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南江县巴山背二歌为例

2020-03-22 17:32:46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光雾南江县巴山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原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悠久历史的结晶和文化品格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遗产旅游是遗产概念和内涵不断社会化、商业化的产物[1]。

原真性(Authenticity),又名真实性、可靠性、确实性,此概念最早1964年由《威尼斯宪章》提出,主要适用于欧洲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后来针对亚洲国家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的实际情况,故提出符合亚洲文物古迹的“原真性”文化遗产保护,即1994年在日本奈良召开会议制定的“奈良文件”[2]。

二、巴山背二歌的开发研究

(一)巴山背二歌的文化内涵。巴山背二歌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巴中市辖区内的一种山歌,其名称源于“巴山背二哥”[3]。巴山背二哥历史悠久,约有3000年。从前,巴中山区交通闭塞,山里的货物全靠人工背运,背运货物的人被称为“背二哥”或“背老二”,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时演唱的山歌便称为巴山背二歌,因其优美的旋律而在民间广泛传唱。

巴山背二歌是巴人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承载了巴山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生动地展现了背二哥的内心世界、劳动场景和生活状况,内容丰富多样,有的歌颂巴山人民不畏艰险、勤劳勇敢,有的歌唱劳动、歌唱背运工具,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06年,巴山背二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其表演形式主要有声乐作品《巴山背二歌》和舞蹈作品《巴山背二哥》等。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巴山地区交通条件得到了改善,背二哥们由从前从事的长途背运转为今天的短途背运,人数逐渐减少,能唱巴山背二歌的人也越来越少,巴山背二歌的传承人高度濒危,巴山背二歌亟待“抢救”保护。

(二)巴山背二歌的旅游开发。巴山背二歌作为南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受到了当地的高度重视。2012年,巴中市委市政府将国家级非遗项目巴山背二歌传习所建设纳入重点文化工作。近年来,南江县旅游发展迅速,政府和企业也将这一项宝贵的遗产运用到了旅游项目中。

1.促进南江县旅游业的发展,获得较大经济效益。2019年8月,《梦境光雾山》实景演出在光雾山旅游区首演成功。它将巴山背二歌作为演出视觉核心概念,探寻神秘巴人文化,讲述米仓古道和神奇大巴山里的一段穿越历史空间的动人故事。《梦境光雾山》采用“行浸式”夜游的全新旅游体验方式,突破传统的观演方式,这一作品的推出,将会改变光雾山旅游区游客互动项目偏少、过夜游客不多的现状,对大力发展月光经济,带动全域全景全时旅游,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提升和传播了地区形象。除了《梦境光雾山》,南江县每年还要举办“巴人文化艺术节”,表演《巴山背二歌》,让游客感受到巴山背二歌的魅力。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让更多的人了解巴山背二歌这特有的文化和南江美丽的自然人文景观,极大地提高了南江县的知名度。

(三)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内涵被淡化。巴山背二歌是随着古代巴人从事长途背运的生产劳动方式产生的,背二哥们在深山沟里辛勤地奔走,如果不成群结队就可能被野兽袭击,所以自然地形成了背二哥队伍。每当精疲力竭的情况下,老背二哥打起杵子,带领大家吼上几句山歌,也就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但在现代旅游活动中,这种劳动号子的内涵已明显淡化,由振奋精神,鼓励前行逐渐趋向于单纯的游乐活动。同时,巴山背二歌原有的内容和歌词,都是源于背二哥的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表现出了巴山劳动人民在负重劳作时诙谐热情的性格。但是现代旅游项目中的大多数表演却只是流于形式,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2.舞台化趋势明显,原真性遭到破坏。在巴山背二歌的旅游开发中,开发商对其文化元素进行删减和包装,选取最容易模仿、吸引力强而且获益最多的那部分文化元素开发。策划者极力让游客欣赏一台新鲜、精彩、轰动、具有强烈美感的舞台剧,而其精神内涵则很难把握和表现出来。

其次,巴山背二歌的大多数表演者对该传统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很难将巴山背二歌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诠释出来,使得巴山背二歌的原真性受到削弱,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化”和泛化,旅游者感受不到背二哥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劳作时即兴唱响号子来振奋精神的情境。

三、“巴山背二歌”的原真性保护与开发对策

(一)深挖文化内涵,创新旅游产品。巴山背二歌的原真性保护要与旅游开发融合,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各要素的有机融合,而不是旅游产品和巴山背二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单相加。

深入地挖掘巴山人民优秀的传统文化,整合巴山民俗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将巴山地区特有的服饰、生产习俗、语言文化等融入到演出中,让表演更生活化;复原背二哥们发生的值得学习的故事,凸显他们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勇敢向前的精神;打造巴山背二哥体验项目,重走米仓道,徒步大巴山,让旅游者体验背二哥们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一起唱响巴山背二歌。

(二)培养当地传承人,保留原真情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离不开情感的原真性。培养传承人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巴山背二歌的传承人应该来自本地域范围内,了解和热爱当地的传统文化,精通地方语言,熟悉背二哥的劳作形式,对巴山背二歌有浓厚的兴趣。

2、主要采用父传子承和师徒相传的方式培养传承人,既能得到老一辈的真传,又能对本地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即使随着时间发生演变,也能与巴人历史演变相一致。

培养当地传承人并聘用为专业演员,既能保留原真情感,又能增加当地居民的旅游就业机会,也吸引更多人学习巴山背二歌,解决文化传承危机。

(三)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搭建巴山背二歌文化交流平台,发挥民众对非遗的保护作用,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巴山背二歌保护工作。定期举办巴山背二歌传唱交流会,邀请社会人士和青年学生参加,加深当代人对巴山背二歌的认知。

2、以巴山背二歌的相关节目为载体,跨越行业界限,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来推动文化旅游的进步,进而实现对巴山背二歌原真性的保护。

3、以光雾山镇彭家坝为中心,建设巴山背二歌文化保护区。恢复川东北民居,重拾巴人生活习俗,还原巴山背二歌产生的历史环境,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与开发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光雾南江县巴山
独坐光雾山
妇女(2024年3期)2024-04-03 07:16:17
光雾小镇
椰城(2021年8期)2021-09-13 09:19:02
巴山送红军
黄河之声(2021年23期)2021-06-21 03:51:16
四川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光雾山园区旅游环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
巴山背二哥
民族音乐(2019年2期)2019-12-10 13:14:55
南江县近50年(a)降水年变化特征分析
巴山背二哥
艺术评鉴(2018年17期)2018-12-29 09:28:44
唐允明作品
国画家(2018年6期)2018-12-21 07:19:16
巴山背儿哥
南江县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繁育技术探讨
绿色科技(2017年15期)2017-09-01 05: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