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中竞技参赛问题的分野

2020-03-20 06:23田麦久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0年1期
关键词:时段教练员竞技

田麦久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1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超载”与“减负”

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竞技参赛及竞技体育管理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主体组件。在竞技体育理论的构建过程中,运动训练理论的率先发展,引致其出现了超载与减负现象。

1.1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超载”现象

人们通常将19世纪末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视为现代竞技体育发祥的起始。为了参加竞赛,选手们提前进行准备,于是便产生了训练活动。随着训练实践的开展,关于运动训练理论的感悟乃至研究逐步开展起来。

人类竞技体育活动的主体构成,包含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竞技参赛及竞技体育管理等多个环节。其中,运动训练的时间跨度最大,用时最长。人们对于竞技体育的理性认知,主要是围绕运动训练活动而产生和逐渐丰富的。在研究和阐述运动训练理论的同时,很自然地会涉及选材、参赛、管理等相关问题。所以,多年来在运动训练学专著和教材中,除主要阐述训练问题外,常常将竞技体育其他环节的有关问题或多或少地包含在其中。例如,有关“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运动竞赛”等章节都分别被列入中国运动训练学学会编写的《运动训练学》、B·普拉托诺夫(苏联)的《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1]、田麦久等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2]、施纳伯(德国)等的《运动训练科学》等专著和教材之中。对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来说,这是一种“超载”现象。

1.2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减负”进程

随着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竞技体育的理论研究不断丰富与完善,有关组成环节的工作逐渐规范,选材、参赛、管理都成为专门、独立的工作领域,相关的理论研究也逐渐丰满而相继分化[3]。

我国体育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起,积极开展了科学选材问题研究。如:国家体委科教司组织了大规模的优秀青少年选材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结集出版。20世纪90年代初期,更多研究者陆续推出有关运动员选材的研究成果。如刘献武[4]、曾凡辉[5]、钟添发[6]、邢文华[7]等。20多年来,有关科学选材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意味着运动员选材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命题的基本条件业已成熟。

管理,对于事业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我国不同层面竞技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及相关专家学者,十分重视对竞技体育管理的研究。其中,关于举国体制的建设与运行、运动竞赛组织理论等,都是竞技体育管理研究的重点。

举国体制是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政府为主导,主要通过行政手段管理竞技体育事务,统一配置竞技体育资源的管理体制。举国体制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梁晓龙等[8]论证了坚持与发展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必要性,并提出应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予以不断改进和完善。

比赛是竞技体育从业者向社会展示工作成效的主要平台,赛事组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表现。我国竞技体育管理者从大量的赛事组织中总结出丰富的办赛经验,学者们也围绕体育赛事的功能、赛事的组织等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如刘建和的《运动竞赛学》[9],朱章苓的《运动竞赛学》[10],樊智军的《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11]等,并已有相应教材出版。

比赛是竞技体育行为链的核心环节。多年来,尽管教练员、运动员对于如何准备和参加比赛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关于竞技参赛的理论研究却还只是局部的、分散的。在现代竞技体育百年发展历程中,迟迟没有构建独立的参赛理论体系。应该说,在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减负”进程中,竞技参赛理论的系统建设是滞后于选材与管理领域的。

1.3 参赛理论与训练理论的不同特征

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中“超载”内容的渐次分离,是理论发展成熟与完善的结果,竞技参赛理论的分野亦然。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是具有不同任务、不同要求、不同特点的2个竞技体育活动领域,无论是具体的行为目标,还是行为的方法;无论是行为的时间特征,还是行为的空间特征,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两者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包容(表1)。

表1 参赛与训练对运动员的不同要求

运动员参加训练的任务是发展和提高竞技能力,而参加比赛的任务则是要把在训练中获得的竞技能力成功地发挥和表现出来。工作任务的不同是全局性的区别,会导致在训练与参赛,日常训练与赛前、赛间训练等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

在日常训练中,运动员安排训练内容时,既要安排完整的专项练习,也要安排分别发展不同竞技子能力的练习。相应地,便分别运用完整训练法与分解训练法进行练习,而且通常会安排较多的时间进行分解练习。但在比赛中,运动员要完成完整的竞技动作,是其综合专项竞技能力的展现。

在日常训练中,运动员可重复进行同一项内容、同一个段落、同一个组合的练习,如果出现失误,可再次进行练习。而比赛中,运动员只能在规则规定的次数内进行运动。如跳高运动员每个高度可试跳3次,男子50 m手枪慢射选手只能射出60+10发子弹,而跳水、体操、花样滑冰等项目运动员每个动作或每个套路只能做一次,一次失误就是意味着失去争冠资格。

在日常训练中,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和训练课上,并不要求运动员都处于最佳竞技状态。而在比赛中,特别是重要的竞技比赛中,则需要运动员充分展示其最佳竞技状态。赛前训练安排的核心是力求能使运动员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与特定对手的竞技较量中,表现出最佳的竞技状态。

在日常训练中,运动负荷会在一个区间内波动,要根据每日、每课训练任务对训练强度和量度的要求,作出相应的安排。对于大多数项目来说,通常每课总负荷量大于或多倍于一次比赛的负荷量,负荷强度也依训练任务的要求或大或小。而在比赛场上,除高水平运动员在预赛、资格赛中可适当控制运动强度外,一般都表现为最大运动强度。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可以随时对运动员提出要求或彼此交换意见。而在比赛过程中,有些项目的教练员可直接参与比赛的全过程,如大多数球类项目,教练员在比赛过程中还可要求暂停,对运动员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但在另一些项目,如田径、游泳等比赛中,教练员则不准进入比赛场地。此时,教练员须以间接的方式对运动员的参赛行为进行指导。

对竞技参赛行为独立性的认识提示人们,如此复杂内容的理论解析,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由运动训练学理论承担。需要更深入地探讨竞技参赛活动的固有特点,包括竞技参赛的工作任务、演练内容、演练形式、竞技状态要求、运动负荷安排及教练员指导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以期指导运动员更全面地做好赛前准备,更科学地组织好赛前、赛间训练(表2),更有效地实现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定向整合,更有序地控制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使其在比赛中成功展现。

表2 不同项群部分项目赛前训练时间

2 竞技参赛理论系统建构的科学价值

为了对竞技参赛问题作出系统、清晰的理论阐述,必然要求独立构建完整的竞技参赛理论体系。竞技参赛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现实的科学价值。

2.1 科学引导竞技参赛实践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对竞赛活动的需求日益强烈,无论对竞赛的组织,还是对运动竞技水平,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以更好地提高竞赛的组织水平和运动员的竞技表现。

竞技参赛问题涉及广泛的内容。一次重要的参赛行为,依时间顺序包括赛前准备、赛程运行、赛后恢复与调训三大时段,涉及参赛队伍的组构、运动员参赛竞技能力的提高、运动员最佳参赛能力状态的培养等诸多问题。系统建构的竞技参赛理论,全面阐述运动员竞技能力在赛前、赛中、赛后的演化规律,解析运动员获得理想竞技表现的影响因素,完整地提出运动员成功参赛的实施要点,科学引导竞技参赛实践全过程。

2.2 为教练员提供参赛指导的理论武器

竞技体育是一个宏大的系统,需要多种拥有专业知识的人群参与其中。如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医生、科技工作者、教师等,不同角色的人群各司其职。其中,教练员承担着特定的职责,主要有:选拔具有巨大竞技潜力的少儿进行培养;组织运动员训练,发展其竞技能力;带领、指导运动员参加竞赛。运动员选材工作主要在基层进行,因此,从事高水平运动训练的教练员,其工作集中于运动训练和竞技参赛2个领域。

许多项目比赛时,运动员都是独自进场且独立完成比赛进程;只有少数运动项目,比赛时允许教练员进场。但是,无论在场上还是场外,教练员始终都是运动员参赛全过程的指挥者。教练员是完整参赛计划的主要制订者,能够比运动员更全面地观察比赛全局的形势,更准确地把握比赛进程,进而更好地选择应对策略。在任何比赛阶段,运动员都需要教练员的指导。系统建构的竞技参赛理论,为教练员提供了参赛全过程的科学认知,是教练员科学指导运动员参赛、获得理想参赛成绩的有力理论武器。

2.3 竞技参赛理论的学科定位

从1896年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迄今,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夏季、冬季奥运会分别成功举办了28届和23届,各种区域的、单项的、特定人群的运动竞赛不计其数,运动员的参赛活动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是近年来才被明确地提出。在竞技体育理论体系中,运动员的参赛活动应得到其应有的科学地位。

运动竞赛是运动员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竞赛活动由组织比赛和参加比赛两大部分组成。运动竞赛能否成功举办,取决于赛事的组织管理水平与运动员赛场的表现水平。严密高效的赛事组织管理可为运动员高水平的竞技表现创造良好的条件,为观众欣赏高水平竞技表演提供理想的环境;而高水平的竞技表现则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使运动竞赛活动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应该说,运动员、教练员的参赛活动在运动竞赛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

这一理论定位提示我们,在运动成绩生产流程中,应给予竞技参赛活动更多的重视,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予以专门研究。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中的有限论述显然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参赛活动对理论指导的需求,“超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需要“减负”。为竞技参赛活动建立专门的理论体系,能更有效地指导竞技参赛实践的科学发展。

中国竞技体育学者敏锐地注意到构建独立的竞技参赛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在国际上率先将竞技参赛理论从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中分野出来,最早出版了《竞技参赛学》专著与高等院校专业教材[12],大大加强了对运动员参赛活动的科学指导,推动了竞技体育理论体系的发展。

3 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高效协同

认识竞技参赛活动的独立性特征,将竞技参赛从运动训练范畴中分野出来,是完善竞技体育理论的一次进步。在分野的同时,须注意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活动的有机衔接,注意实现竞技能力发展向竞技能力表现的顺利转化,依靠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高效协同,实现理想的参赛目标。

3.1 保持竞技体育活动的整体性和一贯性

竞技体育活动由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竞技参赛、竞技体育组织与管理等不同环节集合构成,所有环节的工作都服务于同一个目标,即根据社会的需要生产运动成绩。同样,教练员、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动行为,两者的高效协同,为保持竞技体育活动的整体性和一贯性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生产高水平运动成绩提供了重要保障。

竞技体育活动的绩效是在竞技体育活动的各个构成部分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是竞技体育活动链中的2个阶段,是高水平教练员的2个主体工作领域。这2个领域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对竞技体育活动的绩效有决定性的作用。而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高效协同,是提高其工作质量与水平的重要保障。这2个阶段保持严谨的整体性和流畅的一贯性,高效协同,相互促进,将明显提高训练与参赛效益。

3.2 准确认识训练与参赛活动的同异性

为了能实现运动训练和竞技参赛的高效协同,首先必须准确认识训练与参赛活动共同的特性与不同的特性。

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有许多共同的特性:都是围绕特定运动专项竞技的需要组织的专门活动;都要通过运动负荷的刺激引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和表现;都要求准确地把握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动态变化;都涉及运动员的心理、生理机能及其变化机制;都会遇到运动员伤病的困扰;都必须面对运动员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出现在运动训练及竞技参赛活动中,需要我们给予整体的、宏观的把握,统一又分阶段地去加以解决。

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不同特点,前文已有专门论述。准确认识训练与参赛活动的同异性,可使我们在正确认知的指导下,处理好两者的衔接,解决好两者的矛盾,顺利实现训练与参赛的目标。

3.3 注意实现训练与参赛的“平滑”衔接

在竞技体育活动链中,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是2个不同的行为时段,组织好2个时段之间的衔接极为重要。在运动员高水平训练过程中,不同参赛周期是两两相连、循环延续的。因此,每个竞技参赛时段都会面临与运动训练时段2次衔接的问题:一次是由训练时段向参赛时段的转移;另一次则是由参赛时段向训练时段的转移。

3.3.1 由训练时段向参赛时段转移

通常认为,从一个参赛周期开始,直至比赛的前一天,都属于运动训练时段;但从竞技参赛视角分析,大约持续3~4周的中周期赛前训练,已属于竞技参赛时段。也就是说,在由训练时段向参赛时段转移过程中,2个时段之间有一个重叠部分,即赛前训练。赛前训练的任务就是将日常训练与竞技参赛“平滑”地衔接起来,使运动员从训练状态流畅地进入理想的临赛状态。

赛前训练时间的长短,没有固定的标准,主要依训练的目的和负荷的特点而定。通常重大比赛前3~4周,即进入专门的赛前准备阶段;而规模较小或层次较低的比赛前1~2周,才进行专门的赛前准备阶段。

在赛前训练时段,训练内容逐渐转向以完整的专项练习为主,有序、渐进地提高负荷强度,进入预期的“峰前状态”(图1),并从心理定向、运动负荷、营养保障等方面,使运动员在心理、生理上都达到投入比赛的最佳竞技状态。

图1 峰前状态负荷量度调控阶段示意

3.3.2 由参赛时段向训练时段转移

赛事活动结束后,运动员通常不可能立即转入以发展竞技能力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由于在竞技性比赛(即以争胜求优为目标的主要比赛)中,运动员全力以赴,最大限度地激活与动员心力与体力投入比赛,所以在比赛之后,必须进行保护性的调整与恢复。赛后调整与恢复时段的长短,依赛事的等级及参赛周期时间跨度而定。通常在一个年度训练周期中的2个参赛周期之间,可安排0.5~2周的调整恢复时段;而在2个年度训练周期之间,则可安排3~4周的调整恢复期。

赛后的调整恢复时段同时兼有为下一个参赛周期进行准备的任务,因此,不应仅安排单一的恢复性活动,还要根据下次参赛的需要安排一些适应性训练,使运动员从心理、体能、技术等不同方面做好“平滑”衔接,顺利转移到下一个参赛周期的准备工作中。

3.4 持续组织好训练与参赛中的科技服务

近年来,多学科的科技服务为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与参赛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我国优秀运动员在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作出了巨大贡献。

训练与参赛的科技服务包括运动员机能的生理生化监测,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诊断,运动员动机、情绪的心理干预,营养学、医学保障,竞技信息支持,备赛过程的训练学咨询等。许多科技服务工作都会在运动训练和竞技参赛过程中持续进行。

服务条件不同是训练与参赛科技服务最明显的区别。例如,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科技人员可取得教练员、运动员最大程度的合作,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有关指标样品的抽取;而在竞技参赛过程中,科技人员只能在赛会允许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根据参赛过程中具备的条件进行有限的测试。这就要求科技人员不断总结经验,选取易测易得的指标,加快监测速度,提高监测精度。

4 小结

在运动训练理论的构建过程中,曾把运动员选材、竞技参赛组织、竞技体育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包含在其理

论体系中。随着各领域理论研究的逐步完善,这种“超载”现象已在逐步“减负”。竞技参赛理论的分野,即其“减负”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竞技参赛理论与训练理论有许多不同特征,将竞技参赛从运动训练范畴中分野出来,是竞技体育理论完善的一步,可为教练员提供参赛指导的理论武器,科学引导竞技参赛实践。在分野的同时,必须注意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活动的有机衔接,注意实现竞技能力发展向竞技能力表现的顺利转化,依靠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的高效协同,实现理想的参赛目标。

我国竞技体育学者敏锐地注意到构建独立的竞技参赛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在国际上率先将竞技参赛理论从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中分野出来,最早出版了《竞技参赛学》专著与高等院校专业教材,大大加强了对运动员参赛活动的科学指导,推动了竞技体育理论体系的完善。

猜你喜欢
时段教练员竞技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电竞种植记
第70届黄金时段艾美奖主要奖项提名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
西藏文物 迎来大修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