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躬芬
(闽侯县实验中学,福建 闽侯 350100)
九年级的化学教学,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在短短的九个月时间内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办法,但较少有人讨论可能改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人际关系。美国著名教育家、植物学家乔治•华盛顿•卡弗曾经说过,所有学习的过程都是理解关系的过程。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面对青春期的学生,应用“关系即成绩”的关系管道理论,唤醒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应用各种联结,帮助学生建立各种良好的关系,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显得特别重要。
当今的教育存在几种怪象:学生课内学习不足课外补;学习几乎占据了学生所有的时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缺乏;厌学现象的低龄化。在这种情形下,学业成绩差的“笑死我”如是说:我是从小学三年级就跟不上了,听不懂老师的课,不会做作业了;我数学不行,不会计算,所以不会做;我记忆力不行,学习力不行……
作为学校管理者,笔者看到课堂纪律特别差的课,问上课教师:学生这么吵,你依然讲课,有用吗?竟然有教师镇定地回答:我只负责教书,听不听那是学生自己的事。这种把教学与学生的关系割裂开来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一个教师最难做到的事情,并非获得多高的职称、多大的荣誉,而是如何做到对人性充分的关注、理解和呵护,并几十年如一日在“琐细”的工作中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累积美好的态度、习惯。[1]这就是笔者认为的师生间的联结。
以学生是为学习的主人,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一直以来,师者多站在教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按照教学进度确定学习任务。师者,首先应理清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先退避一边,设身处地弄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起承转合,何处山重水复,何时柳暗花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所有这些都胸有成竹时,再设计教师的位置,把师者放在一个灯火阑珊处。[2]这样的教学,才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才是智慧之教。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面对层次多样的学生,师者没有管理者的胸怀和心态,不系统思考教与学的过程,而仅仅应用传统的讲台和教鞭,很难应对今天多彩世界的学生。
何为好的教育?一定是让人如沐春风的情感教育。人的本能冲动和情感需求是与生俱来的,但情感的发展、成熟,并非自然而然的过程,必须经由教育为其提供真实而健康的通道。[3]
被人们亲切称为“最有办法的老师”的寂静法师提出的关系管道理论:生命就是关系,关系就是生命,要想改善生命,必须改善关系,只要改善关系,自然改善生命。我们知道,生命的本质是管道,世界的本质是关系。管道是有形的关系,只有管道通畅,生命状态才能良好;关系是无形的管道,只有关系通畅,世界才能和谐。这个理论同样适用在学习上,即:成绩就是关系,关系就是成绩,要想改善成绩,必须改善关系,只要改善关系,自然改善成绩。
英国鲁伯特•谢尔德雷克博士致力研究如何与肉眼看不到的世界联系,提出“形象之场的共鸣”理论。他对江本胜博士说:“我们生命的维持依赖许多看不见的能量,所以希望你能时刻关注你身边发生的事,这非常重要。关注本身对它们就存在影响力,很多人清楚这一点,却并没有付诸行动。这与父母关注学生是同样的道理。”[4]教师如何与学生建立联结呢?
1.面带微笑,分享故事
开学第一课,以什么样的状态面对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建立联结的关键第一环。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斯•麦良奈尔博士是这么诠释微笑的:“面带微笑的人在管理、教学和营销上能做出更大成绩,子女也更有幸福感。微笑比蹙眉传递的信息要丰富得多,因而在教学上,鼓励比惩罚有效。”九年级才开课的化学学科,学生对化学学科老师有较高的要求,不像初一新生那么容易降服。每届开学第一课,我都不急得上新课,而是精心准备两节看似与化学无关的课——讲故事。一个个往届学生的真实的故事,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一届届平凡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成功案例,笔者往往面带微笑,用温和的语调娓娓道来。有情感有温度真实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教师”,了解“我”与学生的关系,了解“我”与化学的关系,了解“我”与成绩的关系。在学生好奇、羡慕的眼眸中,我感受到学生打开了心扉,心生无限的憧憬,也对我产生了好感。
2.记住名字,表达尊重
无论对于任何人,无论以何种语言,自己的名字都是世界上最甜蜜最重要的词汇。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并随时温和地叫出他们的名字,你会收获不可思议的感觉。因为每个名字都独立而完整地归属于特定的个体,而非其他任何人。沟通中一旦道出对方姓名,我们所传递的信息或是请求就增添了一层特别的色彩。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深知,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尊重的道理,为人处事中他通过记住对方名字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哪怕只有一面之缘的机修工,他都能叫出他的全名。在每个新学年开学前一周,笔者会先向班主任拿到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包括相片、职务、学习成绩等等,并花时间对学生的名字进行刻意记忆。在前两节课中,我会看着学生的脸叫出先记住的部分学生的名字,穿插安排学生上台进行个性化的自我介绍,当然我会先示范,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也让他们易于模仿。在学生自我介绍时,用心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他们的特征。在课堂上,叫出学生的名字时,他们都很意外,脸上闪过一丝丝的惊喜。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内,笔者会频频地走到学生身边,小声叫出他们的名字,让学生享受被新老师记住名字的幸福,很自然地与学生建立了愉快的情感联结。
记住名字——这种不花钱并能快速联结学生的方法,十多年来践行着,无一例外的成功和好用。
3.关注弱者,认同学生
步入初三,学生已经进入明显的分化区,想学习和不想学习的学生有了明显的分水岭。特别在今年的疫情期间,两个多月的网课,一部分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学生在学习路上明显掉队了。如果顺其自然,不加以关注和调整,最终这部分学生的学业状况一定会让我们很失望。而这批学生,在班级中也往往是被遗忘的一群学生。美国著名作家戴尔•卡耐基指出:我们往往关注学生的营养和健康,却拒绝或忽视提供精神食粮,从未意识到赞许的话语将如同晨星一般,亘古不变。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人们像渴求食物一样渴求被认同。[6]每年,笔者首先主攻不想学习的这批学生。如何攻?委以“重任”。班级以部落建构管理,每个班级学生组成8 个部落,有8 个部落长负责管理,每个部落选出各学科的小组长。班级8 个部落的化学小组长由每个组自行推荐,条件是必须由学习有困难或不喜欢学习的学生担任,并从中选出1 名兼任化学科代表。这8 位学生中,有的是学习有困难的,有的是不想学的,有的是学习坚持不了的。我以往年成功的案例,告诉所有的学生,凡是当上化学小组长和科代表的,无一例外的化学都能学好,并且在中考时各科成绩的进步都证明了“我能行”。
1.师徒结对,扫除障碍共成长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各不相同,面对相同的学习任务,在单位时间内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怎么办呢?配备小老师,每个部落中学习成绩最靠前的两个学生与最靠后的两个学生建立手拉手帮扶关系,制订部落建构的师徒盟约管理机制。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好胜心、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师傅督促、指导徒弟,根据徒弟进步的程度不同按等级给部落加分,充分鼓励进步,更肯定付出。这种盟约管理模式明显提高了帮扶的力度和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多年实践表明,后进生的成绩明显提升,师傅的成绩也明显进步,班级的化学成绩平均分比同类班级高出十几分,全班同学学习化学的热情明显比同类班级高涨。部落小组团队协助,很好地扫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障碍,达到共同进步的良好效果。
2.部落抱团,挑战目标求共赢
所有人都有局限——不仅是天分,还有机遇。但是,我们的限制通常都是加诸自身的。在教学路上,我们带着学生向前奔跑,当遇到瓶颈,我们就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了上限,或者刚走几步就选择了放弃。出现这种情形的往往是缺少目标,或者仅有顶层目标,缺少支持性的具体目标。无论是哪种情形,我们都走得不远。在带班过程中,笔者会带领所有的学生进行阶段性的人生规划,如中考后去哪所学校,上哪所大学,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等,从而进一步制定中考目标,再化解到每个章节的过程性学习任务和具体目标。在每次大考(月考、半期考、期考)前,笔者会与学生共同制订班级考试目标,如实现同类型班级(我教学的都是普通班或慢班)冠军、平均分与快班差距多少分以内等等;同时,每个部落、每个学生都得根据上一次的考试情况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一个个目标和任务,如指路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一个个学生都能以不懈的激情与毅力,团结互助,抱团取暖,奋力赶超。在每个丰收的季节,笔者都会给实现目标特别漂亮的部落所有成员准备特别的礼物作为奖励,同时对全班的同学在精神上给出鼓励和肯定。笔者坚信激情与毅力所蕴含的力量,它能帮助挖掘学生的潜能。一届届学生优秀的中考成绩,无不证明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更证明潜能是可以挖掘出来的。
3.人人过关,趣味互动求突破
步入初三,学习困难和放弃学习的学生比例不少,这些学生如不稍加关注和鼓励,最后就是中考低分者。具体分析化学学科的低分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刚开始学习的化学用语没有过关,造成后面学习化学的障碍。鉴于这一点,我会在开学第一课开始贯穿化学用语的记忆,从元素符号、常见物质化学式开始,进行部落小组PK,师徒互动,原则是人人过关,优秀组给以奖励。每个学生都希望被认可,充分明白这一点,为师者就有无数的鼓励学生的方法和技巧。很明显,在竞争和鼓励下,全班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高,化学用语的记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其他班级,第一次月考,班级平均分就会高于同层次班级10-20 分。在后面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有感觉了,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特别是为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通过互相竞争,组员过关和不放弃的方式,生生间的联结更紧密更高效了,每届学生都能在中考中取得很好的成绩,低分的学生明显少于其他同类班。个别学生其他学科学不好,而化学能取得90 以上的高分,充分证明了师生、生生联结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整合的时代,充分应用网络平台资源,利用大数据的适时分析,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同时可应用平台进行个体任务分析和跟踪管理,达到时时监控和反馈的效果。
1.在部落建构管理模式中,为了让每个部落相互竞争,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每天每周的部落得分分布和奖励机制显得重要。从交作业、订正作业、小测过关、上课表现、高分奖励到进步奖励等等,如没有智能化的管理平台,很难适时完成每个人每个部落的分数统计工作。而这些,在我们学校的IS 智慧平台的部落建构模块,得到很好的落实,突显了信息化管理联接的重要性。
2.在IS 平台的课堂互动模块,设计抢答题和必答题,应用答题器完成,能快速了解学生的正确率,同时通过加分评价,激发学生的团队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周末应用智学网,设计适量的客观题进行测评,自动阅卷,根据测评结果适时赋分,加入部落总得分。部落总得分每两周一小结并适时奖励,有奖金或奖品,甚至有减免作业等奖励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处理好各种“关系”,应用好联结是教师应尽的职责,是教好学生的关键。生命因爱而来,世界因爱而存在。教书育人,并不仅仅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明白自己身上有无限的宝藏,点燃希望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