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不少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时有这样的想法,认为练得多了就会作文了,其实不然。过于单调、死板的作文教育模式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对写作失去兴趣,倘若学生没有兴趣,又怎么能爱上写作?没有爱的写作是没有灵魂的。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呢?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的一些实用方法。
一、信息化教学,抓住学生的眼球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是各行各业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具体到小学作文教学中,恰当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氛围,打破死板、僵硬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创新型教学途径。那教师应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呢?
首先,充分利用教室多媒体。教室里面几乎都配备有多媒体,这些设备不是用来作摆设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起来。比如说,在在以“记一次游戏”为题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游戏的图片做成幻灯片,在教室里放映,并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图片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吗?你玩过这些游戏吗?哪位同学知道这些游戏的规则?可以给老师讲解一下吗?除了这些游戏,你还玩过哪些游戏呢?”学生是很愿意教师用多媒体教学的,大部分学生会抢着回答,就连平时不怎么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举起了手,课堂气氛特好。通过这些图片和恰当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思考、回忆、写下玩游戏的经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充分利用网站资源。这是就教师而言的,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教师难免会有不知道如何教学的时候,或是在教学时缺乏好的素材,这时候,不妨在网上搜集资源,也可以将网上的优秀习作作为范文在课堂上点评。
二、贴近生活,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贴近生活的作文更能激发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作文只有有了真情实感,才不会那么空洞,才会有灵气。一直以来,小学生套用作文模板,用一些写烂了的桥段应付作文,这不禁令人痛心。但在痛心的同时,我们是不是要思考一下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作为教师,我们又能采取哪些方法改善这种局面?在我看来,一些假大空的作文题目是原因之一,学生不知道如何写,难免套用模板。要想改善这种局面,教师要让作文教学贴近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首先,可以结合本班级情况,出几个贴近生活的作文题目供学生选择。比如可以在寒假结束时鼓励学生写“我的春节”“冬日印象”“我还想再过一次寒假”之类的作文。
其次,教师可以在学生对某一作文题不知所措时带他们感受题目与生活的连接点,激发学生的灵感。比如在“写观察日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新学期开始时组织学生在班级里共同培养几种植物,在培养植物的过程中,学生所产生的体悟便足够写一篇作文了。
三、恰当引导,唤起学生写作的灵感
在遇到难以下手的题目时,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好的引导可以唤起学生的灵感,有助于学生完成一篇优秀的作文。
比如说在教学习作“我想对您说”时,学生不知如何下笔,这时,教师就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抛出几个问题,比如说:“你平时和谁的关系最亲近呢?你有没有什么话想对这位与你最亲近的人说呢?你有没有觉得曾经对谁的态度不好,觉得对不起他(她)呢?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说声对不起吧!”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完成作文。
四、趣味互评,让点评不再痛苦
点评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做好了点评工作,才算是顺利完成了作文教学,好的作文点评往往可以使学生受益良多,而不恰当的点评会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起负作用。教师基本没有忽略作文点评,但不少教师仍采用不太恰当的作文点评模式,比如教师从学生的习作中挑选出几篇优秀的文章在教室里展示,点评作文的精彩之处,期望学生学习模仿,或是受到启发,提高作文水平。但是,这样的作文点评模式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的参与感很弱,课堂氛围不浓,学生的接受程度较低。
其实,教师不妨采用趣味互评的点评模式,让学生互相点评作文,真正参与到作文点评中,并成为主人公,学生在点评别人的作文时,首先要自己读一遍,每篇作文都有它的独特之处,或者是充满了情感,或者是描写得生动,或者是过渡衔接自然,学生在阅读时,便学习了他人的长处,而且会期待看到他人给自己的评价,在写作时不会应付了事,而是工工整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减轻了教师的点评负担,教师可以有精力准备新的教学内容。
趣味性教学是这些年来一直广为提倡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让教学充满趣味性,通过信息技术,贴近生活,恰当引导,趣味互评,提升學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不再惧怕写作,而是有东西可写,有东西想写,除了教师布置的习作外,也喜欢自己写一些文字,或是记录生活,或是抒发感悟,让写作相伴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