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生
(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邵武 354000)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1]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问题导向的课程。[2]能否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研究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前提。
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心智尚不成熟,在提出问题环节中,常出现两个极端现象:一是没有问题。如当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时,学生面面相觑,一言不发。主要原因是不敢问,也不知从何问起。二是太多问题。如当教师针对一些具体现象请学生谈个人疑问时,学生踊跃发言,问题多样。如果教师此时引导不规范,或无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地筛选,就难以生成有价值的研究主题,从而不同程度影响活动的有效开展。笔者结合学校当地出现的情况及多年的教研实践,就小学低年级学生如何基于问题生成研究主题的逻辑进行研究。
新《纲要》指出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目标之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重点应让学生做到“三问”。
1.营造氛围:敢问。即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发问。一方面,教师要善用激励措施。通过语言激励、物质奖励等办法,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对提问积极的学生予以表扬,对不但提问积极且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给予小铅笔、小玩具之类的物质奖励等。另一方面,教师要有容错的肚量。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童言无忌,经常提出一些幼稚的疑问,甚至是成人认为常识性错误的问题,此时教师不可批评、否定,应顺势引导,给学生验证错误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
2.创设情境:想问。即学生要有提问的冲动。关键是要创设能激发学生想问的情境。首先是创设真实情境,这是最能激发学生发问的措施。如在开展“走进农耕工具”主题活动中,组织学生参观农具展室,并亲自体验农具的使用,学生的疑问便喷涌而出:这些农具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怎么做成?这些农具在古代是什么样?怎么正确使用……其次是再现情境。对于一些难以创设真实情境的活动,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再现当时情境。如在开展“家乡的变化”主题活动中,播放20 世纪家乡面貌的录像或图片,学生观看后,通过与现实情况的对比,顿时产生了许多问题:家乡的路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子的?家乡的河水以前为什么那么清?家乡人以前的生活为什么那么苦……
3.掌握方法:会问。即知道用什么方法发现问题。产生想问的心理只是基础,还要掌握一些找问题的方法,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一是学会观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发现异同点。二是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如在“我与蔬菜交朋友”主题活动中,讨论到黄瓜的种植时,可以引导学生从黄瓜的种类、黄瓜的营养等方面提出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把黄瓜与其他蔬菜比较,提出白菜如何种植、空心菜如何种植等问题。三是学会表达,可以让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层面表述问题。如关于黄瓜的种植,可以提出“黄瓜是怎样种植的?为什么要搭架?黄瓜生虫了怎么办?”这种表达方式,既让学生易学易用,又表述得清楚明白。
对于学生在活动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不可随意处理,而应全部生成研究主题。指导学生分析论证和整理归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选出适合学生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分析筛选时,主要遵守三个原则:
1.整合性原则。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分门别类,归类整理,做到不重复研究。一是要剔除重复的问题。有时学生发言踊跃,看似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其实认真分析后,大多是重复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而已。如在“走进农耕工具”主题活动中,学生提出:织布机怎么用?古人怎样织布?这两个问题是重复的问题,可删除其中一个。二是要合并同类的问题。如在上述活动中,学生提出:斗笠、蓑衣是用什么做成的?风车怎么制作?可引导学生将两个问题归并为“怎样制作农具”这一个问题。
2.可行性原则。指导学生立足实际,逐一分析现有因素,确保提出的问题能够研究。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环境因素。农村和城区学生研究的问题应有不同,山区和沿海学生研究的问题也要有所区别。如“怎样种水稻?”这一问题就不适合城区的学生研究。二是时间因素。对于耗时太长或与上课时间有冲突的问题,应该放弃研究。如“什么树寿命最长?”就难以完成。三是个人能力因素。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受知识、技能等因素的影响,难度大的问题应放弃,如家乡有什么矿产?古镇老房怎样建成等。
3.兴趣性原则。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其自主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任何问题,只要学生有兴趣,参加活动才有积极性,才能做到有效进行。为此,对于提出的问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一是从个人兴趣出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切忌根据教师的意愿,强制分配研究问题。二是从小组兴趣出发,选择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问题。分小组进行的集体性研究问题,应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由小组自主选择,宁可出现不同小组研究相同问题的重复现象,也不宜强制指定。
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后,应引导学生把问题转化成研究的主题。研究的主题不是散乱的,应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以进一步提升活动效果。
1.系统性主题。一是从横向考虑,把问题进行延伸,生成并列关系的一系列主题。如在开展“我爱家乡”主题活动中,根据学生提出的“家乡有什么特色水果?”这一问题,可以形成“家乡的水果”“家乡的小吃”“家乡的蔬菜”等多个研究主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题选择,进一步激发研究兴趣。二是从纵向考虑,把问题逐步深化,生成有梯度的多级小主题。如在上述活动中,当学生提出“家乡有什么特色水果”时,可引导学生从季节上考虑,形成“春季家乡的水果、夏季家乡的水果、秋季家乡的水果、冬季家乡的水果”四个小题;还可从生产过程考虑,形成“家乡水果的种植、家乡水果的采摘、家乡水果的保存”等小主题。通过细化的主题,使研究活动更加思路清晰,可操作性更强。
2.规范性主题。把问题转化主题,除了要考虑系统性外,还要考虑规范性,即把研究主题表述清晰,生成好听好记的研究主题,这一点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尤其重要。一是要通俗易懂。低年级学生受知识水平的影响,确定研究主题应尽量简单明了,避免晦涩难懂。如“我有一双小巧手”“学习习惯调查”等。二是要富有情感。低年级学生受情绪因素影响大,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形成感情色彩深厚的主题,更能激发其研究兴趣。如“争当劳动小能手”“生活自理我能行”等。三是要精炼简短。从读音上考虑,主题应尽量简短,好读好记、朗朗上口。如“神奇的影子”“家乡的变化”等。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把问题转化为研究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既要全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和阶段目标,还应充分考虑年龄特点的影响,多激励,多引导,进一步提升活动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