活动和少先队活动有机整合,落实思想引领、推动文化建设、全面服务儿童、拓展育人空间,这样会让班队更有凝聚力、吸引力,成为队员茁壮成长的乐园。
一、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渗透思想引领
小雅,你看,我们虽身兼双重身份,但面对的其实是同一批孩子、同一个集体。所以,班级和中队组织也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割的。班、队工作要两手抓,班、队建设更要一体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聚焦主责主业,明确工作目标,才会有的放矢。德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思想引领、政治启蒙,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则是少先队的主责主业。因此,我们组织开展德育、少先队活动时都要聚焦思想引领,特别是组织德育活动时,要全年渗透“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的初心教育。
二、推动文化建设,用心融入个性元素
班、队文化建设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当班级文化、中队组织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合力时,“文化”的力量才会更有力地凝聚起一个集体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鼓舞、鞭策孩子们健康发展,让集体蓬勃向上。而班、队文化建设活动的有机整合就可以从融入个性元素入手,以点带面,耳濡目染,终会星火燎原。这里的“个性元素”指的是少先队的元素。少先队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也有它特有的标志、礼仪及物化的形式。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挖掘队旗、队徽、队礼、呼号、宣誓等少先队标志和礼仪的文化教育功能。在设计中队角时,可以结合“动感中队”创建,组织队员进行设计中队铭言、中队标识、“小书虫”读书角标识设计大赛;在开展中队活动时,严格执行少先队标志礼仪基本规范,营造出少先队特有的庄严而神圣的氛围;在开展德育活动时,让队员佩戴好红领巾、队标志,带上班、队旗??这样的元素融入更能增强队员的组织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同时受到爱党爱国教育,我们的班级也会更有向心力。
三、立足服务儿童,有效创新班队活动
活动是育人的有效载体。正是各类德育、少先队中队活动,推动着班队不断发展,服务学生不断成长。在众多活动中还有许多常规性的活动,比如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节假日教育活动等,如果一直用旧思路、老方法,活动就会失去吸引力,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少先队改革方案》中也提出了“改革创新少先队教育和活动方式,发挥少先队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的要求,都是在指导我们要因材施教,以全面服务儿童成长为出发点,有效地在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进行班队活动创新。比如每年的庆祝建队节就可以开展主题新颖、贴近生活、时代感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2017年的“喜迎十九大——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2018年“争做新时代好少年”、2019年“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等,让活动常办常新,让育人之力绵绵不绝。
四、拓展育人空间,多元整合活动资源
为了让班、队组织更蓬勃向上,让孩子们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教育助力,拓展更多的教育资源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要有学科整合育人的理念和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育人的格局,要多元整合活动资源,拓展育人空间。首先,可以整合课程资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等课程中有许多活动内容是重复交叉的,我们要全面梳理自己所任学段的课程活动内容,进行“合并同类项”,跨越学科鸿沟,厘清契合学生实际的德育、少先队活动整合点,减少重复、避免雷同,提高工作实效。其次,可以整合社会资源。我们要挖掘、整合地域文化、队员家长、社区活动基地、新媒体等社会资源,以中队、雏鹰假日小队等形式,组织全体队员积极开展活动。在学雷锋主题月活动中,我就运用以上思维带领队员开展了志愿服务。学习强国App、中国青年志愿者等网站上一个个感人的志愿者故事,激发队员们服务社会、温暖他人的热情;社区工作人员的配合让活动得以深入到军人、党员家庭,他们带领队员“听先锋故事,学先锋精神”??多元整合活动资源,可以让我们在更宽广、更真实的育人天地里,培养出发展更全面、意志更坚定的国之栋梁。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作为班主任和辅导员,我们虽然做的是基层工作,但教育立意深远,所以我们的工作站位要高、目标要明、格局要大、思路要清、内容要实、活动要新。让我们不忘初心,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