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策略探析
——以《红楼梦》为例

2020-03-22 23:49方淑惠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贾府整本书红楼梦

方淑惠

(云霄第一中学,福建漳州 36330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首个学习任务群,其地位可见一斑。然而整本书阅读并不新鲜,梁启超最早提出学生接受语文教育应该阅读整本文言读物。1941 年,叶圣陶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出了“把整本书作主题,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1]反观我们的语文教材,多以短章或者节选的文章为主,属文本汇编类作品。而课标推荐阅读的作品是相对于单篇短章和节选中长篇文本而言的整本书,具有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这样的整本书阅读可以弥补语文教材单篇阅读的不足,更好地培养语言建构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水平。从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形看,日常接触的是网络读物,形成阅读的“碎片化”“浅表化”,易导致他们对现实生活缺乏认知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不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规范语言的建构。想要解决阅读的“碎片化”“浅表化”,就要开展好整本书的阅读。为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并为其终生阅读打下基础等问题成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亟待解决的要务。

部编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设教学单元。教材设计包括“阅读指导”与“学习任务”两部分。学习任务群下设六个学习任务。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是全面让学生完成教材内任务群内容,还是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性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笔者更倾向于后者,并主张亦可根据实际学情自行设计学习任务。下面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探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学整本书阅读策略。

一、聚焦设计任务驱动阅读

“阅读是语文的命门,而思维是阅读的命门;在教学的意义上,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阅读。”[2]以学习任务群为驱动力,促进整本书阅读的推进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设定学习任务以使学生聚焦书本阅读,能使其在多变的社会和快速消费的时代环境下专注阅读,提升认知,重塑价值观。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作品,不读三五遍,很难弄清楚复杂的人物关系、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作品蕴含的深意。然而高中阶段学生有效阅读的时间有限,时间一长,学生“坐不下来”“读不下去”的情况渐趋显见,没有整体把握全书内容,设计的任务便是无源之水。

笔者建议先以回目为单位,设计前八十回的阅读日历(后四十回可以略读),要求学生按阅读日历完成既定的回目,并在既定的时间内讨论交流读书心得。那么教师聚焦作品某点设计任务,就能顺理成章了。如林黛玉进贾府,宝黛初见时,宝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教师提出“理解宝玉这句话的含义”的学习任务。学生就得将宝黛初见的场景和宝黛的爱情线索结合一起,联系前文“木石前盟”,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中感受语言魅力,分析人物关系,把握故事发展脉络及作者情感走向。鉴于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亦可依据阅读日历合理设计学习任务群,可以是对某一个人物进行语言画像,也可以是对某一事件的短评,当然可以是符合时下潮流活动的“群芳生日宴”主持稿,也可以是对抄检大观园的情况调查报告。经典的作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聚焦任务,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思维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二、纵深设计任务推进阅读

设计学习任务应该以认知、整合、思辨为纵向发展原则,推进纵深阅读,避免浅表化。认知是基础,整合是途径,思辨是目的。“认知”指向知识层面。其内容包括对《红楼梦》基本情节内容、人物关系等的认知,以达到对整本书内容的整体把握。“认知”层面的学习任务可以浅显些,易完成。“整合”集中体现在内容整合、分析层面。该层面旨在引导学生依据现有材料理解分析书中的某个情节的意义,或者探讨某类人物形象等。如教师设计“红楼丫鬟最美时刻表”任务,要求学生找出不少于十个红楼丫鬟,概括其高光的时刻。概括的内容不超过10 个字。另用3-5 句话描述该丫鬟所处情境;也可简要描述丫鬟形象。该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整合现有资料,训练思考归纳能力。“思辨”层面指向训练思辨与批判思维的能力,塑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层面,是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设计这一层面的学习任务,既要学生有“认知”层面的基础,又要有“整合”层面的能力。如,教师设计学习任务“从平儿入手看通房大丫头的悲剧命运”。为完成任务,学生不但要了解《红楼梦》相关情节,理清人物关系网,还要从思辨的角度来探讨通房大丫头在封建社会注定的悲剧命运。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横向比较探讨为何鸳鸯宁死不愿意做小妾;为何赵姨娘当了姨娘还被丫鬟看不起,甚至连自己的女儿都对她不屑一顾。

当然,以上三个层面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一个学习任务或者任务群系列都可以从多层面设计。以此达成“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感情、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3]

三、多维设计任务拓展阅读

由学习任务的功能维度,《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

1.激趣导读型

对习惯短篇章阅读的学生而言,《红楼梦》无疑是难啃的大部头。教师可秉承不挫伤学习积极性的原则,设计贴合学生生活情境的学习任务,活泼有趣,由简入繁,由易到难。例如,教师以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为基础,要求学生策划刘姥姥这一日的系列活动。该学习任务将原本枯燥的故事情节转化为有趣的公关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想要策划出趣味横生的公关活动,须在《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中,理清刘姥姥与贾府丝丝缕缕的关系,这就需要有思维层级的考虑。

2.模板框架型

《红楼梦》阅读难度相对比较大。为顺利达成阅读目的,教师可设计模板认知框架,通过一两个模板示例,为学生提供可模仿、易操作的学习框架。例如,教师设计“通过人参管窥红楼由盛转衰”这一学习任务时,列举黛玉初进贾府时,贾母霸气回应给黛玉配人参养荣丸示例,须知康熙至乾隆间人参价格暴涨。“一两三百金,其品犹居次。中人十家产,不满一杯味。”贾母的话,足见贾府盛极一时的财权和地位。以此为模板,教师可以设计学习任务条目,让学生寻找整本书内与人参相关的人和事,达到以人参为道具衬托人物性格、窥见贾府盛衰的目的。此项任务设计,涉及文化层面问题,以一管窥全豹,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面貌,将触角延伸至作品的思想性,使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有所提高。

3.成果分享型

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多少都具备分享成果、检测整本书阅读效果的特性。只是有些侧重于知识层面的认知,有些侧重于思辨与批判思维的训练,有些则侧重于审美鉴赏或者语言建构等。例如,教师给出贾府的简易平面图,要求学生根据《林黛玉进贾府》篇章绘制黛玉进府路线,并假定学生为导游,以带领游客寻访黛玉进府遗迹为初衷,写一篇导游词。这类设计既与人教版教材选文衔接,又达到情境化写作训练能力的目的。此项任务设计,既可以规范学生的语言建构,又提高了学生审美鉴赏的创作能力。

猜你喜欢
贾府整本书红楼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别样解读《红楼梦》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