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绣画由中国刺绣与中国文人书画相结合而产生,由此形成的绣画文化对中国刺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韩希孟、沈寿两位刺绣大师的刺绣生涯探寻促使中国绣画文化形成的深层次的原因,对研究中国刺绣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韩希孟;沈寿;绣画文化;成因
刺绣作为一门传统的手工艺,在中国大地上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到了唐宋时期,中国刺绣逐步与中国的文人书画相结合产生了绣画,也称画绣。绣画是指用刺绣的方式对文人的书画作品进行再创造,形成了“以针为笔,以纤素为纸,以丝线为颜色”的艺术特色,由此“绣”与“画”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渊源,并对后来形成的“四大名绣”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中国绣画文化的两大重要转折时期的刺绣大师明代顾绣大师韩希孟、清末民初刺绣大师沈壽的刺绣生涯出发,探索促使中国绣画文化形成的原因,对研究中国刺绣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明代的顾绣大师韩希孟为武陵人,顾寿潜妻,嘉靖进士顾名世的孙媳,居住在上海,其主要成就是将唐宋以来形成的刺绣与书画相结合的形式推向了巅峰,使刺绣从日用品转向了艺术品,提升了刺绣的艺术与文化内涵。沈寿初名云芝,号雪宧,生长于江苏吴县,其在刺绣技艺中融汇中西,开创了“仿真绣”,并将西方的绘画理论引入中国刺绣,并在张謇的笔录整理下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刺绣技法论著《雪宧绣谱》。两位刺绣大师为中国刺绣艺术中绣画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是促使绣画文化形成的基础
法国哲学家丹纳在他的著作《艺术哲学》一书中提出“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理论,认为艺术作品风格的形成与种族、环境、时代是分不开的。因此韩希孟、沈寿所处的地理环境对绣画文化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气候温和潮湿的江南地区盛产制作刺绣的原材料。韩希孟所居的上海与沈寿成长的吴县所属的江南气候,适合桑树的生长和蚕的成长,自古以来这一地区的采桑养蚕业特别发达,纺织技术先进,可以为刺绣的发展提供所必需的丝线、缎面等原材料。
江南地区精湛的纺织技艺、广阔的市场需求为刺绣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苏州在明清两代是全国的丝织中心,江南地区在清代被誉为“皇家衣橱”,这一地区拥有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纺织、刺绣能手,具有刺绣发展与成熟的先天条件。同时,江南地区在历史上一直远离战火纷争,成了各地富商避难、聚居之地,这为刺绣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雄厚的经济基础,推动了刺绣市场的繁荣。
此外,江南水乡的青山秀水孕育出温柔似水般、心灵手巧的女子,江南女子在自然美景的熏陶中,对艺术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灵气,这种灵气如江南之水那般缓缓流淌,渗透到每一件艺术作品中。江南这块融“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的地区养育出了韩希孟、沈寿等一代刺绣大师,为中国刺绣史的发展抒写了最华彩的篇章。
二、书画艺术是推动绣画文化形成的关键
绣画受书法绘画艺术的影响,专以书画作品为绣稿,并对书法绘画艺术作品再创造,以绣针引彩线再现书画形象,主要用于制作艺术欣赏品。这就要求刺绣者本人要有很高的艺术素养。书香门第出生的韩希孟、沈寿两位刺绣大师都深受古代文人书画的影响,为刺绣作品注入了浓浓的人文气息,促进了绣画文化的形成。
韩希孟出生于湖南武陵书香门第,善于绘画工笔,所画山水花卉,笔墨清丽,是当地有名的才女,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沈寿出生于一个古董商的家里,天资聪慧的她从小便读书,并刺绣一些实用品。沈寿所在的苏州地区在明代是“吴门画派”的兴盛之地,其作品大多表现江南文人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沈寿家中多有吴门画派作品的收藏,家藏的文物字画,给了她丰富的艺术熏陶,后来逐渐以家中收藏的名画为蓝本绣制一些艺术性作品。
韩希孟的丈夫顾寿潜曾师从于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不仅能诗善画,而且对顾绣也情有独钟,经常帮助韩希孟选择绣稿,夫妻二人合作,不断发展顾绣的针法,使所绣山水达到“不是写生画,胜是写生画”的意境,把顾绣的影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于当时韩希孟与明代的大书画家董其昌等文人画家交往密切,韩希孟深受董其昌的影响,因此在选择画稿时常以文人山水花鸟题材为主,在技法上力求通过针线来表达画家的意境,甚至采用绣画结合的方式,力争使绣品达到更加完美的境界,通过在刺绣作品中注入文人士大夫精神文化上的追求,逐步将刺绣从民间工艺品转型为艺术品、欣赏品。
沈寿的丈夫余觉也出生书香世家,能书善画,除了读书之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与沈寿研习刺绣,夫妻俩珠联璧合,画绣相辅,相得益彰。余觉在书画界交际甚广,常与文人书画家切磋技艺,这也为沈寿不断地提供一些新的信息,同时为沈寿选择质量上乘的作品作为绣稿,沈寿精心绣制的绣品也因余觉在文化圈的大力推广,名气大增。
两位刺绣大师在人生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深受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熏陶,两人的丈夫也都出生于书香门第,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对于刺绣都十分热爱,形成了“夫画妻绣”的艺术创作模式,同时都受到了当代著名书画家的影响,其绣稿大都来自于当时的文人书画作品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都是促进中国绣画文化形成的关键。
三、开拓创新是激发绣画文化形成的动力
韩希孟、沈寿生活于中国绣画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两个主要转型时期,绣画文化的形成除了优越的地理条件、深厚的艺术修养,也离不开两位刺绣大师所具备的开拓创新精神。
韩希孟的刺绣以追求“画绣”的神韵为目标。在传统刺绣的基础上创新了“半绘半绣”,以绣为主,辅之以画的手法,使人物、山水、花鸟均能达到静中寓动、神韵逼真的境界。例如《韩希孟宋元名迹册·洗马图》这幅绣作是在白色素缎地上绣成,整幅绣作模仿元代画家赵孟頫的风格,表现的是摇曳垂柳下,一马夫正为一白色黑斑马刷洗,白马兴奋地在水波中昂首嘶鸣。对页有董其昌题跋:“一鉴涵空,毛龙是浴。鉴逸九方,风横歕玉。屹然权奇,莫可羁束。逐电追云,成里在目。”绣作用针完全模仿绘画的笔法刺绣而成,针法上以掺针和施针为主,运针时注意结合旋针,辅以其他多种针法,讲究光影色相变化。雄健的白马以顾绣中最擅长的擞和针顺其肌肉的纹理绣成,逼真写实。白马身上的斑点则完全依照绘画中的点绘法绣成,虽然黑色绣线已脱落,但其针法仍依稀可辨。此外,绣画中也多处用笔渲染,这种“半绘半绣”、以绣为主、辅之以画的手法是顾绣最基本的特征。
沈寿一生致力于刺绣技艺的研习、传播。由于她敢于革故鼎新,在技艺上熔铸中西,开创了“仿真绣”,成为把西方绘画理论引入中国传统刺绣的第一人,后又将其毕生心血在张謇的整理之下,集结成《雪宦绣谱》一书。
“仿真绣”的精髓在《雪宧绣谱》一书中的“绣要”一篇中有集中的体现,主要有审势、配色、求光、肖神、妙用和縝性六个部分。主要体现在技法上大胆融合西方素描、油画、摄影的写实手法,在刺绣中运用线色求光求真,其主要刺绣作品有《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耶稣像》。《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是意大利公使斯弗尔礼定绣的,这幅“仿真绣”是将人物照片放大,在缎面上进行临摹,配以彩线,然后一针一针绣成,作品惟妙惟肖、别具神韵。1911年10月 这幅绣像在意大利都朗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获得了“世界至大荣誉最高级之卓绝奖”,为中国的刺绣首次在国际博览会上赢得了世界性的最高荣誉。《耶稣像》也是一幅震惊国际艺坛的“仿真绣”,作品取材于圣经中耶稣受难的故事,为了更好地表达耶稣在受难时的痛苦表情,采用秘针、旋针及辅助针法,按眼珠的现状表情绣制。在用色方面,“执一色以貌之而不肖,潜信墨会,乃合二三色穿于一针,肖焉”。可见,无论在针法还是在用色方面 沈寿在汲取苏绣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表现物象在不断地创新。沈寿把中国刺绣艺术无论在世界的影响上还是在绣画技艺的创新上都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四、结语
本文从韩希孟、沈寿的两位刺绣大师的成长历程中探寻中国绣画文化的发展轨迹,分析绣画文化产生的原因,总结刺绣的发展规律,从而为当今中国刺绣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除此以外,伴随着绣画文化的发展与一次次转型,我们看到的是一代代刺绣大师对于刺绣艺术的坚持、执著、奉献、创新的精神,这笔精神财富也是中国绣画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重温大师的从艺历程,重读大师的经典绣作,不仅是了解,更重要地是能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 传承中国绣画文化的精髓,开启中国刺绣艺术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李湘树,李立芳.湖湘刺绣[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2]沈寿,口述.张謇,整理.雪宧绣谱[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0.
[3]刘凡.沈寿对中国刺绣艺术的贡献[D].南京:东南大学,2006.
[4]邓永进,薛慧群,赵伯乐.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廖瑜,硕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