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萍
问题能够推动教学课程的进展,而好的问题则更有“画龙点睛”的妙用。好的问题能够解决学生们在学业上的疑惑,帮助学生们进行思考,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針对学生的思维障碍处提问
思维是人类活动的最高权限,它能使人们不仅反映由感觉器官所直接感知的事物,而且能够反映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障碍会阻碍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会使得学生混淆一些相关的知识,针对学生的思维处提问具有必要性。
例如,《千克、克、吨》的教学,要求同学们形成对事物的重量认识。比如,在生活中五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四个橙子大约重1千克,而我们的体重大约为30千克。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的思维障碍处是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会理解“1吨=1000千克”这个式子,但是当学生自己换算的时候就会出错。比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目:“一吨海水含盐30千克,1千克海水含盐多少千克?”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这道题目的单位该如何换算。这时教师便提出了几个问题:“一吨海水和1千克海水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1千克海水是多少吨海水呢?”教师见学生们没有反应,于是又提出了几个新的问题:“一元等于几角呢?”同学们思考之后回答说一元等于十角。接着教师又提问:“元和角这两个单位是谁大谁小呢?”应该是元的单位大,角的单位小。所以在大单位换成小单位的时候,小数字就变成了大数字。那么一吨又该换成多少千克呢?吨是大单位,千克是小单位,所以1吨是1000千克,一吨海水含盐30千克,即1000千克海水含盐30千克。那么,1千克海水含盐0. 03千克。教师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处提问,扫清学生思维的障碍,帮助学生理清思维,逻辑清晰之后,同学们就可以正确地解答这道题目了。
二、针对学生的思维空白处提问
当学生思维出现空白时,学生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教师就需要通过问题使得学生形成连续的思考。比如,在学习某些复杂概念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由浅入深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周长》这一节课时,教师要求学生一起推导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但他们对这一任务没有清晰的头绪,找寻不出相关的解决办法。于是教师优化提问,帮助同学们形成思考链条:(1)周长的概念是什么呢?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呢?(2)我们怎么能够得出三角板的周长是多少呢?(3)长方形和三角板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呢?周长是指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蚂蚁沿着一片树叶爬行,蚂蚁爬过的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围绕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桌面的周长。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想要计算三角板的周长,就需要围绕三角板测量一圈。三角板不是长方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也需要围绕长方形一周。但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三角板的三条边不相等。在测量三角版的周长时,需要分别测量出三角板三条边的长度,而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我们只需要测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就好了。测量出长方形一组长和宽的长度,再乘以2就有了最终的答案。同学们借机推算出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长+宽)×2=周长。当同学们思维出现空白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一步一步接近问题,一步一步解决问题,这是在帮助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大门”。
三、针对学生的思维生成处提问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小学阶段是促使学生思维多元化、开放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在思维生成处提问,防止学生思维固化,为思维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提出了一个学习任务:请同学们在书本上的方格纸中画出三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四个方格的面积。由于学生们原先学习的正方形、长方形都是规则的图形,所以大部分同学都只画出了两个图形。一个是总共有两排,每排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还有一个是一排四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这时同学就产生了疑问。“只能画出两种图形啊,如何画出第三个不一样的图形呢?难道是老师说错了吗?”诚然,如果设计规则图形的话,只能设计出两个形状,但如果设计不规则图形的话,可以设计出很多种不一样的图形。如何让同学们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误区呢?如何让学生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圈,换一种思维思考问题呢?为此,教师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边长为2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假设每一小格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cm。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同学们计算得知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对应的是四个小格的面积。这时同学们就豁然开朗,想到可以设计出不规则的图形。想象力丰富的同学还设计出了轮船的形状以及房子的形状,它们的面积都为四个小格正方形的面积。
总的来说,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问题的数量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都需要教师在课前经过充分的思考,恰到好处的问题能够使同学们拨开思维的迷津,找到解题之道,优化提问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