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园林专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0-03-23 05:59覃文勇杨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园林专业应用型本科

覃文勇 杨梅

摘 要: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要求在重视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兼顾理论知识的学习。园林专业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教学存在课程学时安排不当、学生自我要求不高、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应从学生专业思想工作、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来进行课程教学变革,以实现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园林专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专业调剂生

中图分类号 G642;TU986.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4-0148-02

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至今已经5年,各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上也充分体现出对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常州大学是一所地方领军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专业是该校唯一的1个农类专业。该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1个班,人数为30人左右。由于办学时间较短,而且师资力量薄弱,在专业的建设发展和课程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更应该加强专业实践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非常重要的核心主干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需要具备对户外空间环境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能力。

1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自我要求不高 由于我校园林专业的学生多数是专业被调剂而录取进来,根据笔者的统计,园林专业每年所录取的学生大概有50%以上是服从专业调剂而被录取进来,而选择园林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人数不足10人,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园林专业课程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和动力。很多专业调剂生[1]对毕业后是否从事园林相关行业的工作也非常迷茫,部分准备考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也多不会选择填报园林设计方向的专业,原因是以前缺乏美术功底,对自己的设计能力没有信心,在园林规划设计的图纸表现方面能力不足。这些都导致了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真正的教学目标,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1.2 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实践能力不足 园林专业虽然目前隶属于艺术学院,但是由于艺术类专业和农类专业有所不同,而且各教研室的教师都是各自负责自己教研室专业的课程,所以目前园林专业课程教学基本上都是由农类背景的教师负责,而农类背景的专业教师在园林理论和园林植物的研究领域比较擅长,在环境空间的设计方面还是有所欠缺,而且多数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进行教学,没有在企业锻炼的经历,缺乏实践经验。而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学需要指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各类城市绿地空间的规划设计,不但在理论方面需要教授,而且在图纸的表现技法和设计手法方面更需要给学生精心指导。

1.3 课程学时及教学进度安排有待调整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目前安排是80课时,分别在2个学期进行,每个学期40课时,每周12课时,每个学期上课时间持续4周,课程安排在大三的下学期和大四的上学期。目前安排给课程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不便,首先由于大四的时候多数学生面临考研,而且考研选择的是植物研究方向,没有涉及环境空间的规划设计,因此部分学生以考研为重,而且学院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考研率,园林规划设计的学习在方案设计阶段本身就非常消耗时间,多数学生都早早应付了事,甚至要求老师尽量减少作业量,把作业完成的时间搁置到考研结束后才完成。但如此安排,对没有参加考研的同学也会有很大的影响,课程学分氛围不佳,学习效果较差。其次,由于课程安排每周12课时,持续只有4周时间,多数方案来不及完成,特别是在图纸表现上,本身农学背景的学生手绘功底较弱,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1个方案的平面图、立面图和效果图以及各种分析图。最终导致课程作业质量不高,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没有掌握到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

2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2.1 充分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笔者调研发现,目前多数学生对园林专业学习的兴趣不高的原因是对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不乐观,再加上学生自身手绘功底薄弱,缺乏学习的自信心。针对这些的现象,为了更好的实施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在新生入学阶段加强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让学生一开始就对园林专业有充分的认识,树立对园林专业学习的自信心。特别是专业调剂生,对园林没有太多的了解和认知。为了調动同学们对园林专业的认知,提高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在课程学习之前可带领学生先进行专业调研,在真实的户外环境空间中让学生对课程专业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教师对现场环境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该课程所要解决的哪些实际问题以及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方法。此外,针对农类背景学生手绘功底薄弱的问题,开设1门专业手绘课程,该课程从大一的第1学期开始持续到大三结束,通过3年时间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手绘练习,比如每天临摹1幅园林设计作品等,课程考核由艺术学院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师在每个学期结束时进行综合评价。

2.2 进一步强化教师专业课程实践能力 为了解决目前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首先在师资结构的完善上适当引进一些曾经在企业公司从事过园林规划设计工作的设计师,利用他们的实践经验作为教学的补充,不再以学历和学位作为人才引进的唯一标准。其次,鼓励目前多数以理论为主的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或者以学院为基础成立相关的景观工作室,承接社会上的各种园林规划设计项目,以专业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完成实际的工程项目,类似于国外比较成熟的“工作室制”[2]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而且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在教师的考核体系方面,应该完善目前只以科研立项和论文发表为考核标准的体系,把专业实践的成果和能力表现列入评价指标。目前,由于职称晋升标准主要以科研和论文作为主要依据[3],多数教师将大量的时间投入论文的写作和科研项目的申报中,大大削弱了教学环节的精力投入,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对于外出参加社会上园林规划设计项目的实践更是无暇顾及。因此,园林专业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2.3 完善课程教学进度及课时的安排 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不仅涉及的理论知识很多,而且实践练习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完成。1个学期40课时安排4周完成教学不是很合理,每周12课时,学生无法消化所学的知识。图纸的手绘表达需要长期的训练,一个好的方案设计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和进行多次的前期调研工作,目前课程压缩在4周的时间内完成,仅仅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知识的教学至少都要安排1周,剩余的3周时间只能完成一种类型的环境空间的规划设计,而且学生普遍反映课余时间太少,来不及深入和细化方案,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因此,课程应安排1个学期64课时,持续16周,每周4课时,学生可以有大量的课余时间来完成方案的设计和表现。理论教学方面教师可以每周在修改方案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穿插其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方案的过程中掌握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课程的最后评价,可在期末将最终的设计成果打印并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讲解方案设计的构思及学习心得,由学院相关教师组成的考核团队共同评分。

3 结语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是否具备对空间环境进行方案的设计和表现的能力,对学生毕业寻找设计相关的工作岗位至关重要。因此,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而目前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虽然一直提出以应用为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理论为主导,学生在专业的应用和实践方面仍然欠缺。导致部分学生为了能找到合适的设计工作,在毕业前期花高额的培训费前往相关的设计公司参加方案设计和图纸表现方面的培训,希望在面试中能够展示自己专业的实践能力,以便获得录用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李燕.浅谈如何激发专业调剂生的学习动机[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115-116.

[2]赵燕.设计教育专业教学工作室新机制研究[J].新美术,2001(04):14-15.

[3]方宝,武毅英.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科研业绩条件的弹性设置[J].中国高教研究,2017(02):82-86,98.

(责编:张 丽)

猜你喜欢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专业应用型本科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典型模式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