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科技新闻里的好故事

2020-03-23 08:09袁全
对外传播 2020年1期
关键词:遗骸稿件检测

袁全

对于科技新闻报道,讲故事的技巧和科学含量同样重要。近几年,通过科技手段确认战争士兵遗骸的新闻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综合分析国内外媒体对此类科技新闻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我们进一步做好中国科技对外报道具有借鉴意义。

“科技”需要“人的故事”来解读

“在抗日战争中牺牲70多年后,‘士兵D02324终于找回了他的名字,还有他的家人。上海复旦大学的一项DNA检测技术取得突破,让抗战英烈邹开胜的身份得以确认。”

这是新华社日前播发的英文特稿《DNA检测技术突破 助抗战英烈家属寻找遗骸》的开篇。稿件用一半篇幅讲述英烈家属70多年找寻遗骸的艰难经历,同时也通过采访研究团队,向读者普及新的基因检测技术如何解决老兵身份认定的难题。

稿件播发后,立即被《中国日报》和《环球时报》英文版全文刊登,还被包括西班牙埃菲社在内的诸多西方媒体采用,并成为当日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上“最受欢迎的中国新闻”。

很多外媒在做DNA鉴定失踪士兵报道时,也都会不吝篇幅地讲述人物故事。

2018年《福布斯》刊登了一篇文章讲述意大利挖掘出一座二战时期的万人坑,清理出上百具尸骨并得到DNA鉴定。文章开篇就是介绍挖掘背后的沉重历史:1944年3月一队纳粹士兵在罗马遭到意大利战士的抵抗袭击,导致33名德国人死亡。后来德军为了报复,决定每死一名德国人,就处决10名意大利人。最后335名意大利人阴差阳错地被围捕起来,被枪杀在一个山洞里。

2019年,包括美联社、CNN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了一位法国老人的寻亲故事:他花了大半生寻找二战时到欧洲打仗的美国大兵父亲,最后通过DNA检测发现自己有个同父异母的美国弟弟。外媒记者们也是以典型故事贯穿文章始终,充分利用细节、引语等手法,极尽“煽情”之能事。

然而,我们平日见到的大多数科技新闻仍停留在简要消息的层次。比如,中国科学家新发现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就,研究取得什么进展,未来将应用在某某领域。这样写很安全,但也很平淡。

科技在任何方向上的发展都必然会对具体的人产生影响。无论是新药对个体生命的延展,还是某个新技术对一个行业甚至一代人的塑造,都值得挖掘和展示。科技报道也当然可以通过可读性强、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拉近和读者的距离。

近几年,有关中国抗美援朝志愿军、远征军遗骸鉴定的新闻屡现报端。很多民间公益组织还设立了“阵亡将士遗骸寻找与归葬”的项目,不仅让遗骸重归故土,还要为每一具遗骸进行DNA鉴定,建立数据库,为将来寻找到他们的亲属留下希望。这些进展中的事业也给我们后续报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故事和线索。

让外宣报道里的科技概念“接地氣”

对外科技稿件,最基本的要求是向国外的“外行”读者讲清楚报道涉及的科学技术到底是什么,相比前人的成果有什么创新之处。这就要求外宣工作者在准确理解中文有关表达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举例子、打比方、作对比等方式,用简单、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科学研究的专业内容。

上面提及的几篇文章中,提取并鉴定DNA是最关键的科学信息。中外媒体在报道时都添加了“DNA提取困难”的背景:“由于时间久远,战争年代的烈士遗骸几乎都在野外暴露超过70年,DNA受到严重污染。”这个信息说明了传统的DNA检测技术并不适用于陈旧遗骸DNA鉴定。

澳大利亚SBS广播公司在稿件中说到,气候和环境是导致DNA快速降解的原因。“亚太地区的高温、湿润和细菌的侵蚀会让骨骼很快退化。”新华社稿件详细列举了遗骸可能受到的不同类型的污染,比如采样人员的触摸、唾液,以及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还有兵器等金属腐蚀,让读者有更直观的认识。

并不是所有的科技词汇都可以轻松地被通俗化解释。可能有些概念,对于没有相关科学背景的人来说,的确很难理解,需要作者下一番功夫。不过记者依然可以采用对比等手法帮助读者理解生僻的新概念。比如新华社在稿件中将遗骸与普通人的DNA片段长度进行对比。SBS的记者还在报道中运用数字对比新旧DNA检测技术在成功率上的差异。

再比如,新华社文章中提到“DNA扩增子体系”。记者和科学家反复沟通后,把这个概念解释为“是一种可以一次性检测多个基因位点,提高检测效率,增加准确性的方法”。而国内另一家媒体的解读似乎更胜一筹。文章索性就没有出现这个专业词汇,而是直接类比:“新方法就好比是一张精度很高的渔网,可以把过去漏掉的很小的鱼捕捞上来。”这种叙述是不是更加有“读者缘”?

在具体用词上,对外科技报道也面临着如何平衡专业性和通俗性的两难选择。

新华社原外籍改稿专家卡洛斯·欧德利(Carlos Ottery)曾提出,英文科技稿“不能出现太多需要查字典的生僻词汇,否则有碍阅读体验”。对外报道的主要读者不是科学家群体,而是科学基础并不突出的普通大众,而这时“通俗”“接地气”就成为需要优先解决的需求,也是科技新闻外宣报道中需要秉持的重要原则。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坚持选用符合大众认知的简单词汇,采用简洁、精炼的写作手法,防止出现那些满篇都是GRE词语,读起来像学术论文式的文章。

科学研究要有全球视野,科技新闻亦然

开放合作是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聚焦“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这一主题,再次向世界传递出科学无国界的强烈信号。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等问题事关全人类的生存发展,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同时也启发我们,科技新闻对外报道也应该具有全球视野、人类情怀。

比如在报道青藏高原环境研究时,新华社稿件曾通过采访东西方各国专家,尤其是印巴等邻国科学家和欧美相关科学成果,来说明这一中国地域性的研究关乎全人类。

事实上,如前文所述,科技报道中最动人的部分始终是触及人类共通情感的故事,比如家乡、至亲、生死、希望等。

SBS的记者在文章中特别提到发现当年日本侵略者的遗骸。作者并没有避讳,反而强调澳方科学家一旦确认遗骸是日本人,会与日方机构联系,让它们体面地回到自己的祖国。短短几句话,隐含的意义是,在生死和亲情,甚至科学面前,曾经的敌我矛盾没有那么重要。这一克制的叙述能够体现出媒体、科学家和社会舆论的开放、包容、理性。这种国民心态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想要呈现给海外读者的。

在科技对外报道中,应当正确认识中国科技进步与世界的关系,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我们一方面要介绍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勤奋与努力,另一方面要展现中国科技界乃至中国社会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避免陷入狭隘的对立情绪陷阱,甚至激发海外负面解读。比如,中国花费巨资搞航天的目的是什么?中国的基因研究会不会带来风险?秉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推出的新科技当然不会用来征服或是毁灭世界,中国的科研会坚守伦理底线,中国创新也不会只局限于造福中国人民。这些理念在中国读者中是普遍共识,但在多数海外读者看来仍需要证明。因此,建立和维护中国科技界良好的国际形象,不能靠只做不说,而是需要通过每一篇扎实、生动、理性的科技报道,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世界。

综上所述,科技新闻的对外报道,不仅要求新、求快,也要善于抓住机会发掘故事,讲好故事。这就要求我们要将新闻性强的科技热点融入涉及民生的小叙事中,为高精尖的科技进步赋予人类共通的人文关怀,让科技报道有深度、有高度,更有温度。

猜你喜欢
遗骸稿件检测
我的问题③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36具志愿军遗骸在韩入殓 31日归国
韩将归还68具志愿军遗骸
陈道明越俎代庖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