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2020-03-23 05:59施坤石洲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防效安全性

施坤 石洲云

摘 要:为验证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480g/L丙硫菌唑悬浮剂和6%叶菌唑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及对小麦安全性,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0g/L丙硫菌唑悬浮剂375、450、525g/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分别为93.62%、94.95%、95.74%;6%叶菌唑悬浮剂900、1200、1500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分别为72.73%、75.76%、81.82%,随着用量的增加防效显著提高,且对小麦生长安全。

关键词:防治药剂;小麦赤霉病;防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4-0094-02

淮安市淮阴区地处淮河下游,南濒洪泽湖,东隔盐河,北至六塘河,西到大运河。四季气候分明,常年以稻麦轮作为主,属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最北缘,与黄海平原麦区相接。赤霉病是淮阴区小麦生产防治上的首要病害,该病害是1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花期遇雨是该病害发生的关键因素[1]。而淮阴区小麦抽穗扬花期多集中在每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正处于当地3个降雨高峰期之一的春雨期(4-5月),气象条件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危害,一旦流行将严重影响小麦的质量和品质[2]。笔者对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提供的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验证其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为淮阴区小麦赤霉病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1.1.1 试验对象 小麦赤霉病(Gibberellazeae(EWhw.)Petch);小麦品种:淮麦31。

1.1.2 环境条件 试验地选择在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镇严圩村,试验田土壤为砂壤土,pH值为7.4。前茬为水稻,当茬小麦于2018年11月20日播种,播种方式为旋耕撒播,播种量300kg/hm2。管理水平中等,长势较好。

1.2 试验设计

1.2.1 试验药剂 480g/L丙硫菌唑悬浮剂、6%叶菌唑悬浮剂(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对照药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安万思,以色列马g西姆阿甘工业公司);25%氰烯菌酯悬浮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30%丙硫菌唑悬浮剂(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400g/L咪鲜胺·戊唑醇水乳剂(赞米尔,以色列马g西姆阿甘工业公司);8%叶菌唑悬浮剂(安道麦(北京)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1.2.2 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具体见表1。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编号 处理 剂量(hm2) 1 480g/L丙硫菌唑SC 375g 2 480g/L丙硫菌唑SC 450g 3 480g/L丙硫菌唑SC 525g 4 6%叶菌唑SC 900mL 5 6%叶菌唑SC 1200mL 6 6%叶菌唑SC 1500mL 7 30%丙硫菌唑SC 600mL 8 430g/L戊唑醇SC 450mL 9 25%氰烯菌酯SC 1500mL 10 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750mL 11 400g/L 咪鲜胺·戊唑醇EW 375mL 12 8%叶菌唑SC 1125mL 13 空白对照 ]

1.2.3 小区安排 本试验设13个处理,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各药剂处理区面积均为0.0667hm2,空白对照面积0.01hm2。

1.3 施药方法

1.3.1 使用方法 喷雾防治。

1.3.2 施药器械 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鲁农—3WBD-20型)。

1.3.3 施药时间和次数 于2019年5月1日上午(小麦扬花初期)和5月6日上午各施药1次。

1.3.4 使用容量 兑水量20 L/hm2。

1.3.5 病虫害的防治药剂 每处理药剂另加适量杀虫剂吡虫啉。

1.4 调查项目

1.4.1 气象及土壤资料 试验期间2019年5月1日—5月28日,阴雨较少,共有4个阴雨日数,分别为5月15日、17日、25日、26日。试验田土壤为砂壤土,pH值为7.4。

1.4.2 病害及防效 第1次调查在5月12日(第2次药后7天),第2次调查在28日(第2次用药后22天,病情已稳定,小麦成熟期),分别调查各级病穗、病情严重度,计算病穗率、病指及病指防效。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200株。共1000株。调查病株数、并根据以下标准分级[3]。

0级:不发病;

1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以下;

3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

5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

7级:病小穗占全穗的3/4以上。

1.4.3 计算方法

a、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应的病級值)调查总株数×7]×100

b、防治效果(%)=(CK1-PT1)/CK1×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以看出,480g/L丙硫菌唑悬浮剂375、450、525g/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分别为93.62%、94.95%、95.74%;6%叶菌唑悬浮剂900、1200、1500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分别为72.73%、75.76%、81.82%,随着用量的增加防效显著提高。480g/L丙硫菌唑悬浮剂450g/hm2、6%叶菌唑1500mL/hm2防效与430g/L戊唑醇悬浮剂450mL/hm2、400g/L咪鲜胺·戊唑醇水乳剂375mL/hm2、25%氰烯菌脂悬浮剂1500mL/hm2、8%叶菌唑悬浮剂1125mL/hm2 4个处理防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低于30%丙硫菌唑悬浮剂600mL/hm2、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750mL/hm2 2个处理。

各试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有效防效排列顺序是:480g/L丙硫菌唑悬浮剂525g/hm2>30%丙硫菌唑悬浮剂600mL/hm2=480g/L丙硫菌唑悬浮剂450g/hm2>480g/L丙硫菌唑悬浮剂375g/hm2>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450mL/hm2>6%叶菌唑悬浮剂1500mL/hm2>430g/L戊唑醇悬浮剂450mL/hm2=400g/L咪鲜胺·戊唑醇水乳剂375mL/hm2>25%氰烯菌脂悬浮剂1500mL/hm2=8%叶菌唑悬浮剂1125mL/hm2>6%叶菌唑悬浮剂1200mL/hm2>6%叶菌唑悬浮剂900mL/hm2。

2.2 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480g/L丙硫菌唑SC525g/hm2处理对防治小麦赤霉病保产效果最好,为26.83%;25%氰烯菌脂SC1500mL/hm2对防治小麦赤霉病保产效果最低,为7.8%。各试验药剂对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保产效果排列顺序是:480g/L丙硫菌唑SC525g/hm2>30%丙硫菌唑SC600mL/hm2>480g/L丙硫菌唑SC450g/hm2>480g/L丙硫菌唑SC375g/hm2>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450mL/hm2>6%叶菌唑悬浮剂1500g/hm2>8%叶菌唑SC1125mL/hm2>400g/l咪鲜胺·戊唑醇EW375mL/hm2>430g/l戊唑醇SC450mL/hm2>6%叶菌唑SC1200g/hm2>6%叶菌唑悬浮剂900g/hm2>25%氰烯菌脂SC1500mL/hm2。

3 小结

本试验结果表明: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480g/L丙硫菌唑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优异,与对照药剂30%丙硫菌唑悬浮剂效果相当,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推荐剂量为900~1200g/hm2;6%叶菌唑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较好,但防效明显低于丙硫菌唑的效果,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推荐剂量为1200~1500g/hm2[4]。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受小麦抽穗扬花期的气象因子影响较大,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齐穗扬花期是防止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因此,第1次防治适期为小麦扬花初期(扬花率达5%~20%时),间隔5~7天第2次防治,坚持连续用药2次,效果更佳[5]。

参考文献

[1]丁湧鑫,杜国防,倪运东,等.淮安市洪泽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7,(6):116-117,125.

[2]程顺和,张勇,别同德,等.中国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及抗性遗传改良[J].江苏农业学报,2012,28(5):938-942.

[3]李金葉,刘玉坤,陈茂娟,等.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8,(13):103,106.

[4]唐才尧,施保国,孙永军.江苏淮安市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J].现代农药,2012,11(6):53-56.

[5]孙俊铭,韦刚,张启高,等.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适期及不同防治次数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10,139.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小麦赤霉病防效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鸭脚树星室木虱的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30%苯甲·丙环唑不同施药期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及产量效应的试验研究
不同药剂拌种防治水稻病虫害药效试验初报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