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浩
现代交通通讯的便利,让我们的乡愁、相思变得淡薄了。饱暖的生活或多或少地削弱了我们情感体验的深度,以至于过年时,许多人很想写点有特色的拜年话,搜肠刮肚,最后仍只能发个“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当然与造语能力有关,但更深层的,是因情感体验的肤浅与趋同。相比之下,物质条件不如我们的古人,其情感体验却要比我们深刻、丰富得多。回溯古代的除夕诗,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到古人于除夕时的个体性情感体验和集体性的情感脉络。
皇帝过年,一般来说都能过好。更何况,身为一国之君,总得说些正能量的话,鼓舞全国百姓。六朝以前的皇帝是否留下了过年诗,文献似不足征。我们今天能看到的较早的御制过年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这位开启大唐盛世的皇帝,诗写得还不错。其《守岁》说: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诗语有“六朝锦色”,而其内容,却有初唐天街草色气象。诗说除夕的太阳已经西斜,英武的皇帝不想咨嗟,他更愿意说的是过年让宫殿更绮丽。天冷吗?无论如何,过了年,就将辞别去冬的雪与寒,而迎来新岁的春与暖。梅花让玉阶丹墀清香流荡,烛光让盘中椒花更显色彩鲜艳。一夜之间,我们既送旧又迎新,欢度除夕。过年心情要阳光,皇上明白自己的职责,在此起带头作用。而臣子应皇帝要求而写的诗自然也得阳光喜气。沈佺期《守岁应制》曰:“南渡轻冰解渭桥,东方树色起招摇。天子迎春取今夜,王公献寿用明朝。殿上灯人争烈火,宫中侲子乱驱妖。宜将岁酒调神药,圣祚千春万国朝。”诗中一派春意和热闹景象,既写出了点灯、驱妖这些除夕风俗,又表达了富有大唐特色的祝福。
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杜诗多写愁怀,可是他39岁那年写的《杜位宅守岁》,却写出了放达。诗曰:“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阿戎是晋宋间人对弟的称呼(杜位是杜甫从弟),《椒花颂》语出《晋书》“刘臻妻陈氏元旦献《椒花颂》”。晋唐人除夕、元旦喝酒会加点椒,故说“椒盘”。盍簪是人士聚集之意。看来这次聚会很热闹,人声喧哗搞得马厩中的马都不安静,蜡烛火把把乌鸦都赶跑了。所以杜甫也无所顾忌, 敢于“烂醉”。
不过,更多的文人,除夕日却在表达各种感伤。
最常见的感伤是年华的老去。白居易《除夜》说:“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宋祁《除夕》曰:“一杯芳酒夜分天,万虑劳劳耿不眠。明日新春到何处,菱花影里二毛边。”“菱花”即铜镜,二毛是两种颜色的头发,即生了白发。他知道明日是新春了,但新春显现在哪儿呢?显在他的白发上。他满腹心事,以至于睡不着觉,其他想什么没有说,只点出了明年又长一岁。可见什么都不如变老让人更难受。同时代梅尧臣的《和岁除日》(和别人除夕之作)也说了类似的意思:“一年三万六千刻,玉漏唯余十二时。去日苦多谁会惜,残阴全少颇能知。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康熙以前的中国古人一天算100刻(之后才确定是96刻),所以说一年是三万六千刻,十二时即子丑寅卯十二时辰。大年三十,他想到的是时光的流逝。他因容貌不断变老而惊心,而太阳(乌,古人说日中有金乌)、月亮(月中有蟾蜍)还在奔驰,毫不体恤人意。苏轼的《守岁》说得比较生动有趣,其语曰:“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他把一年之逝比作蛇的游去,守岁如同抓蛇尾,说其实也抓不住。罗隐《除夜》诗说“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苏轼这首诗里也写到了儿童,他们强撑着不睡,夜里还在喧闹。而大人则希望鸡迟点叫,也怕听报更的鼓声。虽然知道明年仍有年,时光在延续,仍担心时光流逝,因此要用好年轻时的每一天。
人们过年,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即小孩常常欢天喜地,而有点年纪的长辈,往往比较平静,好像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似的。读了宋人这些诗,可以看到,古人已把两代人间不同的心情写出来了。当大人盼着孩子长大的时候,他们心中却有另一份感觉——自己又要老一岁了。就如苏轼同时人冯山的《除夕》说的:“长歌感时节,却羡僮仆欢。”或梅尧臣《除夕与家人饮》说的“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
也许是受苏轼这首名作中的“晨鸡且勿唱”的启发,清代袁枚的两首表达生命之感的诗,都因借鸡鸣来构思而特别有趣。五十九岁那个年三十,他的《除夕》诗说:“年年除夕侧耳听,爆竹声声直到明。今年除夕听不得,鸡唱一声人六十。大挠甲子已删除,纵有光阴是羡余。鸡若相怜缓开口,依旧我还五十九。”袁枚三十几岁就弃官归随园,日子过得优游不迫,但六十,听起来毕竟无论如何都算是老人了,一个甲子已整个地删除(大挠,黄帝时人,制甲子者),后面的日子,就是活着也是人生的剩余时间,所以他真的不想自己明天变六十,于是他只能寄望于鸡,请其“缓期执行”。可是过了二十年,他又写了一首《除夕戏作》:“五旬有九逢除夕,生怕鸡鸣人六十。七旬有九八十逢,鸡不肯鸣心忡忡。只因自作八十诗,见弹思鸮太豫支。有如秀才自认元魁者,榜发无名空惹嗤。今宵事急矣,求鸡早开口。一声胶胶一岁增,我便把诗好出手。岂徒从此秩膳加常珍,兼可公然扶杖朝中走。”他因为写了《八十自寿》诗,有点像见到弹子想到吃烤鸮一样“超前消费”,如果活不到八十,会被人笑话,如同一个人自吹中解元,揭晓时却榜上无名。所以这次他急了,盼鸡快点叫。他当然知道自己活得到明天,这样写,只是炫一下幽默天才而已。而诗的核心,依旧是古人一以贯之的传统的生命意识。
过年总希望家人团聚,然而人常因各种原因而不能团聚。于是除夕时的羁旅愁思,有家难归,就成了古代诗人笔下又一种常见的感伤。白居易《客中守岁诗》说:“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真所谓在家千般好,出門一日难。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说:“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两句,真切地写出了离乡背井人的事况。那些工作都尚未有着落的,更有孤苦无依之感了。唐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说:“十上书仍寝,如流岁又迁。望家思献寿,算甲恨增年。虚牖传寒柝,孤灯照绝编。谁应问穷辙,泣尽更潸然。”髙蟾《途中除夜》说:“南北游萍迹,年华又暗催。残灯和腊尽,晓角带春来。鬓欲渐侵雪,心仍未肯灰。金门旧知己,谁为脱尘埃?”欧阳詹来长安后已经十次上书朝廷了,仍然得不到回音,除夕只好躲在旅馆哭泣。高蟾也想求个官来做,虽然没有灰心,但也不知道哪个知己能拉兄弟一把。有的人虽然不是愁工作,但客居他乡过年,滋味也不好受。高适《除夜作》说:“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短短四句,既写出了过一年又变老,又写出了千里思乡之苦。比高适晚一点的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一作石桥馆)说:“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千里变万里,四句变八句,其心则大致相同。元末明初的袁凯写得更苦,其《客中除夜》说:“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古人除夕、元日喝屠苏酒,柏叶酒,可是他在对酒流泪,战乱时代,长年漂泊,妻离子别,这个年,真不容易!
对于人生坎坷,生活艰辛的人,过年时也会引发其年度总结甚至人生总结。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说:“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雖然“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两句是化自郑谷“衰鬓霜供白,愁颜酒借红”,但《苕溪渔隐丛话》说陈师道这一联“大为当时诸公所称赏”,想必是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说:“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滋。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这位曾说“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苦命诗人过年时,满腹忧思无处诉说,当大家都在欢喜过年时,他独自一人站在桥上,看着“天上星星最亮的一颗”,可是这时候没有人像一把火,用熊熊火焰照亮他心窝。当他例行年夜作诗时,连儿女都笑他。
古代诗人多忧患意识,以上作品多为忧生,而古代文人常心系天下,故除夕亦多忧世之作。乾隆时期号称盛世,常州亦为江南富庶之地。然赵翼《扬州度岁》二首之一说:“故乡不忍听号呼,度岁今宵在客途。也似流民离井邑,聊师君子远庖厨。老无气力为冯妇(自注:指吾乡乙未劝赈事。今复举行,余老矣,不复能身任也),贫但稽留类贾胡。桑梓千村半沟壑,此身敢独叹饥驱?”诗写于乾隆五十年,江南有自然灾害,百姓年都过不好,赵翼受不了在家乡听百姓“号呼”,年纪大了,也无力去向富户劝赈,只好躲到扬州去过年。想到家乡一半人都饿死了,他都不敢叹自己为谋食而奔走。林则徐写于1842年的《伊江除夕书怀》四首之三说:“流光代谢岁应除,天亦无心判菀枯。裂碎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新幡彩胜如争奋,晚节冰柯也不孤。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据海峡文艺出版社《林则徐全集》)他说一年又要过去,老天也无心判人的荣枯(菀枯)。他理解爆竹因刚烈而裂碎肝肠,而栖人门户的桃符总有些可笑。人们头上新的幡胜(过年时的饰物)争显精神,结冰的树枝也不孤单。想到国家灾难深重,觉得应卧薪尝胆,雪鸦片战争之耻,哪有心情高枕无忧喝屠苏酒。甲午战争后,由台来陆的丘逢甲写于1897年的《除夕诗》三首之二说:“长蛇东来饥而贪,我欲斩之力不堪。坐令闾井岐商参,故居缥缈海色蓝。……海阔山遥定思我,今夕不寐寐应可。东风吹梦云万朵,剑光入海长蛇堕,长啸故山侍亲坐。”表达了对日本侵占我台湾的悲愤和希望斩落日寇长蛇,与亲人团聚的愿望。
今天,这些除夕诗产生的社会基础有些已不存在了。然而,重读这些诗篇,依然可令我们加深对生命、对历史、对世界的认识。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珍惜时光,珍惜今天的和平和幸福,为国家的富强、统一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