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这篇小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于德北,他从自身中脱离自身,在文学敞开的迷宫中又探出一条写作的出路。于德北早已在小小说、童话、散文、诗歌等创作上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他并不设限自己的创作方向,而是以裂变的痛感促发写作的驱动力量,《前赤壁赋》这篇小说就有一股遒劲之风。于德北贴近生活,发现细节,思索生命,他将日常生活作为素材,对生活经验进行智性处理,把日常性与生命哲学重叠在一起,指向精神的深度,使小说看似平淡却厚重。
小说《前赤壁赋》讲了日常生活中几个荒诞离奇的异事,邻居老韩是个看炼人炉的,顺带收集死者入殓时有价值的陪葬物,有次趁工作之便从逝者骨灰里携走了七枚硬币。韩师傅告诉“我”一个老头的骨灰盒不翼而飞,坊间流传多个“盗墓”版本,最后他揭秘,原来这是为死者做法事的同行因嫉生恨从中作祟引发的一场闹剧。没过多久,“我”与韩师傅几人在小酒馆喝酒,韩师傅数钱时,酒馆老板发现这正是与自己父亲一起入殓的硬币,并以硬币能在楠木手串上站立为证据。真相大白后,他们几个相视苦笑,洗盏更酌直至到天亮。于德北在洞穿事理荒谬性的同时依然保有叙述的幽默感,正如他自己所说,小说中的人物有一种“向厄运求生存,向苦难求幸福”的精神。在这一主线的叙述过程中,作者又安插了两则与楠木相关的故事,一是1956年一青年人送楠木棺材而求爱失败的奇闻,二是林业工程师因论文发表导致楠木林被砍伐的灾难而忏悔救赎之事。这两则小故事缺乏紧密的联系,作者采用一种蒙太奇手法,将通俗的写作规范和阅读习惯体系打碎重组,让情节追随作者自己设定的符号和线索而展开,拼凑出一个带有裂纹的整体。他在拼贴的过程构成了人生的真相:生与死,常与变,破碎与圆满。人在琐碎而卑微的日子里试图追寻生存的意义,却在生命的终点化为灰烬,人的一生由短暂而破碎的片段构成,生命的终结也不过是一个短暂的瞬间。
小说人物韩师傅的身份设定十分特别,他是一个在火化场工作,亲眼见证人的肉身消失的看炉者,他对“沧海一粟”“吾生须臾”这些概念是麻木而迟钝的,他生活在火化场这个聚集生命无常的环境中,已经失去了对人生短促而终将灰飞烟灭的感慨,更在乎的是能否从逝者骨灰里淘点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正是在这个人物周围,我们发现了意义的所在。韩师傅在骨灰里顺走的几枚硬币成了逝者在世上存在的证明,硬币最终流通到死者子女的手中,暗示了生命的无限延续。韩师傅所说的骨灰盒是楠木制的,骨灰盒装载一个个生的灰烬,存在意味着永恒,楠木和骨灰盒出现在小说里的每一个故事中,如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代表着永恒和不朽,而骨灰是微末的、渺小的。作者将生命的一瞬和楠木所代表的永恒相互交织,骨灰装在楠木的盒子里,喻示永恒承载着无数转瞬即逝的片刻,一瞬包含在永恒之中。
永恒与一瞬的辩证关系在林业工程师失去楠木的故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作者讲述林业工程师发现楠木,又因自己论文发表于世导致山区楠木林被砍伐消失。世间万物是不断变化的,永恒也是相对而言,也随态度和角度的转变,成为自身的对立面,这也就是苏轼所说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林业工程师回想起楠木被砍伐时的痛苦和绝望,只能令人无限哀伤,但他后来又订购楠木树苗救治山林的斑秃,这不仅仅是他内心的自我救赎,也包含着人对永久之物的追求,于一瞬中寄托永恒的愿望。其实,无论是爱而不得的青年人还是林业工程师都在人生无常中寻觅馈赠,又从无限怅惘中寻求暂时的解脱。他们以“楠木”作为个体感悟人生的线索,读懂了永恒正如山林明月,是造物主的恩赐,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变化的永恒之中,即使是转瞬即逝,这瞬间也是无限的、无尽的。小说的标题已经告诉我们作者要探讨的是关于生命和时间的哲学,这个已在的命题又通过文本中的某一符号凸显出来,这一符号的具象便是“楠木”,以“楠木”为中心讨论一瞬和永恒,可以说,作者的精神也成了古人思想的一种延续,苏轼的哲思穿越千古投射在当代个体生命中,通过个人的感受和经验得以传承,流淌在永恒之中。
在这篇小说中,楠木是作者有意遗落在文本中的密钥,为我们打通了走入这篇小说的路径;硬币是作者制作巧合的工具,以其戏剧性的流通展现生命的延续;小说里的两则看似不相关的故事构成了一组有效装置,使小说内容能够呈现出个人生命历程的全景图。作者机警地在缺乏内在联系的几个故事之外缝制了自由而统一的外衣,使小说中的几个生活事件毫不相干又彼此缠绕,最终完整得如同一根长着几节枝蔓的茎藤。小说中出现几段无声的叙事空白,即故事与故事之间的几处作者的抒情,勾连和填补了叙述者转述事件截面处所缺失的成分,意义就在一个个片段的终止处生成突显,最后在结尾处与苏轼的同名文赋相接通,使小说意蕴无穷。而苏轼的《前赤壁赋》作为小说的前文本,也成了读者进入作者思想的有效提示。
小说的结尾“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与苏轼的《前赤壁赋》交汇合流。老韩从骨灰里淘到的硬币正是酒店老板父亲的陪葬物的巧合让人啼笑皆非,作者在此时接通苏轼的文赋,将那些对人生悲哀和苦涩的慨叹消解掉了,从而转向平适和开阔中去。事实上,苏轼的《前赤壁赋》作为一种他者的存在,成了于德北创作这篇小说的源头,它是激活于德北深入思索生命的精神力量和书写意志,标题的选取也是他对痴迷苏轼以及对生命意义探寻的提前承认。他在苏轼的《前赤壁赋》之中汲取,又在生活的反省之中创作,以苏轼的《前赤壁赋》为介质,背负着面对寻找源头使命和责任,以自己的《前赤壁賦》踏上一场关于生死哲学的思索之旅。“作为现世他者的可能性的隐喻,作为存在如果想让他者显形就得隐身的形而上学的隐喻,它是着眼于现世他者的为他者的隐喻。” ①写作在他者中找到痕迹,在书写中找到几种答案的差异和可能。这是一次冒险,稍有不慎,就会在他者的影响下迷失甚至丧失自我,最终沦为他者的附庸。但于德北显示出了他的胆识和智慧,他铤而走险,避免成为苏轼的影子,又无限接近了这个源头。他立足琐碎日常寻找哲理的脉络,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以另一种迥异于苏轼的方式抵达对生命哲学的求索。
于德北在探寻写作的出路中走出了一条分叉的小径,又在路途中,以自己的才思生发出一枝错落有致的藤蔓,即小说《前赤壁赋》。他透过日常、透过生活、透过文字,让小说进入一种思接千载的状态,让读者在遥远的当下听见苏轼的回声。他在密实的当下生活里重新审视生命,让生与死、一瞬与永恒碰撞的声音再次回响在历史的天空。
【责任编辑】 陈昌平
作者简介:
钱晖,女,安徽省宿州人,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2018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