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哲浩 吴荣强
土门村位于河南省南召县留山镇政府西1公里处,全村辖11个自然村15个生产小组,726户2682人。土门村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0亩,人均0.6亩,属典型的半山区半丘陵村庄。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土门村曾是留山镇有名的贫困村,新任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近5年的努力,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凝心聚力抓党建,乡风文明初呈现
土门村党支部从抓党建入手,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和堡垒作用。通过“党员学习日、党员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增加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通过“党员干部带支部、快乐星期天、村级运动会、广场舞比赛、设立孝善基金、评选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等活动,在全村形成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村风民风,让村内的宗教场所自动关门,使“有困难找支部、有纠纷找村委”成为村民的习惯,在全村营造了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孝亲敬老、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
土门村积极实行“4+2”工作法。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内容涵盖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实践上体现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效果上达到了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从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上破解了农村党组织在推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课题,探索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土门村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带支部。紧紧围绕“密切联系群众、推进阵地建设、帮上致富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四项任务,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旨在建设坚强战斗堡垒,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把基层党支部建成村级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服务中心、办事中心;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把群众当亲人,视帮扶为家事,接了地气,解了怨气,赢了人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强阵地建设,建立议事决策制度,规范党内组织生活,有效增强了农村普通党员的责任意识、先进意识,基层党建活力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活动开展以来,修漫水桥1座,广场2000平方米,建护河堤1座,慰问五老人员及困难群众800人次。
招商引资上项目,产业兴旺促发展
脱贫致富终究要通过贫困群众辛勤劳动来实现。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关键要因地制宜发展合适的产业。土门村紧邻国道G345线,距南召火车站16公里,距两广高速入口10公里,交通便利。
土门村利用得天独厚的位置条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3家企业,分别是岭南艾叶有限公司、富星实业有限公司、明达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土门村花卉苗木产业迅速发展,全村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1500亩,品种有红梅、月季、女贞、石楠、皂角等10余个品种。在皂角加工业方面,土门村加工专业户16家,从事皂角种植销售28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8.7%,全村皂角种植、加工、销售年收入达2600万元,已成为全国皂角加工集散地。
村規民约受约束,治理有效环境美
土门村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日照、气温、降水、风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适宜。千年古刹——丹霞寺位于土门村北1公里,南召县七大河流之一的留山河纵穿全村,生态环境优美,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初步显现。
为建立长效机制,土门村“两委”召集村组干部、党员及村民代表共同研究制定了《土门村村规民约》,从环境卫生保洁、矛盾纠纷化解、婚丧嫁娶办理到集体资金支出等各项村内事项办理及公益事项都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确保有章可循,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固化成为村民自觉行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促进乡村环境和整体面貌长期好转。
生活富裕有奔头,精神文明新要求
土门村产业的发展,为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光伏电站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96万元,南召县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试点项目首先在土门村实施,投入资金168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村内道路硬化率95%,饮水安全入户率100%,电网、通信、卫生室、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全部达标。
富裕后的群众对精神文明有了更高的需求。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土门村开展了“快乐星期天”活动,通过戏曲、小品、歌舞等形式宣传社会文明新风。建设文化广场、篮球场、大舞台等基础设施,为全村群众提供了一个文化娱乐的好去处。每逢夏夜,烧烤、打球、广场舞,几百号人齐聚这里,更是热闹非凡。2019年元旦,土门村第一届“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暖冬运动会在文化广场圆满举办,广场舞、拔河比赛等项目不但丰富了群众生活,也陶冶了群众的情操。
面对成绩,更要奋发进取。土门村通过乡村治理,在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借助乡村振兴的政策机遇,继续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土门村建成全国乡村振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