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慧艳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三農”工作的总抓手。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相关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关键词: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现实路径
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要看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的发展环境对我国乡村产业发展也形成新的挑战,特别是对推进产业振兴过程中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探索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以融合发展促乡村产业振兴。
一、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我们更好解决乡村产业发展“短板”的突破口。在这方面,关键是构建好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要使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特别是要将传统农业的单一功能拓展为多种功能,形成“农业+”多种业态的发展态势;要发展休闲农业,充分利用乡村独特资源,结合市场需求,打造地方特色产业,提高乡村产业的质量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发挥好商业服务业功能,健全农产品产销链接机制,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覆盖率,推动农业与加工流通业融合发展。
在此基础上,还需着力统筹城乡资源,引导适合农村发展的二三产业扎根农村,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对此,需加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引导企业发展的链条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挥农业农村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促进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全产业链形成。
二、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部署。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更好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促,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已经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更好推动城乡产业融合,也成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突破口。
下一步,需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农企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一是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更为顺畅,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流向乡村,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二是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平台,推动城乡要素跨域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探索美丽乡村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模式,盘活用好乡村资源,创建一批城乡融合典型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三是发挥城市企业的带动作用,将产业链、价值链等延伸至乡村,切实提高农村产业结构层次,推动传统农产品的优化升级。此外,还需着力建立工商资本下乡的促进机制。引导工商资本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鼓励工商资本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同时亦要重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农地农用,有效保护农村集体产权和农民合法利益。
三、重视乡村产业振兴与精准扶贫融合推进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目的是更好满足乡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乡村千家万户致富。我们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同时,需积极探索产业振兴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路径。
《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乡村产业振兴需“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支持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开发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这为我们更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与精准扶贫的融合推进指出了方向。应该看到,在脱贫攻坚进程中,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现实条件与需求,积极探索产业扶贫,这本身就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一条现实路径。与此同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也能使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直接受益。我们推进相关工作,需着眼产业扶贫,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探索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路径,依据自身区域特色,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产业兴旺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