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

2020-03-23 06:00唐冬萍
课外语文·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概念,语文核心素养就是语文的内涵,其中包括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层次,语文课程包括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等,还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质。将语文课程的特质与语文核心素养相互结合有利于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有利于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将从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课程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课程特质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6-0080-02

【本文著录格式】唐冬萍.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课外语文,2020,19(06):80-81.

语文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语文的教学相对于小学来说知识面更加广泛,学习的目标难度也逐步增大,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就已经步入了正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长远来看,对学生具有发展性的意义。语文课是一门极具特色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利用语文课程的特点来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服务是现代语文老师正在探索的问题。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介绍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主题的综合素养,包含的内容相对较为广泛,而且还要求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必须达标,语文核心素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就是语言构建与应用,初中的学生对于生字词已经基本掌握,而语文作为基础性的课程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语言构建与运用包括语言的积累和系统性的应用语言,并且在日常交际和评价过程中使用语言。其次就是思维发展与创新,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虽然在小学时期已经得到了引导,但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在初中止步,思维发展与创新包括学生的直觉体现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关注学生的观点表达和逻辑表达,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来观察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再次就是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其中包括审美感情和审美品位以及审美表达和创造四个方面。最后就是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素养包括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吸收,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和担负社会责任的意识培养需要文化传承和理解进行前期指导。

二、语文课程的特质分析

(一)基础性工具性

语文课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说语文课程有基础性的特征,而且在语文课上不仅要教授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语文学习的技巧。语文是具有工具性的学科,而语文能力就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例如语文课程中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为学生以后分析题目奠定基础,其中在现代社会的交际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最好体验。

(二)人文性思想性

语文教学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高尚的审美情趣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所以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思想性的特征。初中语文教学还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对现代文学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现代文学风向,掌握时代特点。在课程中学习一些具有民族性的课程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高尔基曾说过“文学就是人学”,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语文教学知识相互结合,就是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三)开放性和实践性

语文学科本质上是一门语言,所以语文教学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中国文化历史悠久,由于内容的丰富性也使教学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无论是听说读还是写唱演都可以在无形中学习语文,所以语文教学不仅仅限制在课堂上,现在已经有很多老师开辟了第二课堂,通过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在生活中也处处可以显现语文知识,包括小说、报纸、电视等等都是语文学习的媒介。语文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例如在学习了“如鲠在喉”这个成语以后,在说话或者是写作时可以直接运用,所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相对较强。

三、结合课程特质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一)利用学科的基础性培育学生的语言建造与运用能力

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的,语言知识需要学生一步一步积累梳理和整合,汉语是一门复杂的语言,需要我们用心学习,语文的语言环境是非常广泛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文字的特点,通过运用来寻找语文的规律。语言建造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层面,学生的其他素养都是以语言构建和运用作为基础的。学生想要养成语言构建的素养需要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生活中多多训练并养成良好的语感,由老师进行一定的语言知识培养,从而在学生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在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语言作品或者是文学作品放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转换使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得以提高。在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使语文知识与生活相互结合,从而培养出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的素养。

(二)利用开放性培育思维发展与创新的文化素养

思维能力是初中生必须培养的能力之一,能力的发展与创新需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语言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思维发展与创新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语言和文字的完美体验,思维的发展能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步。在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语文学科中的开放性特质,思维的创造是不受限制的,天马行空的思维需要有开放性的课程支持,比如在课外实践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写作文的方式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对于非正式的作文,老师不必进行规则化的管理。语言不是孤立的存在,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并不是小学生的专利,培育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而且思维的发展能够让学生的语言规律和逻辑性原则分析变得更加流利。初中生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批判性思维和文学作品的支持,利用语文学科的开放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創性。

(三)利用人文性培育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

审美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初中生已经开始接触文学作品了,阅读和鉴赏作品的过程中离不开审美,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美、欣赏美、评价美,甚至通过一定的条件可以创造美,语文活动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审美体验。培育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将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特点融入到审美过程中来,语文是情感的学习与应用的一种途径,所以利用学科的人文性能够让语文学科变得简单,现代性、民族性或者传统性具有美的特征, 所以可以作为审美能力培养的一种媒介。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就能够领略汉语汉字的独特美,能够对祖国产生更加热枕的感情,就能够从不同风格、时代和感情来看待文学作品。

(四)利用民族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在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需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实用性的特征,文化传承与理解是一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利用语文学科的民族性来学习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可以对文化进行传承和创造,文化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与语文学科的开放性特征具有异曲同工的妙处。

四、小结

语文学科具有多样化、开放性等特点,在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质,能够让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更加广泛,在初中过程中对于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从而寻找核心素养培育的最好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海洋.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及其课堂教学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7(23).

[2]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

[3]杨通知,田海洋.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及其课堂教学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7(23).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