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开发提升校本教研的有效性研究

2020-03-22 02:23齐少娟
教师·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校本教研微课

齐少娟

摘 要:在新课改之后,校本教研存在思路固化的问题。文章以微课开发为切入口,提出了微课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明显优势,探讨了通过微课开发提升校本教研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学校的教学教研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校本教研;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11-1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4-0086-02

校本教研需要以相應的资源优势及特征为基础,基于教学体系的各项探索与案例,从而有效应对教育教学体系的各类问题,依托教研小组来完成听课、评课等工作,发展契合校园、学科的基本教学方案。但是传统方案在很多情况下未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有效性是校本教研的生命,微课作为一种现代新兴的互联网教学模式,时间短、目标比较集中、易于把握,成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改革手段。为此,运用基于微课的校本教研形式,深化校本教研活动,搭建微课资源平台,对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助力教研教学体系实现快速成长、有效应对教师遭遇的各类问题、提升最终的教育水平有极大的价值。

一、微课在校本教研中的应用优势

移动互联网会大幅影响人们的生活及教育模式。微课是信息技术及教学体系有效融合的最新成果,属于相对新颖的教学资源。这和之前所构建的校本教研体系进行对比,实际的教研耗时相对较少,主题突出,目标集中,针对性强,易于把握。依托微课平台的有效开发,最终可得出教研活动存在下述显著优点:

(一)针对性强,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成长

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研究可以具体到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每一个方面,使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在教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详细地分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为以后的教学提出更加具体的可行性建议。相较于传统课堂的方案,校本微课可以更为理想地反映实际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师在完成微课制备的过程中,实际的信息处理体系也实现了显著发展。于学生而言,不必局限在传统的课堂中,他们可以通过微课点播的方式,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自主进行相应的活动,可以为学习活动提供极大的支持,实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所以,将微课运用到校本教研中,有益于提高教师最终的专业水平以及教研水平,大幅提高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助力教师、学生之间的协同成长。

(二)形式多样化,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对其深入研究必然会导致微课资源的不断涌现。一方面,微课视频、教学设计等多个维度,都会伴随教学、资源等维度的变化,进而实现快速的发展以及充实等效果,实现更加理想的动态更新效果,这也有助于拓展最终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微课中不仅有音乐、动态文字,还有视频,能以多种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相较传统方案而言,有着内容更为完备与立体的优势;而且有目标更为聚集、教学内容等更为精简的特征。这也让平台可统筹多个维度的教学资源,在分析过程中可选定关联信息开展学习与沟通,通过多媒体视听手段形象化地呈现,完成细分且完整的知识点讲授,为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建设提供新的方向,这也属于配合校本教研的重要方式,微课也演变为校本教研体系的关键助力。

(三)时间和空间不受限,提高教研效率

在传统合作教研中,教师需要集中在一起,因此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在网络环境中,公众的阅读习惯出现极大的变化,进入新的碎片环境。在教育领域中,网络也可以让校本教研活动成为一种随时随地可以发生的终身行为。依托强悍的技术及网络支持,不仅可以助力全体教师的协同加入,也可以应对时间、空间等维度的局限性,从而确保教师可密切开展交流与互动等活动,进而实现预期的网络教研目标。

二、当前小学校本教研活动和校本微课存在的问题

校本教研作为发展改革的核心措施,实际采取的微课开发工作,需要以符合教、学的具体需求为基础,目标是大幅提高最终的教学质量、教师水平,带动学校的顺利成长。虽然校本教研和微课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很大限度上制约了校本微课的发展。

(一)校本教研活动内容单一化

在具体的实践中,许多学校的校本教研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和实质内容,校本教研的中心工作多围绕新老教师听课、评课等传授经验的形式进行,虽然对新入职的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所帮助,但校本教研活动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应全面覆盖课程决策、设计、目标、内容和评价等专业问题以及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单纯基于听课、评课等程序的单一模式很难应对核心问题。

(二)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精力不足

校本教研是需要教师投入时间,深入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保障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没有时间”演变为限制此类问题的核心原因。教师奋斗在教学第一线,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应对除教学任务以外的各种评比、检查等工作,工作、学习的时间难以合理分配。现行的对中小学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重“学生成绩”,轻“教师科研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热情。再加之少数学校以及教师对此缺乏认知,教师所进行的投入相对偏少,这也造成教研活动的最终效果面临显著影响。

(三)校本教研活动目标不明确

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很多小学在实际的校本教研体系中,遵照拟订教研计划、反思总结等较为详细的推进程序。缺少明晰的目标与规划,有的即使制订了规划,但没有将其落到实处,也没有用专业的方式予以实施。教师在上级部门或学校的行政干预下多忙于应付规定性动作,校本教研成为一项任务。校本教研并非单纯为应对教学的各类问题,同时还需要应对时代发展的各项需求。在缺乏关键目标的情况下,原本计划发展“研究型教师”的各类活动,都存在浮于表面的问题。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研究方法的荒疏,会影响教师,继而降低其对校本教研的参与热情与兴趣。”

(四)微课与课本对应性低

微课属于信息以及教学融合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整合,这也助力教学资源及方式等实现快速的发展与升温。可汗学院等新的课程形式,演变为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核心构成之一。但基于当前的微课资源来分析,缺乏契合校园的资源,与课本之间的对应性相对偏差,存在着系统性较差等问题;且以任务或竞赛为驱动开发出来的微课,要么适用于教师研训,要么为了取得好的参赛成绩过度包装,离学生的学习需求太远,缺乏实效性和利用率,对转变师生教与学的行为,提升学校教学、教研质量意义不大。

三、微课提升校本教研中的有效性策略

(一)搭建平台,组建微课教研团队

教师作为构建活动的核心主体,也属于微课资源库发展的核心力量,相关设备则是教师依靠微课、积极推进相应的校本教研工作的核心保障,从而确保微课可以更好地满足校本教研活动的需求,提高最终教学体系的专业水平。学校需要拓展配套的技术以及设备,组建一支包含专业教研技术、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一线教师和学生的队伍。技术人员和专家对团队中的所有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微课设计及信息技术的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制作微课的水平,还需要教师能围绕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展开分析,探讨多个维度的团队构建与发展,学生将微课学习中遇见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再由授课教师设计开发,利用微课解决,建成微课平台。除此之外,还可积极推进培训活动,从而确保全体教师均可发展为相应的开发及建设者,塑造更加理想的教研氛围。

(二)建立健全校本微课激励机制,形成管理体系

在小学校本教研中,学校需要建立制度,发展相应的管理体系,构建配套的激励体系,为后续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持。一线授课教師教学任务繁重,在日常教学任务之外进行校本微课的研究和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为保护和调动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校本微课的开发,同时保证校本微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学校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立健全教师参与校本微课的激励政策,对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作出适度倾斜。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目标激励、评奖评优机制、校本微课管理保证机制等,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营造氛围,激励教师更为积极地参与此类工作,在行政等维度提供可靠的配合。

(三)精选学习内容,合理开发微课

校本微课的重点为相关视频片段的制作,还涵盖配套的设计、素材获取、反思及测试等多个构成部分,需要多个维度的深度支持。微课一般解决的是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次反复,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因此,并不是教材内的全体教学内容都可以满足开发的各项需求。微课虽然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但归根到底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无论包装得如何华丽,都需要教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适宜的教学内容。要使校本微课更有效,教师应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提升教育教学技能上,从学生的角度对微课主题进行研究,探寻何种知识点才有必要求依靠微课的方式进行陈述,什么样的知识无须通过微课进行阐述,整体考虑专家以及同事的意见,从而起到提升校本微课有效性的效果。

四、结语

校本微课资源的发展有着极为复杂的特征,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从师生需求的视角出发,科学合理地运用校本微课,精心设计并制作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的微课,重视学习者的应用需求和情景体验,发挥校本微课的价值,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有助于实现最终校本微课教研有效性的显著增长。

参考文献:

[1]陈晓冬.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关于目前小学校本教研现状的调查报告[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1(36):81-83.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61-62.

[3]庞智亮.信息技术课堂应用微课的有效性探索[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12):74-77.

猜你喜欢
有效性研究校本教研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