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构建的思考

2020-03-22 08:44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气象生态

山西临汾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要素监测站

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及传统农业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是把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具有结构合理性与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生态农业是传统农业的全新替代模式,能将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具有功能良性循环的特征。生态农业是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保护为前提,能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应该从本地资源结构出发,建立“一业为主,多级转换,综合经营,良性循环”的农业经济体系。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但其发展还面临着目标、资源、环境、模式与技术等方面的困境。近年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国家发展战略理念的提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是受气象条件影响最大的行业,因此,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构建对于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升级,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我国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需求不适应。生态农业与气象业务衔接不够紧密,现有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单一、信息不够丰富; 生态农业与气象服务融合度不高,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缺乏指导性和针对性。随着现代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气候变化和生态农业格局的调整,现有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能力不能满足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保障能力亟待加强。气象部门要建立科学的生态农业气象发展规划,组建生态农业气象研究机构,加大对农作物气候适应性的研究;构建专家联盟工作运行体制,建立气象服务人员与生态农业专家会商、会诊机制,开发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专家联盟网络服务平台,加强部门间合作。

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管理机制迫切需要完善。气象部门要结合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理念、规划和思路,创建完善的有针对性的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管理机制,明确岗位职责,科学分工,使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管理向着规范、标准的趋势发展。

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发研究力度明显不足。气象部门应创新生态农业的专项气象服务产品,制定具有生态农业特色的气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使气象服务产品更加精准高效,促进当地生态农业健康发展,让生态农业中气象服务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要丰富服务形式,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的气象服务形式,为生态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智慧化水平有待提高。气象部门应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引入海量的气象数据的提取分析中,形成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个性化的分析报告。编制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业务服务标准规范,完善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大数据顺畅的传输渠道,实现数据共享。加强智慧终端的建设与运行,通过先进科技,提高精细化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智慧化水平。

生态农业气象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尚待加强。目前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不强,丰富度和精细化程度不够,科技含量不高,定量化、模式化程度不高;生态农业气象现代化建设落后,缺乏先进的监测手段,观测技术缺少突破性创新。

生态农业气象观测网不够完善。气象部门应基于现有的农业气象观测网,进一步构建手段先进、信息丰富、高质量的生态农业气象观测体系,运用3S等先进技术,将气象服务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发挥出来;提高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的投入,全面提高生态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水平。

农业气象专家在山西万荣县考察小麦长势,指导农业生产

生态农业气象队伍建设相对缓慢。基层生态农业气象人员紧缺,现有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无法适应现代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发展的需要。生态农业气象服务技术人员的专业性有待加强。气象部门应将生态农业气象服务队伍融入气象服务人才战略规划中,结合各地气象服务团队的建设组建生态农业气象服务队,队员覆盖实现各个乡镇与农村全覆盖,全面提升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传播方式欠丰富。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传播途径不畅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气象部门需加强传播渠道建设及其运行,逐步形成广覆盖的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权威发布机构;发挥气象信息员在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中的作用,探索社会化生态农业气象服务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扶持发展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社会组织。

构建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议

生态农业对于环境保护、维护生物多样和人类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山西是特色农业大省,但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普遍匮乏、生态脆弱,山西应根据自身特点发展差异性生态农业。放眼全国,各地都明确了推进生态农业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同时对气象服务生态农业提出了明确要求。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是生态农业建设的绿色行动清单之一,山西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应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维度构建,让气象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应遵循“立足地方,依托行业,面向国家”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开展相关调研,掌握生态农业对气象的需求和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区域,全面提升生态农业建设气象保障的针对性;坚持主动融入,加强气象部门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当地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和部署,提升生态农业建设气象保障服务的主动性;坚持能力提升,围绕生态农业建设对气象服务要求,加强与当地政府、环保部门,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地方院校的合作交流,提升生态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的科技性。气象部门要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生态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大格局,建成完善的生态农业气象保障服务体系,让气候资源在生态农业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著,气象服务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中的作用持续提升,生态农业气象保障的作用将更加显现出来。

优化地基监测站网,加强生态农业植被监测。依托山西现有气象综合监测站网,通过升级、改造、功能扩建等方式,优化建立完善山西“一圈一带”(京津冀生态协同圈、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带)、“两山七河四区一防”(太行山、吕梁山;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速水河、大清河;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区、重要水源地植被恢复区、通道沿线荒山绿化区;晋北防风固沙防护林)等地区的生态农业气象监测站网;加强森林、草地、湿地、河湖、农牧交错带的生态农业植被监测。

构建“空天地”生态农业遥感观测体系,强化卫星遥感业务应用。全面建成卫星遥感观测为主,地面遥感观测为辅的“空天地”山西生态农业遥感观测体系;构建以风云气象卫星数据为主,其他多源卫星数据为辅的卫星数据基础数据库;升级完善FY-3号卫星省级直收系统,建设FY-4号卫星省级直收站。发挥卫星遥感在生态农业建设、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强化卫星遥感技术在植被状况、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环境监测和灾害评估中的应用;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开展下垫面状况观测,监测地表生态变化;深化卫星遥感技术在生态农业气象服务方面的应用研究。

开展气象对生态农业影响风险预警服务,提升生态农业影响评价能力。开展暴雨、干旱、雨雪冰冻、中小河流洪水、山洪与地质灾害等对生态农业影响的风险预警服务;开展面向环保、农业、林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用户的精细化、专业化的预报预测服务;针对山西山地、农田、城市、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区和沿黄河城市带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开展生态农业气象影响评价和气候资源承载力评估;依托综合监测手段,开展不同空间尺度的干旱、森林火灾、黄河凌汛等灾害监测;大力开展主要大宗粮食作物和经济林果作物生长过程的动态监测;加强与环保、林业、国土等部门的深入合作,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监测评价,重点对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以来生态农业发展效果进行评价。

推进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助力生态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山西新能源领跑行动,结合山西生态农业发展实际,面向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完善气候资源普查,开展风电场、太阳能电站观测和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拓展光伏发电预报服务;推进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为地方新能源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山西生态农业发展。

根据农业气候资源布局,加强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气候可行性论证。面向山西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山西“生态农业”“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根据农业气候资源布局,编制主要粮食作物、特色作物的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农作物种植适应性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依据山区、湿地、林地等小气候资源特点,开展小杂粮、经济林果等特色作物的气候品质评价;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重大城乡规划、重点工程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积极开展极端气候事件和重大气象灾害对生态农业及生态工程修复影响的研究。

围绕生态农业建设需求,优化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布局。围绕山西风沙源治理、森林火险防御、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源涵养地保护等生态农业建设需求,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切实做好“两山七河”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不断优化人工影响天气的业务布局,促进山西生态农业快速发展。

组建生态农业气象技术创新团队,推进生态农业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组建生态农业气象技术创新团队,开展规范化、科学化的生态农业气象观测与技术指标体系研究;制定生态农业气象监测评估、气候资源与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生态农业气象风险预警等规范和标准;科学规范生态农业气象数据采集、技术支撑、产品分发及信息服务流程;系统制定生态农业监测评估、预警服务等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生态农业气象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

推进生态农业数据的多部门融合,实现跨部门的互动合作和信息共享。完善生态农业气象数据资源,逐步与农业、林业、环保、水利等相关部门开展土壤水分、空气质量、水文数据的实时交换;加强气象、林业、环保、水利等部门生态农业数据的多部门融合及应用,规范基础数据集产品和公报类产品,实现全行业、跨部门的互动合作和信息共享。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生态农业经济的环保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石。发展生态产业,全面推动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发展,是当前建设生态农业面临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党和国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生态农业是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在一定意义上,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协调推动生态农业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和业务发展,研究制定顶层设计、总体思路、业务布局和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共享资源、共同发力,积极融入国家生态农业发展新布局,建立和完善共享共赢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智慧的气象服务、智慧的气象管理”,提升气象助力生态农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让气象在保障生态农业发展中彰显价值。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气象生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气象树
“生态养生”娱晚年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