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声誉受损的经济后果

2020-03-22 18:31:48解丰齐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0期

解丰齐

(上海大学 上海 201800)

一、理论分析

(一)声誉理论和机制

审计声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依据审计声誉的主体,可以分为审计师个人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声誉。审计师个人声誉是以个人为主体的狭义声誉,后两者是广义的声誉(查道林和费娟英,2004)。事务所维护声誉以维持长久发展,同时避免声誉受损对自身造成负面影响,Firth(1990)认为,当会计师事务所受到了监管机构的处罚后,会对其及主审会计师的声誉造成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王兵和陈武明(2011)也证实,有两种情况会使审计师声誉受损:政府监管机构对事务所进行行政处罚和审计师个人缺乏了独立性。由此可见,审计声誉非常重要,审计师应不容置疑的维持其自身的声誉。

(二)审计质量

De Angelo(1981)首次提出,审计质量是一种联合概率,它不仅需要审计师查找出被审计单位的违规情况,还需要照实披露这些违规情况。审计师查找出被审计单位的违规情况是其自身专业能力的体现,而是否会照实披露这些违规情况则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在定义了审计声誉和审计质量之后,两者之间的内部关联也不容小觑。

(三)客户股价反应

2001年发生的安然事件,是一次影响巨大的造假丑闻,很多学者通过此事件发生后安达信审计的客户在股票市场上的反应,来研究审计师声誉受损后是否会在股票市场上有相应的市场反应。Chaney and Philipich(2002)通过分析安然事件发生的多个窗口期,运用单因素模型检测异常报酬率,发现在安达信销毁底稿被曝光日,其审计的其他公司(287个)的股价都有明显下降的态势,异常报酬率为负。因此,作者得出了审计失败会带来巨大的代价,对事务所、审计师及被审计单位都会造成不良影响的结论。

二、KM财务造假案件简单回顾

2019年4月29日晚,KM公司公布了2018年的年报。与此同时,KM还公布了一份《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公司在公告中对2017年年报中多计入的货币资金299.44亿进行了更正,也就是说当时财报中列式的高达341.51亿的货币资金一夜之间蒸发了,整整缩水了近87%,变动之剧烈,刷新了A股市场的记录。同时,KM还更正了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存货以及在建工程等几个关注度高的会计科目,引发了投资者的热议。

5月9日,针对此次造假事件所涉及的会计师事务所——Z,证监会下达了立案调查通知书,通知书中明确阐述了此次对Z事务所立案调查的原因是在KM的审计业务中涉嫌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

5月17日,证监会首次通报了KM财务造假的调查进度,证实了KM的年报中存在重大虚假,涉嫌违反法律法规。

8月16日,证监会做出了对KM财务造假的相关涉事人员做出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三、基于事务所审计组层面的经济后果分析

(一)涉事组的统计结果和分析

运用excel对涉事组在事件窗口期内的平均异常收益率(AAR)与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CAR)进行计算,可以看出KM披露财务数据造假事件对与其为同一审计机构的涉事组的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在此组数据中,CAR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在事件窗口期内基本上小于0,事件窗口期内的21天中,CAR的值显著为负,其中有19天上市公司CAR<0。事件发生日的前两日,即t0-2日起,CAR呈直线下降,并于t0事件日达到最小值-3.40%,整个事件呈现出负效应,收益率为负,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同时,通过运用SPSS进行分析,CAR也通过了T检验,证实了其显著性。

(二)非涉事组的统计结果和分析

运用excel对非涉事组在事件窗口期内的平均异常收益率(AAR)与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CAR)进行计算,可以得出KM披露财务数据造假对同一审计机构的非涉事组的上市公司的股价也同样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事件窗口期内(t0-10,t0+10)这段时间内平均异常收益率AAR变化幅度整体较为平稳,一直围绕0上下波动。在t0-2日,KM披露财务数据造假的前两天,市场对此信息有所察觉,AAR由正值变为负值,但变化并不明显,直至t0日,事件日当天,市场才迅速做出反应,AAR出现大幅下降,一直降到-1.63%,达到事件窗口的最小值,这一天68%的公司AAR呈现负数。CAR呈现先一路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且于事件日的两天前(t0-2日)后一直呈负数,并于t0+2事件日达到最小值-2.47%。因此,从上面的统计数据来看,整个事件呈现了明显的负面市场反应。同时,通过运用SPSS进行分析,CAR也通过了T检验,证实了其显著性。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利用事件研究法对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KM财务造假事件对Z事务所的其他客户的来说,在事件窗口期内,平均累积异常收益率CAR都显著的小于零,且通过了T检验,由此不难推测KM财务造假事件的确给市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使社会公众对其主审CPA——Z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产生了质疑,并对其职业声誉产生了损害,从而连带着对其审计的其他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产生负面评价。

基于审计项目组层面上分析,投资者对此次财务造假事件中所涉及的涉事组和非涉事组所审计的公司有着明显不同的市场反应。涉事审计组的CAR值在事件日前两天就开始呈现直线下降,并于事件日当日达到最低点,即-3.40%,且在事件日后的九日内一直持续为负值。反观非涉事组的数据,CAR值在事件日当日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但到事件日后的两天CAR才到达最低点,即-2.47%,市场反应略晚于涉事组的市场反应,且此最低点明显小于涉事组CAR的最小值,且变化趋势并不像涉事组那般剧烈,可以看出市场对涉事组的负面反应更显著,声誉损害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