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泽龙 葛安晴 高子焱
(江南大学 江苏省无锡市 214122)
(1)加湿器创意设计的要求——传承时代感进行创意设计。
包豪斯“宣言”中曾说过“工业设计是为了人而不是设计”,这句话揭示了工业设计的文化本质[1]。于是面对以“传承时代感进行创意设计”作为设计需求的加湿器设计任务时,我认为要从加湿器的实用功能和美学价值两个方向去考虑设计,然后从传统文化中进行创新,寻找答案。首先从实用功能的角度,加湿器的创意设计应该从传统学习经验,满足现代人的功能需要;其次在美学价值上应该体现传统文化与时代之美。
于是我通过去云南采风从自然和传统得到启示。
(2)“五滴水”屋檐导水方式的启示和移植创新。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诺邓古村,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因为坐落在大山深处,此地很好的保留了古老白族的优秀建筑和民族文化,“五滴水”屋檐是当地建筑文化的优秀代表。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文化的意象,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所以我决定从传统建筑中进行总结,将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性、经济性、设计多变性、朴实实用性移植到工业设计的创新中。
于是经过实地探访和采集信息,我总结出诺邓村当地特色屋檐在导水、排水方面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业设计产品创新,利用“五滴水”屋檐的导水特征,总结出“柔性加湿”的概念,移植借鉴到加湿器的产品创新中。
“五滴水”即为诺邓白族传统民居中错落有致的房檐。诺邓白族称呼自己家的房檐为滴水,总成屋檐五滴。
诺邓民居多为因山就势修建,其四合院异于平原地区。正房与厢(耳)房、面房高低错落不在一个平面,故形成了前后左右屋面瓦檐上下层层递接的屋檐景象,因为一滴水从天上落下掉在一层屋檐上称为“一次滴水”,所以就有了“五滴水四合院”或“四滴水”、“三滴水”等屋檐现象。
白族人信仰的崇尚自然,顺应天时都很好的体现在了传统建筑屋檐“五滴水”上。
以下是雨水从落在屋顶上到流到地面上的过程流经图,雨水按照图中标号和箭头的顺序顺着重檐最后落在天井里,完整的导水过程经过五层标号的屋檐,于是称为“五滴水”屋檐。这种将大部分雨水顺着屋檐排进自家院子中的导水和排水方式顺应了诺邓村当地的地理区位特征,在山地地形和降水量大、气候相当湿润的客观条件下,重檐导水的屋檐结构特征从功能形式和美学价值上都满足了诺邓白族对建筑构造的的需求,如图1、图2所示。
图1 重檐导水路径正面剖视
图2 重檐导水路径侧面剖视
重檐式二层合院的屋檐将水流分成多股导下,合院四角处的多层屋檐更是在导水的同时为诺邓的雨天增加了一处别样的水流景致。
三层滴水部分:东南角与西南角处的屋檐共有三层屋檐层叠,雨水滴落到最高层屋檐处,依次经过三次转折汇入檐下的水缸或花盆中。
四层滴水部分:位于东北角与西北角处的四层屋檐因地势原因高低交错,雨水滴落至最高层屋檐上,雨水经过四次转折落进檐角下的储水缸中,留作日后二次利用。
总体来看,“五滴水”屋檐具备两个主要特点:①层层叠叠,接力式向下导水,在“五滴水”屋檐的导水体系中,一滴雨从天空落到地上的时间超过平原常规合院的屋檐导水体系所耗时间;②将雨水二次利用,有目的性地将雨水汇集,用于日常生活。
2.2.1 实用功能
稳定排水效率:诺邓地区地处云南山地,年降水量大,并且主要集中在6-8月,在降水集中的情况下,雨水通过在屋檐上几次传导最后落在院子中的排水道里,增加雨水从天上到排水沟的时间,防止排水沟瞬间承受过量的排水压力导致雨水溢出产生积水。
雨水二次利用:将雨水更有针对性的汇聚到一起,可以浇花,储水供应日常琐事所用。白族很讲究住宅环境的优雅和整洁,白族人种花爱花、名数人家的天井里一般都砌有花坛,种上几株山茶、细杜、丹桂、石榴、香椽等乔木花果树。屋檐下方天井四周花团锦簇,表露着诺邓民居虽小却如诗如画的意境,显示其富有艺术的民族个性。
节省庭院空间:山地合院天井普遍较小,称为“袖珍天井”,植物盆栽放在天井四角,节省空间并节省了浇水的步骤。
减少噪音:雨水落在屋檐上经过层层导水落到天井里,而不是直接落在地上,起到了降噪的功能。
其他功能分析——挡风功能:《考工典.考工总部》里面提到“高栋深字,以辟风雨”,即辟风雨是坡屋顶的主要功能[2]。屋檐伸出部分还有一功能即为挡风,在风大的季节,诺邓民居的屋顶可为居民在廊下活动时挡住风雨,同时保护木制结构。
2.2.2 美学价值、文化寓意
自然崇拜:白族的图腾纹样信仰自然,崇尚自然,诺邓白族信仰的本主宗教为龙神,故喜欢、珍惜水,把水汇聚到自己的家里,期盼水深龙神也可以保佑自己的家。
汇水汇财:把水看成财,将四方水汇入自己家里,四水归堂,亦有财不外漏的美好寓意。
步步高升:屋檐北高南低,依次升高,蕴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涵义[3]。
老祖宗们造物审美的认识贯穿古今,留下许多丰富而深刻的造物美学思想和作品,对后世的设计审美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道德经》中讲:“诞值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为器物和空间造型的原理提供了方向[4]。而通过之前对于诺邓村“五滴水”屋檐的调研和思考,我认为完全可以从“五滴水”屋檐中进行“传承时代感的创新设计”。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与文化,于是在加湿器的设计上从“五滴水”屋檐中进行传统文化移植借鉴在美学价值的层面上完全可取;而在实用功能方面,将加湿器降低噪音、外观精美、防止漏水等实用功能需求与“五滴水”屋檐的引流导水方式相结合,进行创新设计。
3.1.1 设计草图及创意
草图阶段在保留“五滴水”的内在特征的前提下,基于使实用功能和基本结构,逐渐向创新抽象化的外观发展,如图3所示。
图3 设计草图演变
3.1.2 方案具体化及表达
尺寸设计(单位:mm),如图4、图5所示。
图4 回川加湿器正视
图5 回川加湿器侧视
3.1.3效果图及材质表达
黑色ABS外壳+电镀磨砂表层,如图6所示,白色ABS外壳+电镀光滑表层,如图7所示。
图6 黑色磨砂款
图7 白色光泽款
产品定位上,“回川”是一款将水流路径外设的景观式加湿器,其灵感来源与诺邓村的“五滴水”屋檐引流方式,将其引流路径抽象提取,与加湿器结合,在为满足增加湿度的功能基础上,营造出滴水与雾气交错变化的观赏性景致。
使用时,在顶部加水,通过滤网过滤,顺着中间部分凹槽向底部汇集,再通过向下渗透,经过超声振动水体雾化成水汽,从三方向喷口喷出。其中上方喷口对准上顶面喷出,水汽再次凝结在上顶面上又流回储水槽中。这巧妙地结合了五滴水导水引水的特征,增加了水雾交错的景致,提高加湿器使用体验趣味性与亲和力、保证水体干净、具有一定噪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加湿的效率,做到柔性加湿,如图8所示。
图8 回川加湿器使用方式
3.2.1 设计理念——柔性加湿
在我对现有的加湿器从外观和功能上进行再创新的时候,我从“五滴水”屋檐的导水流水方式中吸取灵感,提出柔性加湿的设计理念。所谓柔性加湿包括以下几点:
(1)稳定加湿器工作功率,保持出雾量稳定,保持25mL/h的基础出雾量,同时设置出雾量三级调节机制。
(2)降噪功能需求,产品使用时噪音小,符合产品使用的环境和人群使用习惯特点,使用时不造成困扰,具有一定亲和力。
(3)加湿水过滤功能,产品应具有一定过滤水体杂质的能力,方便使用时加水流程,适应高品质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减少困扰。
(4)加湿器使用效率提高,提高加湿器中水的使用率,等量单位水的使用时间更长,根据“五滴水”屋檐雨水回收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点,实现加湿器内部水循环。尽量做到资源节约型的绿色设计。
(5)外观精美,结合传统美学,产品外观具有一定景观特点,产品使用时相较其他同类产品有一定独特性,同时产品应多使用圆角、曲线进行外观造型,尽可能地带来亲和力以及归属感。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本产品命名为“回川”正是取自这里。这个个名字给产品增加了许多古香的韵味,也贴近于产品本身的功能。
“回川”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诺邓村的特色屋檐——五滴水。以“柔性加湿”为设计理念,将“滴水”的意境与创新加湿器相结合;基于现有技术、资源,对于滴水重檐从造型结构、功能形式和精神寓意的角度进行再创新探索与构建,初步完成产品创意设计。
创新点上:①通过改变产品外观结构达成加湿器水循环利用的目的,提高使用效率,同时萦绕一个景观式的产品使用环境,加强使用者的体验感和舒适度;②进行传统文化的移植,在产品外观表现、使用方式上从传统建筑汲取灵感的同时注重现代感,将传统古韵融入进现代设计中来,在设计中提现“聚水”的白族民族崇拜及精神寓意,表达一个有着传统精神,现代造型的设计。
关于未来的研究设想,可以参考现有的一些高阶智能家庭用品,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的角度进行产品革新丰富产品的功能性并增加优点,比如增加产品自动化操作功能、语音控制功能等,再将传统文化中提取的设计元素和产品与更现代的工业技术结合。
其次是从材料的层面进行探索,什么样的材质或者涂层给使用者更饱满的亲近感、舒适感,更有利于导水、流水,与使用时水雾交织的使用环境更切合等,用现代的材料元素表达具有传统文化风格的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