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四人行

2020-03-19 03:51程戈
北广人物 2020年7期
关键词:陈博防护服医疗队

程戈

2月20日,是这期杂志上市的日子,也是北京广播电视台四名记者在武汉的第25天。

颜葵,BTV新闻中心记者;

王晓龙,BTV新闻中心要闻部摄像;

王劲清,北京新闻广播记者;

陈博,BTV新闻新媒体记者。

1月27日,他们拿着没有回程日期的飞机票,和北京市属医院医疗队一起驰援武汉。

两位70后,一位80后,一位90后。每个人的身后都是一家子的牵挂。

颜葵的身后有14岁的女儿;王晓龙的身后有85岁的父母;王劲清的身后有7岁的女儿;陈博的身后有新婚的妻子。

有泪水,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支持与祝福。

人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负重前行的是那些不惧病魔的白衣天使,也是这些勇上一线的新闻战士。

正是他们,用镜头与文字记录下那真实发生的一幕幕,用最快的时间把武汉的消息呈现在电视、广播和客户端上,让大家看到患者正在被精心救治、看到武汉这个城市正在一天天恢复生机。

传递信心,弘扬大爱,这就是媒体的力量。

看看这张四人的合影,背景是堆满东西的病床和透明的玻璃门,似乎只是没人的医院一角。

但实际上,玻璃门内正是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病区的一个缓冲区。

缓冲区在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污染区是患者隔离区,医护们必须佩戴护目镜、穿上防护服,做好一切必要隔离措施方能进入;清洁区是医护人员休息、生活的区域。处于两者之间的缓冲区可以说是半污染区,也是因为物资紧缺、暂时没有防护服的四人,离污染区里的医生和患者最近的地方。玻璃门外,他们一天天目送着医护人员踏入隔离区的白色身影,等待着他们救治归来的胜利笑容。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用坚守与敬业搭建起了武汉与各地、医生与患者、医患与观(听)众之间爱的桥梁。

顏葵:在家乡湖北被医护人员感动落泪

1月27日下午,朋友圈被一条同样的信息刷屏了:“北京医疗队驰援武汉,北京媒体随队出发,十分钟紧急动员,一个小时后集合出发,BTV新闻中心三位记者奔赴武汉,等你们平安归来!”看完以后第一反应就是颜葵肯定去了。果然,在出发前的合影中看到了她。作为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红旗手,颜葵是BTV新闻中心的“高产记者”,每年发稿近千篇。中心的同事没人叫她的名字,比她年纪小的叫她“葵婶儿”,跟她岁数差不多的叫她“葵姐”,称呼里透着对她的敬佩。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玉树大地震、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南方五省大旱……几乎每次重大灾害,她都会不顾危险冲到现场。这次驰援武汉,对她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因为湖北是她的家乡。

在北京1小时集合出发在武汉每天只睡2小时

1月27日上午,大年初三本该休息的颜葵接到领导电话,让她去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采访,制作一条《12345北京市民热线春节不停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的节目,在当天的《北京新闻》播出。下午2点,采访归来正在台里编片的颜葵得知北京广播电视台将派记者随北京市属医院医疗队驰援武汉,第一时间就报了名,这时离预定集合的15:30只有一个小时了。颜葵迅速开车回家,简单收拾了几件衣服,和上初二的女儿道了别,马上回到台里和同事一起出发,与北京市属医院医疗队会合,于晚上7点抵达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还没有上飞机,颜葵就开始了工作,在停机坪上采访了数位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晚上11点,飞机在武汉机场降落。一抵达驻地,颜葵马上编片写稿,在凌晨3点半制作完成了《北京136名医护人员昨晚抵达武汉》的新闻,于1月28日的《北京您早》播出。

到武汉以来,颜葵天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从《北京您早》《特别关注》到《北京新闻》《首都晚间报道》,每天从早到晚都能看到颜葵和同事从武汉防疫一线发回的生动报道,同时她要为北京时间提供视频、和《健康北京》视频连线……尽全力满足北京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需求。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的颜葵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她目睹了北京市属医院医疗队抵达武汉后给当地医院带来的变化、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的服务,她想把这一切都呈现给观众,让家乡的亲人看到这些“最美逆行者”的真实故事。

被北京医疗队员的担当与奉献感动采访中忍不住落泪

北京市属医院医疗队驰援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并不具备传染病医院的条件。被武汉协和医院院长称为“定海神针”的医疗队来了之后,紧急在48小时之内开放了两个病区,现在已经增加到了三个。病区开放后,世纪坛医院领队、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丁新民是第一批接诊的医护人员之一,“进入病房后,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根本看不出来谁是谁,丁新民就在自己的防护服帽子上写下‘有事找我几个大字,患者看到特别感动,好几个都要给他下跪。这一举动体现了医生的担当,也让他收获了患者的信任。”

136人的北京医疗队,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只有二十出头,136人实行四班倒,每一班要坚持6个小时。“我们住的地方离武汉协和医院只有10分钟的车程,值凌晨3点班的人,凌晨2点就要起床出发,因为进病房前的洗消过程特别耗时间。防护服有很多层,穿需要近20分钟,脱需要30分钟以上,手消毒有12道程序,洗澡必须30分钟以上,而且物资紧缺,一套防护服要盯一个班。为了中间不破坏服装、不上厕所,医护人员在盯班之前就很少进食进水,同时还要穿上尿不湿。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蔡卫敏有过2003年抗击SARS的防治经验,不仅指导年轻人正确穿脱防护服,还自己穿上尿不湿实验有效时间,总结出技巧方法告诉大家。一个尿不湿根本坚持不了6小时,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的班,才下午1点多,尿液就已经溢出来了。蔡大姐跟大家说,溢就溢吧,不能憋着。”

这样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颜葵的身边发生着,让她的眼眶一次次湿润。不久前她对宣武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肖汉进行采访,再一次感动落泪。“肖汉是武汉人,作为北京医疗队的一员出征武汉,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回到家乡,他的心里并不好受。出于安全的考虑,他不能回家,和家人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每一天他都在拼命工作,尽自己所能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

老家孝感的亲人坚守防疫一线14岁的女儿在北京等她归来

2月13日下午,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传来好消息,4名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康复出院,其中有三名为重症患者。这四位都是北京医疗队跟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医护人员一起接诊的第一批患者。看着康复患者欢快的步伐,颜葵的心里是高兴的,同时她又为自己无法进入隔离区拍摄而感到遗憾。“我参加过2003年抗击SARS的报道,去过小汤山,进过重症监护室,有疫情的报道经验。这次来武汉,我们很想进入隔离区拍摄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救治过程,但因为物资有限,没有防护服可以给记者穿,我们不能进,只能先买了3部手机,交给医护人员带入病房帮我们拍。一旦条件允许,我们一定会进去拍摄,让大家看到北京医疗队救死扶伤的真实状态。”

颜葵的老家在湖北孝感,家乡的亲人也处于疫情的危险中,她有一个哥哥是扶贫干部,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就马上赶回村里进行防疫工作。而在北京,颜葵的爱人正在为抗击疫情忙碌着,家里只有14岁的女儿。颜葵临走前,女儿哭着问她:妈妈你能不能不去?太危险了。她对女儿说:妈妈不去其他人也得去,这样的事总要有人做。

每一次因为突发事件而奔赴前线的颜葵,总是用这样的话来回答女儿,从2岁、4岁到14岁,女儿一次次看着妈妈远去的背影,擦干眼泪盼着她归来。作为一名记者,颜葵说自己“只是在做一名新闻人该做的事”,一切的付出与坚守都是为了迎接疫情散去、繁华复归的那一天!

王晓龙:入行近30年危急险重我可以

在采访王晓龙之前,刚跟他在北京台的同事聊过,提起晓龙老师,全竖大拇指,“所有的苦活累活都冲在一线。”从1991年在北京电视台实习算起,王晓龙已经入行近30年。2003年,他报道“非典”疫情,隔一天就进一次重症监护室,还要经常在救治和运转患者的救护车上拍摄,一干就是两个多月;2008年,他去珠穆朗玛峰记录奥运圣火点燃的盛景,刚结束工作就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立即改变行程直接去了汶川,冒着余震的危险深入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用摄像机拍下灾区的真实画面,被国内各大媒体纷纷引用。这些只是王晓龙干过的“苦活累活”的一部分,地震、洪水、泥石流……每一次重大灾害发生的时候,他几乎都在现场。而且他还曾报名援藏,在那里度过了三年时光。在王晓龙看来,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到一线采访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所以这次武汉抗疫,他怎能缺席。

1分钟报名6分钟出门85岁的父母没顾上说一句话

1月27日,大年初三,连续工作好几天的王晓龙,难得在家休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有些不安,总有一种要上前线的预感。果然,13:50,微信工作群里领导问:“马上随北京医疗队集结去武汉采访,谁报名?”13:51,王晓龙回复:“我可以”。13:52,新闻中心主任打来电话,告知王晓龙工作安排,要求他15:30到北京日报门口集合。在电话里,主任再次确认:“有没有困难,身体可以吗?”“没有,我可以。”王晓龙坚定地回答。

就在通话过程中,王晓龙的母亲听到了“武汉”两个字,一下子走出房间站在他身边,欲言又止。时间太紧了,王晓龙一边想着要回台里拿哪些器材,一边嘱咐上大学的儿子赶紧帮他收拾行李。6分钟后,王晓龙拎着行李走出家门,又用40分钟的时间从西五环外的家疾驰到北京广播电视台。然后集合出发,与北京医疗队会合,开始采访拍摄。直到一张没有回程日期的飞机票在手,他才意识到,自己走之前只说了一句:“我要去武汉采访。”而85岁的父母竟然没顾上和他说一句话。

拿着摄像机和北京医疗队员在一起感觉自己的血是热的

1月27日深夜抵达武汉,1月28日一大早,北京医疗队员们就分头投入工作。“一批医生去对口援助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实地勘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医院改造出安全合格的传染病房。一批医护人员紧急清理北京带来的物资。第二天,医疗队里长发的姑娘们互相帮忙,剪去了秀发。也是在这一天,北京医疗队开始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患者,医护人员穿着纸尿裤走进了隔离病区,争分夺秒,要把病人从病毒的魔爪中抢回来。”

从这一刻起,摄像机几乎没有离开过王晓龙的手,和136名北京医疗队员在一起,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血是热的。王晓龙的摄像机拍摄到了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第一次支部大会;拍摄到了为同事试穿纸尿裤、交流经验的护士长蔡卫敏;拍摄到了把“有事找我”写在额头上的医疗队长丁新民;拍摄到了脱下防护服、全身湿透的大夫们……还拍摄到了落泪的北京中医院分队护士刘海楠,“有一天凌晨2点她出发去接班,没怎么吃东西,到病房以后又出了好多汗,穿上防护服在隔离区里待了一个小时,就感觉头疼、恶心。因为病区里一个萝卜一个坑,她怕给战友添麻烦,硬是坚持了两个半小时。后来实在坚持不住才出去,一出去就吐了。我们采访她的时候,她说着说着哭了,觉得对战友感到愧疚。颜葵一把抱住她,我们都在安慰这个坚强的姑娘。”

忙完工作总要和医护人员聊聊把感人故事记录在文字里

每天忙完工作,把拍摄的素材交给其他记者,王晓龙总要到驻地酒店的大堂坐一坐,和交班归来的医护人员聊聊天,相互纾解一下压力。因为聊天,他记住了几十位医护人员的名字,也记住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医疗队里有不少年轻人,在家都是父母的掌中宝,在这里他们所面临的情况和要干的工作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有一天,一位患者站在病房门口叫北京医疗队的护士进去,说屋里味儿太大,没法儿待。北京中医医院的刘娜马上进屋,打开卫生间的门,里面一片狼藉,有患者失禁了,排泄物从门口到屋里,墙上、洗手池上、马桶上……溅的到处都是。小姑娘蹲在那儿一点点地擦,新冠肺炎患者的排泄物是带病毒的,和危险那么近,她没有一絲犹豫。擦干净以后又全部消完毒,再请站在门口的患者过来看,确认没问题了小姑娘才离开,临走还不忘叮嘱患者赶紧回屋去吸氧。”

一天天地看着、听着,王晓龙的胸中有一股力量在激荡,他把所见所感都记录在了文字里。“正月十五是我们到达武汉的第13天,本该是家庭团圆的日子,但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这一天选择了坚守一线。宣武医院的护士孙雪莲说这里是战场,来到这儿就是一名战士,是战士就必须往前冲,打赢这场仗。医疗队里年龄最小的王皓自嘲地说:没想到我24岁就穿上了纸尿裤,穿上后更理解了人失去健康后的不易,愿他们早日康复,希望武汉早一天恢复生机!”

用播出的新闻向家人报平安至今珍藏一件特殊的防护服

在武汉20多天,王晓龙很少跟家人说些什么,他用一条条发回北京的新闻告诉大家:我一切都好。“我有一个姐姐,平时不看电视,自从知道我去武汉的消息,开始每天看《北京新闻》,关注有没有我发回来的报道,然后对着电视机拍一张有我名字字幕的照片,发在家庭群里。有一天,《北京新闻》没有播发我们在武汉采访拍摄的新闻,她担心得不行,一晚上没睡好觉。第二天早上终于忍不住给我打了个电话,问我怎么样。我说没事儿,好着呢。她不信,让我别骗她。后来我发了一条我们采访的视频给她看,她才放心,马上转发到家庭群,让父母心里也踏实。”

和全国人民一样,王晓龙也盼望着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那一天。当年抗击“非典”报道结束,他用一件特殊的纪念品来庆祝胜利,“我让采访拍摄过的医护人员在一件防护服上签名留念,来武汉之前,我还把它翻了出来,又想起了很多难忘的日日夜夜。这次在武汉,如果有可能,我也想留一件纪念品,记住这些‘美丽逆行的白衣天使!”

王劲清:在前线采访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

出发去武汉的那一天,王劲清刚从山东老家赶回北京。看到报名通知后,她立即给部门主任打电话请战,在离集合只有一个多小时的情况下,坚持完成了两个采访,连行李都没来得及收拾。“笔记本和采访机都在身边,这就够了。”拿着自己最重要的装备,她瞒着父母和女儿,登上了开往武汉的航班。

瞒着父母去武汉出发前还完成了两个采访

大年初二,新闻广播的工作群里发布了去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垂杨柳医院发热门诊采访的任务,因为突发疫情,留在北京的记者已经忙不过来。大年三十才回到山东老家的王劲清主动接下任务,大年初三一大早就开车返京。刚到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就看见新闻广播台长景兵在工作群里发布要派记者去武汉的消息,马上给主任打电话报名。申请通过时是13:41,离集合出发的15:30不到两个小时。为了抢在集合前完成两个采访,王劲清顾不上回家收拾行李,只是让妹妹给自己闪送一个行李箱。“采访中得知我要去武汉,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给我找了两瓶100ml的酒精,垂杨柳医院的工作人员给了我两个医用口罩,这些珍贵的礼物让我特别感动。”细心的妹妹给箱子里装了纸巾和洗漱用品,王劲清又放入了电脑包,就这样拎着一个半空的箱子去了武汉,直到几天后,箱子里才装上家人寄来的换洗衣服。

来武汉,王劲清没有告诉身在北京的父母,也没有告诉留在山东的7岁的女儿,但是每天都听广播的父亲还是察觉出了端倪。“2月9日,我给家里打电话,我爸说他每天都在听我的报道。我装糊涂,说我没有报道呀。他说我每天都听,就想跟你说多注意安全。我还想再说,被他截住了,我明白他不想让我妈知道。2月13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有4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我做了报道。很快,我妈就给我发信息问我在哪儿。我说在家,她不信,说你和患者有对话。我一看瞒不住了,就说我刚来武汉,这边挺好的。我妈只说了一句:我相信你能保护好自己。同时又嘱咐我别让我爸知道。他们俩都不想让对方担心。”

心疼牵挂家人的医者硬汉也有落泪时

到武汉以后,王劲清每天都在不停地采訪,“今天采了这个人,觉得好感动,明天采了那个人,还是好感动,天天都被感动暴击。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在这儿都受不了。安贞医院有一位专家,我们采访的时候老在躲。后来我才知道,他之所以不想接受采访,是因为他的父母不知道他来了武汉,而且他的妈妈春节前刚做完手术,他不想让父母在媒体的报道里看到他。前两天采访天坛医院的专家,直到我关了采访机,她才跟我说,自己现在额外还要负责抬尸体,因为要经过专业处理,普通殡葬人员干不了,医疗队里不少大夫都在做。她不想我报道这件事,怕家人知道后为她担心。这些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义无反顾,唯独提起家人,心里有着牵挂,也有着愧疚。”

元宵节的时候,王劲清采访了友谊医院重症医学护师关宏奎和兰雅智,“关宏奎的母亲因为他来武汉学会了上网,每天在网上查北京医疗队的消息,查到一篇给他转发一篇,还不停地发前线战报、防护知识,关宏奎的手机里全是妈妈发的信息。我问他会不会觉得烦,他说不会,因为他知道母亲在挂念他。兰雅智10岁的儿子平时跟他不是很亲近,来武汉以后,他感觉儿子突然长大了,打电话问他有没有防护服穿、能不能吃上饭,特别关心他。一次视频聊天,他说要满足儿子一个愿望,本以为儿子会像以前一样要玩具枪,没想到他说:爸爸,我现在只有一个愿望,我要你现在就回来,立马回到我身边。说完就转过脸开始哭。兰雅智说男子汉怎么能哭呢,爸爸这一生可能都不会成为你的骄傲,不会有太大的成就,但是爸爸会做你的榜样,告诉你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儿子后来给他写了一封信,最后有一句:我爱你,爸爸。兰雅智说儿子从没对他说过我爱你,看完信激动得一宿儿没睡好。我当时心里很难受,病房里的重体力活全是男护师干,他们俩都五大三粗的,看着不像是会哭的人。但是说起母亲孩子,他们都哭了。”

被凡人金句感动希望女儿勇敢坚强

除了采访、做节目,王劲清每天都写北京医疗队驰援武汉随行采访日记,还要在各专业广播的节目里做连线,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她说自己的这点辛苦和医护人员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我曾经戴了两层口罩和一个防护眼罩在病区采访,不到一个小时就不行了,心里躁得想扎进一桶冰水里泡着。而他们穿着防护服,戴着好几层口罩,套着三层外科手套,还有防护眼罩,就跟待在闷罐里一样,一工作最少6个小时,太不容易了。”

在采访中,王劲清发现了一位低调的医生———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副主任医师王峰。“他总是待在人群的角落里,也不爱说话,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很普通的医生,悄悄把自己每餐配发的水果、牛奶省下来,带到隔离区送给患者吃。4名确诊患者康复出院的时候,我采访他,他说从北京出发时自己是最后上飞机的,进机舱前回头看到蔡书记、陈市长以及很多前来送行的领导,都在使劲地向他们挥手。这个画面一直在他的脑海里,他觉得这是对北京医疗队的一个重托。在工作中直面病毒,他并不惧怕,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是为保卫祖国、保卫家乡、保卫所爱的一切,来这里战斗的。他还说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没有被任何困难打倒过,这次战疫我们也一定能胜利,现在要做的就是用最少的时间、付出最小的代价,取得这个胜利。”

对于王峰的言行,王劲清很敬佩,在她看来,千千万万像王峰一样的平凡的人,正在做着不平凡的事。而她自己,也在这次疫区报道中获得了成长。“我有一位恩师,去世前跟我说:劲清,我希望你是一个勇敢和坚强的人。这些天,我一直用这句话激励自己。等疫情结束回到北京,我会把我看到的和我做的事都告诉女儿,我希望她勇敢、坚强、善良,希望她每次遇到挑战,都能像一名战士一样出发。”

陈博:疫情结束时我想看看这座城市

陈博很年轻,生于1994年的他这周刚过完26岁的生日,在整个北京医疗队和媒体团里,都属于年龄最小的那一拨儿。上大学时,陈博有一个梦想———当一名战地记者。如今奋战在新冠肺炎武汉战场上的他,用另一种方式圆了梦。

告别新婚妻子奔赴武汉原计划1月份举办婚礼

得知北京广播电视台要派记者去武汉的消息时,陈博正在台里,除夕那天他刚做完一张新媒体要推送的过年居家指南长图,大年初三本不该值班,但为了帮新入职的同事,他主动来了,一来就赶上了赴武汉记者报名。陈博当即向领导申请,获批后马上赶回家,只用了5分钟就收拾好行李,开车回台里集合。“回家的路上,我先给父母打电话,没打通。接着给媳妇打,我们登记结婚刚一年,本来准备1月份办婚礼。电话里她的声音很平静,说你去吧,做好防护。我没多想,忙着出发、登机,直到1月28日凌晨抵达武汉驻地酒店,我才看到手机里有一条岳母发来的微信,说我媳妇挂了电话一直在哭。”

陈博在新媒体科工作刚三年,驰援武汉这样紧急又危重的任务,对他来说是首次,“我们到的第一天,北京带来的援助物资放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一个小体育馆里,堆成了山。采访协和医院后勤处处长时,他说他们的物资一直省着用,扛到现在,我们来了,他们就安心了。”

每天凌晨三四点才睡熬夜制作穿脱防护服的视频教程

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陈博见证了北京医疗队为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所做的努力,“北京医疗队已经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开了三个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区,我们一步步都跟着,每天都会把采访拍摄的视频传回北京。一开始我传剪辑好的成片,后来同事们觉得我太辛苦,就让我传素材,他们来编辑制作。到目前为止,我至少已经发回四五十条素材,每天都会传一到两个小时的素材。”为了保证北京的同事早上上班就能看到新鲜的素材,陈博每天凌晨三四点才睡,有时候早上8点又要起床去采访。

和医护人员相比,陈博觉得自己这点辛苦不算什么,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他主动做了一件事。“武汉协和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对防护服的穿脱没有经历过‘非典的北京医护人员熟练,每次进隔离区之前都要给他们培训。但是院感科只有四个人,有时候实在没时间,只能让刚下班的一线大夫来示范。他们才脱下防护服,又得穿上,就算是演示时简单穿一下,也需要7分钟,而脱防护服的整套流程更是长达1个小时,相当耗费精力。我就跟院长说,让老师讲慢点,有些细节多给我演示一遍,我给大家剪个片子,缩短到五分钟,把要点提炼出来,可以看着视频去练习。那天拍完,我熬到凌晨四点,剪出来穿、脱防护服的两个视频教程,很快就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医护人员中流传开了。”

京鄂两地同坚守被医护人员的正能量深深感染

因为拍摄,陈博认识很多患者,每当有患者逝去,他的心里都特別难受。“我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是一说床号我就能对上。有一位患病的老爷爷,我拍了他的素材不久,有人在微信群里说几几床刚刚不在了,我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他的样子,忙问是那个老爷爷吗?‘是他。”

生者的坚强不屈才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陈博化悲恸为力量,投身于忙碌的工作中,被身边医护人员传递的正能量深深感染。“北京同仁医院90后男护士韩遵海是我的同龄人,他对患者特别好,陪他们聊天,安慰他们,自费买水果、买生活用品送给他们,患者们特意录了一段视频表达对他的谢意,还写了一封感谢信,赞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医疗队里有很多医护人员的家人都在北京的医院抗击疫情。像北京胸科医院重症医学护师刘继星,他的妹妹刘继月是地坛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兄妹俩都在抗疫一线。2月14日情人节,我拍摄了一对夫妻,在武汉的丈夫邢正涛是北京宣武医院护师,在北京的妻子白钰也是一线医护人员。邢正涛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就把自己和妻子的名字写在了防护服上,并写下‘我爱你三个字。这种特殊时期的浪漫更让人感动。”

用一碗方便面庆祝生日最想在返京前好好看看武汉

陈博的妻子是老师,一放寒假就回了河南老家,而陈博要留在北京值班,所以夫妻俩的春节分隔两地,本来准备节后在京团聚的计划也泡了汤。“往年春节,我在北京,她在驻马店。今年春节,我在武汉,她开车过来只要4个小时,可以说是我们之间距离最近的一个春节,却因为疫情不能相见。2月18日我过生日,她原定早些天回京给我庆祝,虽然见不到她,有她的祝福就够了。”在医疗队,过生日的医护人员有特殊的待遇,“酒店前台专门放了一个小本子,大家路过,都会在本子上为过生日的同行写下祝福的话,签上自己的名字。寿星晚上还有‘小灶———康师傅牌长寿面。”就这样,陈博用一碗方便面庆祝了自己26岁的生日。

在武汉待了半个多月,陈博一直没有去过医院和驻地以外的地方,他有一个心愿,希望疫情结束返京之前,能够好好看看这座城市。

【后记】

泪目之后选择坚强

对四位记者的采访全部通过电话完成,电话那头,他们很少说自己,说的都是医护人员的故事,姓名、单位脱口而出。在武汉的25天,他们和千千万万的观(听)众一起见证了大爱。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正是无数凡人的义无反顾、义不容辞,铸就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钢铁长城。上周末,武汉大雪纷飞,雪地里绘就的紧紧攥起的拳头,昭示着这座英雄城市的坚强与信心。飘飘飞雪迎春到,等待冰雪消融,将是春暖花开!

猜你喜欢
陈博防护服医疗队
策划师
援非医疗队
独具IP魅力的防护服时装秀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基于高温防护服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
咸的“糖”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大脑环游记》